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混凝土施工保证措施混凝土强度发展的三个必要条件是:温度、湿度和龄期。
而夏季混凝土的特点是:高温多雨、高温干旱、大风及昼夜温差过大,且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夏季混凝土施工,如何保持好一定的温度、一定的湿度条件和有效的养护时间,来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夏季的特点和工程部位进行有效的养护。
对于以上特点,成都地区夏季混凝土养护主要措施是以尽量避开高温、大风和保持湿度为主要目标。
对于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和养护时间。
对于梁板来说,表面积与大气的接触面大,易受到阳光的直射和风的影响,阳光的直射和风使混凝土的自由水以很快的速度蒸发,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水份快速蒸发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没有凝结硬化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造成混凝土的干缩开裂。
所以要在混凝土浇筑振捣抹平后及时地覆盖白色(白色反光反热)的塑料薄膜,待达到终凝后及时洒水养护。
如果采用平面振捣器,可以及时抹平表面再覆盖薄膜洒水。
另外注意塑料薄膜一定要固定好,威海风大,如果固定不好,被风刮开了,混凝土可能还会开裂。
浇筑后第二天施工员在板上放线时,严禁把塑料全部揭开,对于需要打点的地方,可以采用壁纸刀划开打点,然后固定好。
对于柱子的养护,可能有些施工单位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养护,认为柱子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小,也很少见到柱子出现开裂的现象。
首先来说这是一个错误的看法。
柱子一般一天到两天的时间就拆模,这段时间带模养护,可能不会出现问题,问题是混凝土强度发展需要一段时间,强度检测龄期是 28d,按照养护条件一般至少也是 7d。
尤其是现代混凝土,搅拌站为了节约成本,基本上都是采用双掺粉煤灰、矿渣粉,对早期的养护条件需求更高。
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由于风大,尤其夏季的风基本上都是从一个方向吹,所以经过后期的碳化、回弹测定,同样一个柱子,受风面和背风面的碳化值和回弹值都有很大区别。
因此柱子的也要采用自养的方式养护。
养护方法是等模板拆后,及时洒水湿润,用塑料薄膜缠绕,利用混凝土内部水进行自养。
对于混凝土结构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最难养护的就是剪力墙。
剪力墙为竖向与大气接触面积大的结构,且采用塑料薄膜缠绕是不现实的,可采用养护液养护,现在很多施工单位根本不会采纳使用的。
目前剪切墙采用最多的养护方法还是延迟拆除模板的方法,这样既省钱又省事,也很有效果。
夏季施工混凝土养护工作虽然很简单,但是我们混凝土企业技术人员也要去监督交底,让施工单位给予重视。
只要让混凝土这棵“小草”在一定温度、湿度和一定的龄期时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
夏季浇筑混凝土具有“环境温度高、雷阵雨较多”这些明显的特点。
因此,在夏季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如下几项措施:(1)、在生产 C30 以上混凝土拌合物时,应设法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
首先控制水泥和矿粉的进场温度不大于 60℃,也可采用地下水喷洒砂石降低砂石的温度。
若上述两项措施都不能执行时,就得用加冰屑的方法,可根据出机温度的要求向混凝土拌合物内加入 30~80kg/m3 冰屑,最终目的就是使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高于当时的平均气温,这样混凝土就不会产生裂缝。
(2)、在浇筑混凝土梁板时,应在振捣密实后搓平,随即苫盖塑料薄膜,在薄膜接头处用木搓板把薄膜轻压一下,使其与混凝土面粘结牢固,防止被大风刮起。
待混凝土终凝后需要放线时,不要把薄膜全部揭起,可用裁纸刀把放线碍事的部位割去,将薄膜继续保留在混凝土表面,有利于混凝土的养护。
用薄膜覆盖的好处是可防止突然下起的大雨对刚浇筑的混凝土板面造成破坏。
注意:在夏季不要用地下水漫灌板面养护,这样容易引起混凝土板面迅速收缩,产生温度收缩裂缝。
可采用捏扁管口洒水的方法养护,板面湿润即可。
(3)、对于混凝土独立柱,在拆模后可先洒一遍水,随即用塑料薄膜缠裹严密,直到装饰时再揭掉。
这期间不需用水养护。
(4)、对于混凝土剪力墙,可延长至 7d 后拆模;若需早拆,可在拆模后随即刷一遍合格的养护液。
也可安排专人洒水养护,白天每隔 2h 洒水一遍,夜间每隔 4h 洒水一遍。
(5)、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薄膜覆盖法,在混凝土表面搓平后随即苫盖薄膜,然后再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情况在塑料薄膜上覆盖棉毡。
若混凝土底板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大于 25℃时,就应在薄膜上面覆盖一层棉毡;若温差值还大于 25℃时,就应当再苫一层棉毡。
当温差值不大于 25℃时,可以不覆盖棉毡。
注意,覆盖的塑料薄膜不能被大风刮起,否则,应用温水洒一遍,然后再重新覆盖好薄膜。
第二种方法是蓄水法:在底板表层混凝土初凝后,随即把底板漏水的边缘用1:2 水泥砂浆砌筑 120 砖墙,两皮高,随即用砂浆把砖缝抹实;待底板表层混凝土终凝后,即可向板面冲入经太阳晒过或在水箱里储存达一天以上的温水(≥25℃)。
在底板表面的蓄水高度为 80~100mm。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养护效果好,但不便于在底板上继续施工。
混凝土性能的变化与周围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好的环境可以促进混凝土性能的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结构。
恶劣的环境也可以使混凝土性能劣化,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随着商品混凝土的蓬勃发展,现代混凝土已不是过去砂子、石子、水泥的简单组合,在混凝土生产中大多掺加了矿粉、粉煤灰及具有各种功能的外加剂,这些材料的加入都要求必须为混凝土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才能使各种材料组合发挥出最佳性能。
因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足够的湿度,以满足混凝土的良好硬化条件。
为满足这种硬化条件所采取的措施,称为混凝土的养护。
温度、湿度及养护延续的时间是混凝土养护的三大要素。
