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0408_设备购置选型论证要点doc

20160408_设备购置选型论证要点doc

购置前的选型论证
一、目的
购前的选型论证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招标设备的功能参数,依据的是使用需求、拨付资金金额、校内外的单位调研和市场调研。

二、主要工作
购前论证的主要工作是要进行细致的调研工作,经过对比选择出待购置产品的公司范围与规格型号,在此基础上确定关键技术指标、设备配置和售后服务等。

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一)校内外兄弟单位调研
通过校内外使用单位调研,掌握同类实验设备的质量性能、故障率、厂家零配件的供应和售后服务,为更广泛的市场调研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市场调研
多种渠道广泛搜集所需实验设备的信息,如图片资料、设计原理、技术性能、适用范围、销售价格、厂商信誉及售后服务等情况,以及生产、销售者的资质、实力、信誉、商业道德等全面的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从中初步筛选出可供选择的若干种符合要求的实验设备机型和若干家生产或销售公司。

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通过信函、电话或实地考察等方式直接向生产或销售公司进行产品咨询,对实验设备的技术参数、运行效率、适用范围、性能指标、工作精度、产品质量、内部结构、外形尺寸、能耗指标、配套要求、设备附件、图纸资料、销售价格、交货日期、售后服务条件及环保性、可靠性、
维修性、安全性、成套性、操作性、灵活性等,进行深入地了解,特别是在环保性、安全性方面应予以足够重视,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选择出各方面符合要求,生产规模较大、技术力量雄厚、售后服务好,能负责实验设备的安装、调试及大型故障的维修,并能对实验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公司,作为招标邀请的对象,为招标采购做好准备。

(三)设备实用、技术先进和价格合理
(四)寿命周期费用
寿命周期费用是指设备在报废前的全部费用,包括购置费和使用维持费两个部分,做实验时的能耗和材料消耗费等包含在使用维持费内。

购置费一次支出或者集中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支出,而使用维持费定期或不定期地多次支付。

在购前论证时,不能只考虑购置费用的高低,而更要注意分析研究实验设备在使用阶段维持费用的大小,否则就有可能因小失大,导致整个寿命周期费用大幅度增加。

三、论证组织
(一)组织与职责
1.“采购决策小组”
依据采购决策和采购执行相分离原则,设备使用单位成立“采购决策小组”(可根据实际需要,一个单位成立一个决策小组,也可以依据立项项目成立针对项目的决策小组),由学院负责组建,不少于3人负责本单位设备采购制度和采购流程的制定,采购论证(包括立项论证和购前论证)、计划申报、采购和验收等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负
责设备选型决策和定标决策,负责本单位采购争议的解决等。

2. “设备选型小组”
由“采购决策小组”负责组建,小组成员以使用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成员人数不少于2人,具体负责设备选型调研、选型比较和拟购设备技术功能与指标参数的推荐等。

小组内应明确一位选型采购执行人,主要工作职责包括:选型调研和推荐;代表采购单位参与采购工作,如采购需求申报、采购文件确认、出席评标会议;合同洽谈和设备验收等。

3.“技术专家组”
由“采购决策小组”负责组建,小组成员由院内外熟悉设备的技术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不少于3人,具体负责听取设备“选型小组”的选型依据,对招标技术参数和配置的合理性和全面性给出专业性的意见。

(二)论证程序
单台套预算金额20万元及以上的仪器设备(不含协议采购)要进行购前论证。

其中单台套预算金额40万元以上(含40万元)的仪器设备,应上会论证;会议参加人员主要有“选型小组”代表、“技术专家组”和“决策专家组”代表。

“技术专家组”不少于3人,其中40万元(含)至100万的要求邀请一位本校院外专家,100万元及以上的要求邀请一位校外专家出席,同时实验与设备部派人列席。

论证的具体流程为:
1.“技术专家组”推选一位专家任组长,由组长主持论证会
2.“选型小组”的采购执行人介绍设备需求和选型依据:
包括开展教学或科研所需的设备功能和工作原理、关键指标、校内外的调研、市场调研、设备市场分类和选择的品牌范围,意向的三家或三家以上主流产品及其型号、价格、售后和寿命周期的费用等,综合比较后给出选型排序。

3.“技术专家组”讨论分析给出综合论证意见:
“技术专家组”听取“选型小组”对设备需求和选型依据介绍的基础上,依据对设备和市场的了解,对“选型小组”的选型调研的扎实性、选型和技术参数的合理性给出综合意见。

4.“决策专家组”代表签署是否同意选型的决策意见。

附件:
深圳大学政府集中采购仪器设备购前论证记录表
实验与设备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