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波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现状分析和提高措施

宁波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现状分析和提高措施

宁波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的现状分析和提高措施探讨摘要:本文分析了宁波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的现状,提出存在问题,研究提高措施为今后的公园绿地养护管理提供借鉴意见。

关键词:宁波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风景园林;存在现状;发现问题;措施探讨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ingbo park green spac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put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search to improve the measures for future park green spac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opinion.keywords: ningbo; park green spac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re the present situation; found the problem; measures discussed中图分类号:g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宁波市总面积9816平方公里,人口760.57万,近年我市城建面貌日新月异,先后取得国家级卫生城市、森林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等称号,这些荣誉对我市各项建设成果的保持和维护也提出了相应标准的质量要求。

公园绿地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景观效果直接影响到城市面貌的定位。

它的现状分析和提高措施是值得我们园林管理人员去研究探索。

我从多年公园绿地养护管理技术工作的经验中分析发现,我们虽然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与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对,宁波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及急需完善的地方。

本文试图通过对宁波市公园绿地养护的现状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探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为加强城市公园绿地的养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宁波市公园绿地养管基本情况1、目前宁波市建成区绿化面积已达7520.04公顷,绿化覆盖面积达到8304.43公顷,公园绿地面积为1638.02公顷。

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为35.66%、32.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0.14平方米,这三大指标都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2、宁波市以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为新起点,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优先的原则,以三江六岸为重点开展了大规模绿化建设,兴建了日湖公园、青林湾公园、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环湖景区、宁波帮文化公园、鄞州公园、凤凰山主题公园、南宋石刻公园、北仑中心公园、东钱湖大道滨水绿地等大型公园绿地。

近年来城区新增道路绿地406.18公顷,先后对城区28条主要内河进行了综合整治,并相继在内河水体种植了聚藻、黄菖蒲、再力花、美人蕉等多种水生植物,建成了面积8.3公顷的水体绿化,全面实施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城市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转型。

还积极采用节约型园林新技术,充分利用中水和再生水浇灌园林绿地,逐渐探索出了一条节水型园林绿化建设的新路子。

3、养护管理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十分重要,所谓“三分栽植,七分管理”就是说高效的管理和科学的养护是巩固和提高园林绿化建设成果的关键环节。

开展公园绿地认养等方式促进城市公园绿地的长效管理,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市民对城市公园绿地空间的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及与城市园林绿化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照,城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工程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宁波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现状分析1、宁波城市园林绿化中,很多公园绿地一味的追求丰富生物多样性,盲目的增加植物种类,过分追求景观效果,强制性引种外来观赏型树种、地被植物,然而生物多样性并不单单等同于植物种类的增加,物种多样性高也不代表生态系统最稳定,部分人工植物生态群落构建上没有充分考虑植物搭配的亲和性,采取强制性配置,致使群落物种间排斥,出现物种衰老、生长不良、死亡等现象当然,但是我们在种植时候也要避免一味的种植乡土树种、这样导致城市园林景观单调。

2、宁波城市园林绿化部分地方乔、灌、草搭配不当:近几年建造的城市园林绿地中,有不少配置不当的实例。

首先是草坪面积过大,灌木和乔木比例偏少。

第二种现象是灌木与草坪比例偏大。

第三种现象则是过多栽植上层乔木。

3、养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高低不一:公园绿地养护管理是涉及多学科的技术知识。

这就要求绿地养管工作者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特别是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着其责任范围科学管理和专业技术工作要求更高了。

目前,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为:社会承养的公园绿地突出表现为专业知识的不足,系统化管理的经验缺乏;专业部门承养部份,一些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专业技术的掌握和理解上不到位。

4、宁波市部分绿地移植大树为保成活,需要大抹头、强修剪,原来的枝繁叶茂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是树体主干或主干上孤零零的几个大枝,谈不上有美化效果。

在大树恢复期,表现为树形衰败,只像个光秃秃的老树桩,移植的大树很难存活,死亡率高。

因而也不能立即起到良好的绿化效果。

在移植大树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不考虑本地的地质气候,再加上技术力量不足,后期养护更加难以跟上,养护困难加大。

