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10对联与古诗词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10对联与古诗词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古人的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九,十,百,千,万”。
没有亿
1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寄外子 ——卓文君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
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 、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 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 禀烛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 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水转,二月 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做 女来我做男
(五)对联的领词
领词的含义与作用 领词是在对联中引出一串排比句与骈文句,使联语 衔接自然、层次分明,造成节奏的起伏变化,使音 律和谐婉转的词语。
清代江湘岚的扬州二十四桥联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成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风吹到月三更。
34/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六)对联的断句
唐寅所撰联
一失足成千古笑; 再回头是百年身。
31/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四)对联的格式
对联除了上下联,还应有横额 A、对联写意,横额题名。 许多名胜古迹联都是这种形式,对联写名胜, 横额点出景物名称。 B、对联画龙,横额点睛。 通常是对联写形式、外在的东西,横额点出实 质和意义。 C、联额互补,相辅相成。 对联与横额在内容与意义上互相补充。 32/77
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中国对联发展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我 国 对联发展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根据《宋史.西 蜀孟氏》记载,是后蜀之主孟昶所撰:“新 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明代把对联推向新高潮的人物:明代的 解缙、祝允明、文征明、唐伯虎等江南才子, 把对联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最早对对联进行系统分类的人物:最早 对对联进行系统分类的,是清代文学家梁章 钜。
37/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名胜古迹对联选读
杭州西湖灵隐寺联 龙洞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泰山孔子岩联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38/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名胜古迹对联选读
南昌滕王阁联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骛,秋水 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5/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一、对联基础知识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对联的孕育时期——从先秦到唐代;
(2)对联的出现时期——五代; (3)对联的发展时期——宋代、元代; (4)对联的鼎盛时期——明代、清代。
6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yù
lǜ shēn shū] 郁垒 神荼 在古音中读作[shēn shū yù lǜ],也可读作 [shén tú yù lěi],但历朝历代的发音不同,正 确读法已无从考证。据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詹鄞鑫教授称,为了统一 ,我们现在可读文字本身发音[shén tú yù lěi]
42/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诗经》的诗歌形式: 除了四言诗以外,另有一部分作 品,句子长短不一,这种形式的诗, 习惯上称为杂言诗。 属于杂言诗的著名诗歌: 楚辞也属于杂言诗,是在《诗 经》出现大约三百年后流行于楚国 的诗歌。
悠悠苍天
18/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9、文艺作品联
出现在文艺作品中的对联。 如李苦禅题画竹联: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19/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10、杂类
不属于以上九类的对联,比如灯联、谜联、
宣传联,可归入杂类。 如一副谜联:
………….水 醉翁之意不在 ………….酒
4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节 对联
对联: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 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 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对联使用的场合:对联主要悬挂在室内 或者贴在门上,许多名胜古迹都点缀有对联, 反映其人情风物,风证其历史遗迹,成为这 些名胜古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0/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2、门联(含行业联)的含义与
特点:门联又叫门帖、门对。是 主要反映门第特征和行业性质的 对联。其中有的是雕刻、嵌缀在 门两旁的永久性对联,有的是在 开张或举行庆典时张贴。
11/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3、喜联的含义与特点:喜联是
婚嫁时的专用对联,又叫婚联。 多贴在门旁及箱柜等处。内容多 为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等喜庆祝 愿的吉利话。
对联断句的参照因素:
A、掌握长联短句多长句少的特点。难于断句的多是 长联,而长联中一般多用短句,其中往往大量使用三 言、四言、七言的排比句、骈文句,铺陈描述,抒发 感慨 。对偶句式也是长联中常用的。 B、注意对联中的领词。对联中一些领词后面往往带 有一组排比句或对偶句,抓信领词,就能看清楚后面 的句式。 C、利用反复词。有些对联有反复词,可以根据反复 词的位置来判别、断句。 D、上下联互相参照断句。对联上下联语法结构与节 奏相似,因此遇到一联某句不好断时,可参照另一联 相应的一句,有利找出句读。
岁 月 峥 嵘 须 奋 斗
28/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按照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关系,可分为 正对、反对和串对
正对,指对联出句与对句在内容、主题上是同
义并列的,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主题,互相补充 。
桂林独秀峰联
一支铁笔千钧重; 四字丹书万丈长。
29/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按照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关系,可分为 正对、反对和串对
8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按应用范围对联的分类:可以分为十类 1、春联(含节日联) 2、 门联(含行业联) 3、喜联 4、寿联 5、挽联 6、交际联 7、堂联 8、名胜古迹联 9、文艺作品联 10、杂类
9/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1、春联(含节日联)的含义与
特点:春联又叫春帖,是春节时 帖的对联,是对联中出现最早的、 应用范围最广东的一种类型。内 容主要是表现人们辞旧迎新的愉 悦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春联一般都帖在门上,多有横批。
6、堂联 堂联是人们用于美化厅堂居室的一种装饰 联,往往寄寓主人或作者的情趣、志向与抱 负,立意优雅,格调不凡。
如徐霞客自题“梅花堂”联:
春随香草千年艳 人与梅花一样清
17/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8、名胜古迹联
悬挂、嵌缀或雕刻在山水名胜和历史名人、 历史遗迹纪念地的对联。
如河南汤阴岳王家庙联 凛凛正气
23/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词性相当
Hale Waihona Puke 拳 打 南 山 猛 虎 脚 踢 北 海 蛟 龙
名 动
方 位 名 词
种类相当 天 风 海 新 日 地 雪 山 旧 月 千 南 庆 枝 月 山 北 贺 头 白
名 形 名
孙 行 者
名 动 虚
祖冲之 (胡适之)
万 西 恭 花 风 水 东 喜 丛 清
24/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12/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郑板桥六十自寿联
13/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4、寿联的含义与特点:
寿联是为年长者祝寿专用的 对联。内容多是称颂长者功德业 绩,祝其健康长寿。在寿联中, 有一些自己写的“自寿联”,多 为愤世嫉俗,言志抒怀之作,往 往能反映撰者的真实感情与平生 志趣。
14/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35/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名胜古迹对联选读
北京长城居庸关联 万壑烟岚春雨后 千峰苍翠夕阳中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36/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名胜古迹对联选读
南京燕子矶联 松声、竹声、钟磬声,生生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苏州寒山寺联
尘劫历一千余年,重复旧观.幸有名贤来做主 诗人题二十八字,长留胜迹.可知佳句不须多。
5、挽联的含义与特点:挽联是
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 联,由古代的挽词演变而来
15/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6、交际联 交际联是人们专用做酬赠交谊的一类对联。 多用于社会名流及文人学者之间,作品往往 有较高的艺术性。
如郑板桥赠焦山长老联:
花开活落僧贫富 云去云来客往还
16/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子,阁中 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39/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名胜古迹对联选读
武汉黄鹤楼联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 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 江流。
40/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名胜古迹对联选读
承德避暑山庄万壑松风联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上联:春晖盈大地
下联:正气满乾坤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7/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6、出句与对句内容相关
才成志立
年 华 潇 洒 莫 蹉 跎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 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必 须直写竖贴,上联在右 边,下联在左边。与对 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 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 是对联的中心。
袁 世 凯 千 古
22/77
2、出句与对句词性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 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