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建筑学问答题总结

房屋建筑学问答题总结

房屋建筑学问答题总结1.在确定建筑物的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尺寸和形状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P18(1)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要占用的安全尺度(2)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3)方便各使用空间的联系(4)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联系2.建筑设计有哪些要求。

P9(1)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2)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并有良好的(3)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4)提供在投资计划所允许的经济范畴之内运作的可能性3.说明门厅的作用和设计要求P20作用:门厅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

设计要求:(1)导向性明确,是门厅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因为只有当使用者在门厅中能够很容易就发现其所希望到达的通道、出入口或楼梯、电梯等部位,而且能够很容易的选择和判断通往这些处所的路线,在行进中又较少受到干扰,门厅作为交通枢纽的集散作用才能很好发挥;(2)兼有其他用途的门厅仍应将供交通的部分明确区分出来,不要同其他功能部分相互干扰,同时有效的组织其交通的线路。

特别是用作交通部分的面积和用作通行部分的宽度,都应根据该建筑物人流集中时所需要的尺度来进行设计,以保证紧急情况下疏散的安全。

4.如何确定门窗的位置?(1)采光和通风的要求(2)密闭性能和热工性能方面的要求(3)使用和交通安全方面的要求(4)在建筑视觉效果方面的要求5.简要说明建筑设计的程序及主要内容(1)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般分为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2)建筑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6.交通联系部分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确定楼梯、电梯的数量和分布?(1)走道、门厅和过厅、楼梯和电梯;(2)数量和分布的确定:①在一般情况下楼电梯应靠近建筑物各层平面人流或物流的主要出入口配置,使其到达各使用部分端点的距离比较均匀,这样使用较为便捷;②针对一些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特殊情况,可以运用现代的数学方法优选电梯的台数及其停靠的层数和方式,以便获得使用的高效率。

③楼电梯的数量和分布还需要综合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各层人数和消防分区等因素来确定。

国家制定的防火规范和各类建筑的设计规范中对于楼梯间的设置及其构造要求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设计时应该严格参照执行。

7.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有哪些方面?①满足相关建筑标准、规范的要求②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③需使用设备和家具所需占用空间④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面积8.什么是建筑基地红线?建筑物和建筑红线之间存在什么哪些联系?(1)基地红线是建筑工程项目立项时,规划部门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圈定的建筑用地范围。

(2)联系:①将建筑物基底范围控制在红线的范围之内②建筑物与相邻基地之间,应在红线范围内留出防火通道或空地③建筑物高度不应影响相邻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④建筑物的台阶、平台不得突出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外⑤紧接基地红线的建筑物不得向邻近地开设门窗洞口,不得设阳台、挑檐,不得向邻近地排雨水或废水9.确定民用建筑中的位置应考虑哪些问题?充分考虑人员流动的特点和家利于具布置的要求,考虑缩短交通路线,争取有较完整的空间和墙面,同时还要考虑有利于组织采光和通风。

10.什么叫勒脚?勒脚起什么作用?(1)勒脚: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2)作用:防止外界碰撞墙体,防止地面水及屋檐的滴水对墙面的腐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耐久性,同时可美化建筑外观。

11.抹灰类墙面装修中,抹灰层的组成、作用和厚度是什么?(1)抹灰层的组成:打底层抹灰、面层抹灰、表层抹灰。

(2)打底层抹灰具有使装修层与基层墙体粘牢和初步找平的作用,故又称找平层。

面层抹灰是对整个面层所做的最后修整,达到表面整平、无裂痕的要求。

由于砂浆干硬后的表面仍不够细腻,所以除有其他要求外,还要对其进行表层处理。

(3)墙面一般抹灰20mm,高级抹灰25mm,室内踢脚处和墙角勒脚处25mm,楼板底15mm。

12.木门窗框的安装有哪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1)过去的木门窗可以在将墙身做到门窗底标高时,先将门窗框立起来,临时固定。

待其周边墙身全部完成后,再撤去临时支撑。

这种方法叫做立樘,又叫立口。

立樘时门窗的实际尺寸与洞口尺寸相同。

门窗靠其两侧的“羊角”或木拉砖砌入墙身而拉结,但施工较为麻烦,现在很少使用。

(2)现在的门窗框多采用塞樘的工艺安装,又可称为“塞口”。

这种工艺将门窗洞口留出,完成墙体施工后在安装门窗框。

门窗的实际尺寸要小于们门窗的洞口尺寸。

13.建筑剖面设计包括什么内容?p30(1)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2)建筑物层数和总高度的确定;(3)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和空间的利用。

14.建筑构件的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之间的相互关系?标志尺寸:是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开间、进深)的距离大小,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的界限之间的尺寸。

其应符合模数制的规定;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构造尺寸大于或小于标志尺寸,一般情况下,构造尺寸加上预留的缝隙尺寸或减去必要的支撑尺寸等与标志尺寸;实际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实有尺寸,其与构造尺寸的差值应为允许的建筑公差数值。

15.墙承重结构有哪几种布置方式?并阐明它们各自的特点。

a.横墙承重:在纵方向可以获得较大的开窗面积,容易得到较好的采光条件,特别是对于采用纵向内走道的建筑平面,由于走到两侧的房间都是单面采光的,开窗面积就显得尤其重要b.纵墙承重:减少横墙的数量,对开放室内空间有一定的好处,但其整体刚度往往不如横墙承重的方案好,总开窗面积也受到限制。

在高烈度地震区应慎重对待。

22.钢筋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中,设置浮筑层的目的是什么?浮筑层常用的做法是什么?(1)这样做可以使得防水混凝土不与基层水泥基的材料粘结,可以互相错动,从而减小在温度应力或结构变形应力作用下不同构造层次的互相牵制和影响。

