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咸阳2000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陕西咸阳2000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陕西咸阳2000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卓逸咨询卓逸咨询,全称卓逸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项目前期阶段的专业咨询机构,致力于为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求新求变的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工程咨询、投资咨询及股权融资顾问服务。

公司业务包括四大模块,分别为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等工程咨询业务;政府扶持资金申请业务;商业计划书业务及股权融资顾问业务,服务覆盖传统行业及TMT、现代农业、节能环保、医疗健康、消费品、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

项目名称:陕西咸阳2000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地点: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承办单位:陕西安健牧业有限公司项目投资额:7000.8万元资质类别:工程咨询甲级资质—农业专业目录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1.1.2建设性质1.1.3项目建设单位1.1.4项目合作单位1.1.5项目合作方式1.1.6建设地点1.1.7建设规模及内容1.1.8建设期限1.1.9建设目标1.1.10项目投资规模1.1.11资金筹措1.1.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3.1综合评价1.3.2论证结论1.4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2.2项目的必要性第三章陕西奶牛业现状3.1陕西奶牛养殖业现状3.2安健牧业奶牛业现状及在陕西奶牛业中的地位3.3目前陕西奶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3.4陕西奶牛业发展的有利条件3.4.1政策优势3.4.2自然条件优势3.4.3资源优势3.4.4市场优势3.4.5技术优势第四章奶业市场分析与销售市场定位4.1我国奶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4.1.1奶业发展现状4.1.2奶业存在问题4.1.2.1生产问题4.1.2.2产业链问题4.2陕西奶业市场分析4.3项目产品市场定位第五章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5.1发展思路5.2建设方针5.3产品方案5.4建设规模5.5产品标准第六章建设地点选择与布局6.1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地点选择6.2奶牛养殖基地布局6.2.1奶牛养殖基地分区6.2.2各区规划布局6.2.3区间规划第七章技术设备方案7.1品种选择和奶牛来源7.1.1品种选择7.1.2奶牛来源7.2奶牛养殖技术路线及流程图7.2.1技术路线7.2.2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7.2.3主要技术指标7.3物料消耗定额及平衡分析7.3.1饲草、料需要量7.3.2草、料供应来源7.4设备方案7.4.1饲料加工机械7.4.2挤奶厅设备7.4.3粪污处理设备第八章工程方案及配套工程8.1牛舍建设8.2辅助设施8.3配套设施第九章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9.1畜禽粪便对环境污染9.1.1水质污染9.1.2空气污染9.1.3农作物危害9.1.4畜禽和人身健康危害9.2环境保护9.3节能减排措施9.3.1节能措施9.3.2减排措施9.4循环利用9.5环境保护措施9.6产品质量安全措施第十章项目组织与管理10.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10.2劳动定员10.3经营管理措施10.4人员培训10.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10.5.1安全与消防10.5.2卫生与消毒第十一章实施进度安排11.1建设阶段划分11.1.1项目前期和设计阶段11.1.2建设阶段11.2建设期11.3项目实施进度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编制的依据12.2投资估算依据12.3投资估算12.4资金来源第十三章项目招标13.1招标方案依据13.2招标范围13.3招标组织形式13.4招标组织方式第十四章财务分析及效益评价14.1财务分析依据14.2销售收入估算14.2.1生产计划14.2.2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14.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14.3.1直接生产成本估算14.3.2燃料动力费估算14.3.3工资及福利费14.3.4修理费14.3.5其他费用14.3.6折旧费14.3.7摊销费14.3.8总成本费用14.3.9年经营成本14.4财务效益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5.1盈亏平衡分析14.5.2敏感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项目风险分析15.1.1政策风险15.1.2融资风险15.1.3建设风险15.1.4运营管理风险15.1.5市场风险15.1.6技术风险15.1.7疫病防治风险15.1.8社会风险15.2风险控制措施15.2.1防范政策风险对策15.2.2防范出资风险对策15.2.3防范建设风险的对策15.2.4防范运营管理风险的对策15.2.5防范市场风险的对策15.2.6防范技术风险的对策15.2.7防范疫病风险的对策15.2.8防范社会风险对策15.3项目风险综合评价第十六章社会效益分析16.1社会评价基本结论16.2农业产业化经营16.2.1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16.2.2建设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化发展16.2.3辐射带动能力分析第十七章结论和建议17.1结论17.2建议内容节选1.1.7建设规模及内容:新建2000头奶牛养殖场1个,泌乳奶牛平均单产水平达8.4吨以上,年产生鲜奶8150吨。

土建工程为新建圈舍3栋,面积24200㎡;新建标准化挤奶厅1座,面积640㎡;青贮窖3个,容量23000m3;生活、办公、兽医防疫等房屋设施,以及其它配套设施。

配套购臵TMR机、青贮取料机、120马力拖拉机、挤奶设备、牛奶冷却罐、30型铲车、刮粪板、固液分离机等设备24台套。

1.1.8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一年。

(4)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本项目遵循“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原则,将牛粪便全部用于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用于奶牛场热水锅炉和周围农户,沼渣和沼液返田和返还于饲草基地,饲草又用于牛的饲料,牛产生的牛粪又用于发酵产生沼气,形成了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通过上述环保措施,一个1000头规模化奶牛场年减排牛粪为9855吨、年减排牛尿4380吨,年减排COD195吨,BOD1112吨。