夏季气温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快,同时混凝土中的水份蒸发速度也快,大量水份的蒸发将会影响胶凝材料的水化,从而影响混凝土最终强度及各种性能的发展。
大量水份很快失去,不仅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且在混凝土强度不高的情况下发生,极易造成混凝土的开裂。
因此夏季混凝土浇筑施工尤其要注意早期保湿养护,切不可使混凝土暴晒失水,这将对混凝土的强度及各项性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根据不同部位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采取覆盖塑料薄膜、涂刷养生液等保湿养护措施。
1、混凝土养护工作的重要性由于养护措施不当,不能保证混凝土从浇筑成型到凝结硬化逐渐产生强度的初期处于充分湿润不失水的状态,最易造成的混凝土质量问题就是裂缝及表面强度下降。
一提到裂缝形成的原因,很多专家、学者会罗列出很多,如:砂、石含泥量过大等原材料方面的原因;砂率、水灰比过大等配合比方面的原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等环境方面的原因等等。
这些原因一定程度上会增大混凝土的收缩,但这不是混凝土早期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
本人认为各种混凝土凝结硬化期间,早期收缩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混凝土没有得到充分的完美湿养护。
就是说即使针对以上罗列的各因素采取了很多有利于减小混凝土收缩的措施,但是没能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的充分湿养护,若是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混凝土可能不会出现裂缝,但是在干燥、高温气候下,那混凝土不可避免地就要出现裂缝。
而反过来,以上罗列的原因你没能很好的避免,但保证了混凝土浇筑成型后混凝土凝结、硬化初期的充分湿养护,那混凝土早期的收缩裂缝也可避免。
举一个现在已经被普遍采用且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例子,就是现浇板的裂缝问题。
在以前现浇板的裂缝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界的一大难题。
但现在现浇板浇筑后采取随振捣、随抹压、随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法施工养护措施后,现浇板裂缝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
即使砂子含泥量大、混凝土水灰比过大、离析了,这些因素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及其它性能,可是若自始至终对混凝土采取了完美湿养护,使混凝土在初期水化强度增长过程中没有失水,那混凝土就不会出现早期收缩裂缝。
就在今年 6 月份我们供应浇筑了一地下车库顶板工程,整个顶板 7800m2,消耗 C30P6 混凝土 3500m3,连续浇筑了 5 天 4 夜,中间未留后浇带,也没有施工缝,混凝土生产没有掺加特殊的材料。
就采取了随振捣、随抹压、随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待混凝土终凝后继续洒水蓄水养护 7 天。
现已浇筑完 2 月,车库顶面未有肉眼可见长线裂缝,个别短浅裂缝是由于塑料薄膜覆盖不严造成的。
还有去年 5 月份我们供货施工的淄博第一高层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工程,核心筒部位厚 8.9m、周边筏板厚 3.1m,混凝土总量 12000m3,连续浇筑 3 天 3 夜。
浇筑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 78℃,表层温度 47℃,温差达 31℃。
采取了振捣抹面完成后,随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待混凝土终凝后继续洒水(工地抽取的地下水,较凉)。
蓄水养护了 4 天,混凝土顶面未发现肉眼可见明显裂缝。
在这里想说明一下,采用温差较大的地下水直接浇淋混凝土表面,在很多专家认为是应禁止的(只是凭想象),但事实证明是可行的。
如果混凝土连这点刺激都承受不了,那这个混凝土就是一个废品。
由于养护措施不当、不到位易造成混凝土的另一个质量问题就是混凝土表面强度下降。
如地面、路面混凝土浇筑抹面完成后如不能保证充分的湿养护,那混凝土表面强度就会明显下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起灰、起砂。
再例如普遍反映的混凝土主体工程采用回弹仪检测与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差值太大问题(实际是表面强度与内部强度差值大)。
以前采用现场搅拌生产混凝土时,基本不掺加粉煤灰、外加剂(这里不考虑砂率问题),混凝土浇筑后强度增长较快,混凝土产生强度后内部水份就不容易散失,养护不足对混凝土影响较小。
而现在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中掺加了矿粉、粉煤灰及各种外加剂,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缓慢,而这时如果混凝土表面不能保证充分的湿养护,造成混凝土表面失水,那混凝土的表面强度就会大大下降,碳化深度增大,而内部强度影响不大。
这也是采用回弹法检测与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实体强度偏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谈了很多,无非就是想说明养护对混凝土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更应该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2 如何做好夏季养护如何做好夏季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呢?本人认为应该根据不同的施工部位采取相应的养护方法。
(1)对于现浇板、地面、路面等浇筑后有一个面是裸露在模板外面的,这样的浇筑面,在浇筑抹面完成后应随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养护,待混凝土终凝后继续洒水养护,最少保证 3 天充分保湿养护,最好 7 天。
(2)对于柱子,在拆除模板后,应随即缠裹塑料薄膜或涂刷养护液,保证混凝土表面水份不散失。
(3)对于剪力墙、连续墙部位应避免过早拆模。
现在很多施工单位夏季混凝土浇筑后,不到 12 小时就开始拆除柱、墙模板。
有的混凝土才刚刚终凝,混凝土强度很低,模板都能将混凝土粘下来,就硬是将模板拆除了。
而模板拆除后又不能保证充分养护,结果墙体的裂缝就不可避免了。
对于墙体部位混凝土本身强度较高,厚度大,内部水化热大,不易养护,混凝土表面水份易散失,因此极易造成墙体的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