(2)浮筑层使用无粘结或难粘结的材料制作(如纸筋灰)。

(课本P263)23.若某内墙两边室内地坪存在高差,请用图表示相关防潮层做法。

图见P284图4-8-5-1(b)24.楼梯设计有哪些规定?(1)公共楼梯设计的每段梯段的步数不少于3级且不超过18级。

(2)梯级的踢面高度原则上不超过180mm。

作为疏散楼梯时还规范了不同类型建筑楼梯踏步高度的上限和深度的下限,如住宅不超过175mmx260mm,商业建筑不超过160mmx280mm 等等。

(3)楼梯的梯段宽(净宽,指墙边到扶手中心线的距离)一般按照每股人流550mm+(0~150mm);不同类型的建筑按楼梯的使用性质需要不同的梯段宽。

一般一股人流宽度大于900mm,两股人流宽度在1100~1400mm,三股人流在1650~2100mm,但公共建筑都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4)楼梯的平台深度(净宽)不应小于其梯段的宽度。

(5)在有门开启的出口处和有结构构建突出处,楼梯平台应适当放宽。

(6)楼梯梯段下面的净高不得小于2200mm;楼梯的平台处净高不得小于2000mm。

(课本P217)25.简述门窗过梁的作用及形式,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不能用哪种过梁?为什么?(1)定义:当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时,为了支撑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间墙,常在门窗洞口上设置横梁,该梁称为过梁。

分类:过梁的形式有钢筋砖过梁、砖拱(平拱、弧拱半圆拱)和钢筋混凝土过梁。

(2)当过梁上有集中荷载或震动荷载时,不宜采用砖拱,因此在防震设计时也不宜使用砖拱。

26.刚性防水面为什么要设置分格缝?通常在哪能些部位设置分格缝?(1)先留设的缝,刚性保护层仅在表面上作成V形槽,称为表面分格缝。

分隔缝的作用:设置一定数量的分格缝可将单块混凝土防水层的面积减小,从而减少其因伸缩和翘曲变形,可有效地防止和限制裂缝的产生。

(2)分格缝的设置位置:分格缝应设置在装配式结构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与立墙的交接处。

分格缝的纵横间距不宜>6m。

屋脊处应设一纵向分格缝;横向分格缝每开间设一道,并与装配式屋面板的板缝对齐;沿女儿墙四周也应设分隔缝。

其它突出屋面的结构物四周均应设置分格缝。

27.什么叫屋面有组织排水,单层厂房屋面有组织排水分为哪些方式?(1)有组织排水:当建筑物较高、年降水量较大或较为重要的建筑,应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

有组织排水是将屋面划分成若干排水区,按一定的排水坡度把屋面雨水有组织地排到檐沟或雨水口,通过雨水管排泄到散水或明沟中。

(2)单层厂房屋面有组织排水分为外排水和内排水28.简述屋顶隔热降温的基本原理以及所采用的主要的构造做法?(1)减少直接作用于屋顶表面的太阳辐射热量。

(2)所采用的主要构造做法是:屋顶间层通风隔热、屋顶蓄水隔热、屋顶反射阳光隔热。

29.简述楼板层的设计要求?楼板层的隔声有何措施?(1)楼板层设计要求:a.楼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楼板的强度是指它能够承受自重和使用荷载而不破坏,以确保安全。

楼板的刚度是指在荷载的作用下,不产生超过规定的变形(挠度)。

b.楼板层应满足防火,隔声、保温、隔热等要求。

由于楼板层所处位置不同,有的要求隔声,有的要求保温或隔热,但所有的楼板均有防火要求。

c.楼板层应满足经济、合理等要求。

选择楼板材料时,应注意就地取材,尽量减少楼板的厚度和自重。

还要注意使楼板与房屋的等级标准和房间的使用要求相适应,并要尽量降低造价。

(2)隔声措施 --P188噪声的传播途径有空气传声和固体传声两种。

隔绝空气传声可采取使楼板密实、无裂缝等构造措施来达到。

固体传声是通过固体振动传递的。

楼板层隔声主要是针对固体传声。

a.在楼板面铺设弹性面层。

如铺设地毯、橡皮、塑料等。

b.设置弹性垫层,形成浮筑式楼板。

c.在楼板下设置吊顶,使楼板被撞击后产生的撞击声能,再吊顶与楼板层之间有所消耗d.采取吸声材料作为吊顶的面材e.采用穿孔面板,在面板背面敷设吸声材料,减少噪声在空气中传递30.基础有哪些类型?在高层建筑或土质不好的情况下常采用什么基础形式?基础的类型——P192a.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可分为:刚性基础和非刚性基础b.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井格式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箱型基础和壳体基础。

31.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哪些?并绘图说明基础的埋深。

P191(1)影响因素: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地基土质的好坏、地下水位的高低、土的冰冻的深度以及新旧建筑物的相邻交接关系等。

(2)图4-5-2-132.变形缝有哪几种?其作用是什么?各有什么构造特点?P306-310(1)对应不同的变形情况,变形缝可以分为:伸缩缝(温度缝)——对应昼夜温差引起的变形;沉降缝——对应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变形;防震缝——对应地震可能引起的变形。

(2)伸缩缝: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温度变化(热涨冷缩)而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沉降缝:使得建筑物结构的各个独立部分能够不至于因为沉降量不同,又互相牵制而造成破坏;防震缝:将建筑物划分为简单、规则、均一的单元,防止建筑物结构因地震作用而断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