5、市民爱绿护绿意识薄弱:管理质量的好坏除了养护管理部门要做到尽心尽力、科学管理外,与市民的素质和爱绿护绿的意识有着紧密联系,特别是城市公园和绿地逐步向市民开放后由于部份市民素质低下,公园绿地被破坏,园林设施受损的现象呈攀升之势。

表现为绿地遭无端践踏,车辆进入绿地碾压,交通事故毁损,园林设施遭偷盗,部分市民把园林绿地上的花草树木和设施作为对社会不满泄愤的工具,破坏公园绿地现象时有发生,养护、巡查人员的力量有限。

6、监督管理机制有待加强:城市公园绿地的巡查、执法管理主要以园林局、城管、园林绿化养护中心队伍为主,这股力量是极其有限的,并且处理一些违法、违规事件难度十分之大。

依法治绿的力量明显不足。

7、养护管理中科技力量投入不足:园林科研工作开展常常受资金和技术的影响进展缓慢,特别是绿地养护管理的应用型学科的研究更少。

如草坪杂草清除技术、浇灌技术、树木整形修剪技术,病虫害预防和防治技术等;园林养护管理机械落后,受养护资金的限制,许多养管工具基本处于落后水平。

三、加强宁波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的提高措施1、在当前大规模的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和改造中,思考如何处理好城市建设、改造与保护绿化的关系,园林绿化建设中强化设计提前考虑科学配置植物品种问题,体现以绿为主、植物造景、生态优先方案。

后续建设与养管工作科学性的有机结合:设计应强调以人为本的方针。

城市绿化已经不单单是简单的种花种草,整个园林绿地应该是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的有机体。

城市绿化应该因地制宜,适地种树,使其能很好的体现景观特征和改善生态环境,便于养护管理,节约养管成本。

2、推行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

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细操作和管理为基本特征,通过提高员工素质水平,从而提高管理部门整体效益的管理方法。

结合景观设计和园林植物生长特性,合理安排养护工作,落实专人,分轻重缓急,定点定量全方位管理。

二是做好防虫防病。

对病虫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推行精细化管理,其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养护的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是对执行的管理,明确各级绿地养管工作目标。

树立公园绿地养管是改善城市生态和美化城市环境,造福人民的服务意识。

作为绿地养管的具体操作者,能否把养管工作真正做好,关健在上至管理者,下到一线养护职工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各级人员的具体工作目标;要制定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3、建设投资多,管理养护投资少。

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公园绿地养管经费的投入: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是一项长效的系统工程,随着公园绿地服务年限的增长,必然出现园林设施老化或被破坏的现象,也需要及时拔出经费维修维护。

养管经费是保障绿地养护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

4、更新养管模式探索公园绿地养管新路子:吸收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探索城市公园绿地养管模式。

结合宁波市实际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绿地养管新路子。

防止低价中标后导致因经费不足及技术含量低等因素造成绿地管理质量不合格。

实行绿地养管队伍淘汰制。

养护管理部门要探索更佳养管方法,达到公园绿地养管质量的提升。

5、加强园林绿化管理促进园林绿地建设: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树木花草栽上,并不意味着绿化的结束,相反,它仅仅是绿化的开始。

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市民爱护绿意识:部分市民对爱护公园绿地的意识淡薄,许多景观效果差的绿地多半是人为造成的,绿地的供水设施、卫生设施、防护设施也屡遭偷盗和破坏。

若人们都能提高爱绿护绿意识,许多绿地的改造可避免,因而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加强宣传,提高全民意识。

在公园绿地设置人本性宣传标语牌。

6、加强监管力度和依法治绿,提高养管水平:加大监督管理,用制度和规范来约束人,才能促进责任心的提高。

管理层和责任部门应加强监管,用制度、规范、标准进行综合考评。

同时认真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对存在问题限时整改。

对社会养管的公园绿地由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组织经常性检查考评,采取奖优质罚劣的监管措施。

城市园林绿化执法部门应运用《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处罚。

以上浅见是本人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希望社会各界和政府职能部门重视,通过资金的保障、制度的完善、科技的推广,切实提升城市绿化养护水平。

参考文献[1] 刘爱霞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2年第1期 89-90页,共2页[2] 徐春荣浅谈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现代园艺》 2011年第12期 89-89页,共1页[3]陈自新城市大园林--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园林,2001年[4]陈华疆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