年减少氨气排放量可达51吨。

项目年可减排牛粪为1.97万吨、年减排牛尿0.87万吨,年减排COD390吨,BOD2224吨,年减少氨气排放量可达102吨。

1.4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4.1由于奶业食品安全事件至今影响着国内奶业和奶粉市场,因此项目在实施第一年,应当以选好奶牛品种、推广先进技术和保证生鲜乳质量为核心,重点抓好节本增效、提高奶牛单产和生鲜乳质量的工作,以降低经营成本,抵御市场风险,给市场以信心,使项目的实施能够顺利进行。

1.4.2标准化奶牛场采用较多先进技术,需要有高素质员工和专门兽医技术人员,项目单位应当加大对这方面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短期内培养一支技术骨干队伍,以保证奶牛场正常运营。

最后,建议建立好项目组织领导机构、监督管理机制、收益分配机制,尽快实施。

4.1我国奶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4.1.1奶业发展现状近十年来,中国奶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到2012年,中国奶牛存栏数已超过1440万头,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的总产奶量约为7.49亿吨,人年均占奶量约为107公斤,虽然中国全年生鲜奶生产总量约达3825万吨,总奶类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年均占奶量仅约为27.3公斤,只有全球水平的25.5%。

特别是在2008年之前的10年中,国内乳品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生鲜奶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7.4%。

而自2008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后至今的四年多以来,中国奶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生鲜奶总产量年均增长率骤降到1.29%。

其中2008年为0.87%,2009年为-0.98%,2010年为1.56%,2011年为2.1%,2012年为1.5%。

经过这几年我国奶业的整顿和振兴,中国奶业产业素质不断提升: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推进,奶牛单产水平稳步提高,生鲜乳质量和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现代奶业格局已初步形成。

2012年,我国奶业生产稳中有升,产业水平继续提升。

主要表现在:①奶牛存栏稳定和牛奶产量保持增长,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大幅上升。

2012年全国奶牛存栏1440万头,与2011年持平,牛奶产量3825万吨,同比增长2.3%。

全国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35%,比2008年提高15.5个百分点。

奶牛养殖户数(即散户)持续减少,部分散养户陆续退出奶牛养殖环节,奶牛养殖户所占比例持续下降,规模牧场数量和存栏量均有所增加。

②奶牛养殖效益总体向好,规模牧场和散户养殖效益差异明显,并呈扩大趋势。

从农业部畜牧生产监测的统计数据上看,散户饲养收益1500元左右(/年/头,单产在5吨),而规模牧场一头泌乳牛平均利润约5000元左右。

③生鲜乳收购价格稳中有升。

2012年,全国生鲜乳价格走势平稳,稳中有升,年底价格同比增长4.3%。

全年价格波动较小,年底的最高价和年初的最低价之间的差值仅仅为0.12元。

2012年全国主产区生鲜乳收购平均价格为3.42元。

④主要饲料价格呈现波动上涨态势,饲养成本压力加大。

玉米年终价格为2.42元,同比上涨了3%,而豆粕同比大幅上涨了23%(目前为4.22元/公斤)。

饲料价格的增长幅度均大于生鲜乳收购价格的增长幅度,加剧了奶牛养殖压力。

⑤乳品加工行业运营平稳,乳制品生产持续增长。

2012年全国共有649家乳制品加工企业,加工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465亿元(同比增长了14.3%),实现利润总额160亿元,比去年增加了28亿(同比增长21.7%)。

全国乳制品总产量突破2500万吨达2545万吨(同比增长8.1%),各品种乳制品均有不同的增长。

⑥乳业贸易继续保持双向增长。

乳制品进口114.6万吨,出口4.5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26.4%和3.7%。

进口奶牛74155头,进口苜蓿达46万吨。

4.1.2奶业存在问题我国在奶业快速发展和形势总体向好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意识到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困难和挑战的并存。

4.1.2.1生产问题(1)良种覆盖率较低,发达国家接近百分之百,而我国荷斯坦奶牛占所有奶牛比重约三分之一。

(2)单产水平低,我国三头牛的产奶量才相当于发达国家一头高产奶牛的产奶量,严重制约了奶类的总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3)原奶品质参差不齐,这严重制约了乳制品的档次和质量的提升。

目前,我国各地普遍采用的鲜奶标准,许多指标低于国外标准,而且80%的散户是手工挤奶,卫生程度低,质量不稳定。

(4)生产方式主要还是农户小规模分散饲养,饲养规模小,平均5头左右;而发达国家实行规模养殖,平均为50-100头成年母牛;生产水平低,成年母牛的平均产奶量不足4000kg;奶牛分散在千家万户,人牛混居。

(5)散户饲养水平与管理水平相当的低,管理相当粗放。

饲养的随意性大,无法科学的喂养,饲料的质量品质也较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