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信集团

海信集团

海信集团企业使命:致力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卓越的产品与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企业愿景: 成为全球终端显示产品的一流供应商。

海信致力于多媒体网络、多媒体显示、多媒体计算、多媒体芯片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终端显示产品。

海信定位于做全球的一流供应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品引领市场:技术领先,产品领跑;市场规模领先: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国际市场进入前三名;资源整合优化:一流的供应商资源、优秀的渠道合作伙伴、忠诚的员工团队;企业持续发展:低碳经济行业领先,盈利能力行业领先。

核心价值观:技术、质量、诚信、责任诠释:“技术为根”、“质量为先”、“诚信为道”、“责任为重”技术为根:技术是海信的立企之根,是海信的发展基因;人才保证技术的进步,创新增强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质量为先:先做强后做大,质量不能使企业一荣俱荣,却足以使企业一损俱损,一切工作的底线是质量;质量管理要科学而又严格,不断持续改进。

质量是一把手工程,是企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诚信为道:诚信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是员工的行为规范。

诚信是海信传统的价值观,也是海信未来国际化所秉持的准则;诚信体现在卓越的产品和服务,体现在企业与股东、员工、顾客、供应商及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上,就是信任、和谐。

责任为重:责任是海信义不容辞的社会使命,是海信员工的道德体现。

责任体现在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体现在倡导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现在支持公益事业,建设和谐社会;体现在海信员工勇于承担的品格。

海信要做优秀的企业公民,做受人尊敬的企业。

企业精神:敬人、敬业、创新、高效企业作风:严格要求,雷厉风行企业品格:诚实正直质量理念:质量不能使企业一荣俱荣,却足以使企业一损俱损科技宗旨:技术孵化产业、原创确保优势、科技服务人性营销理念:技术引领市场,速度保鲜技术品牌理念:品牌核心价值:对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的不懈追求国际化理念:思维国际化、品牌国际化、竞争力国际化服务宗旨:顾客至上,公平服务服务承诺:一日承诺,立信百年制造理念: 产品精美过程精细管理精益求精海信“精”的技术质量,需要“美”的表达方式,追求的是管理和过程的精细,精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细化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提升产品品质,满足客户需求,才能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才理念: 业绩加潜力品格加才干业绩突出是公司对每个岗位员工的绩效期望,而个人相对于未来职位的发展潜力也是非常必要的;品格是衡量人才的前提条件,品格修养越深,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就越高,在海信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品格与才干都是企业宝贵的资源。

合作理念: 诚信经营共赢共生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企业的立企之本;共赢共生,是建立在以诚信为基础,通过广泛地开展共赢性合作,达到共生的目的。

在海信,我们坚持投入最大的诚信,来获取最终的共赢共生。

您所提供的任何信息将只用于在您登录时为您发送电子邮件消息,而不会用于任何其他目的。

∙推荐朋友∙打印此页∙到最顶端可口可乐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由很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企业界和学界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多达300个!在这么多定义中,比较有影响的有:1、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客户政策的宗旨(威廉大内,1981,《Z理论》;查理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1981,《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2、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特雷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1982,《企业文化》)。

3、企业文化是由一些基本假设所构成的模式,这些假设是企业在探索解决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内部的结合问题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它们行之有效,是新成员在认识、思考和感受问题时必须掌握的正确方法(埃德加?沙因,1985,《企业文化与领导》)。

4、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约翰?科特,1992,《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

5、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企业道德观及其行为规范(国内的一般定义)。

我们认为:从内涵上看,文化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元素,即理念和行为方式。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主流理念和主流行为方式的总和。

理念是关于如何创造利益和分配利益的价值主张,是企业希望员工接受的(有时是强制其接受的)最基本的观念,它们反映企业高层对企业有效经营的基本看法。

而行为方式是落实价值观所应有的态度和所需要做事方式,是企业希望员工接受的(有时是强制员工接受的)行为规范,它包括员工做事的态度倾向和具体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规范基本上来自于企业的基本理念,是理念落实在具体行为上的表现。

二、企业文化的结构从外延上讲,企业文化通常分为四层: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

如下图所示:第一层是表层的物质文化,第二层是幔层的行为文化,第三层是中层的制度文化,第四层是核心层的精神文化。

1、企业文化的物质层企业文化的物质层也叫企业的物质文化,它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

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它是企业物质文化的首要内容。

其次是企业创造的生产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等,它们都是企业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

2、企业文化的行为层企业文化的行为层又称为企业行为文化。

如果说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最外层,那么企业行为文化可称为企业文化的幔层,或称第二层,即浅层的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

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从人员结构上分,企业行为中又包括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企业员工的行为等。

3 、企业文化的制度层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又叫企业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

企业领导体制的产生、发展、变化,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领导体制特别是领导人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风格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极大,在埃德加?沙因看来,领导和文化原本就是同一硬币的两个面。

企业组织结构,包括正式组织结构和非正式组织,是企业文化的载体。

在阿尔弗雷德?钱德勒看来,战略是第一位的,它决定了企业的组织结构,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组织构建的结果andler,1966)。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时所制定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定或条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制度在企业文化特别是行为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企业制度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中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理念与行为的中介和结合,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4、企业文化的精神层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又叫企业精神文化,相对于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说,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

企业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

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

它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升华,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根据上述结构理论,我们企业文化的四层分解如下图所示:精神层:包括企业使命、战略目标、服务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等;制度层:主要包括基于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前台营销和网络运维等各项管理制度以及文化的变革和调整机制,如正在进行的“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企业运营模式创新、“五项机制创新”和“五项集中管理”等,都属于文化制度层的内容;行为层:主要包括员工行为规范、企业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等;物质层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企业形象口号、企业招贴、业务品牌等。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

在研究了世界上200多家大企业后,约翰?科特与詹姆斯?赫斯科特发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密切相关:考察指标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有优秀文化的公司不重视文化建设1、导向功能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管理起导向作用。

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企业成员在价值和行为的取向与企业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企业文化会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企业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

2、约束功能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

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约束产生于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企业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

3、凝聚功能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从各个方面把其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受到多方面的调控,其中既有强制性的“硬调控”,如制度、命令等;也有说服教育式的“软调控”,如舆论、道德等。

企业文化属于软调控,它能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的使命、战略目标、战略举措、运营流程、合作沟通等基本方面达成共识,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稳定性和健康性,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正是由于有着坚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得日本大财团三井公司在经历二十多年的分崩离析后又重新聚合在了一起。

资料:企业文化让三井公司重新集结1945年美国占领日本后,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解散日本的大财团。

作为日本首屈一指的大财团—三井公司被分割成170家企业,并被禁止使用原来的商号。

这些企业都有独立经营的条件,但是两年后,这些企业就开始了为集聚在一起的努力,试图重新集结在原来三井的旗帜之下。

经过长达20多年的时间,原来被分割的企业又重新变成一个公司开始对外运作,并恢复使用“三井”的商号。

为什么过了二十多年,三井仍能重聚?阿里?德赫斯(“学习型组织”概念的提出者),在他的《长寿公司》一书中,对此做了解释。

他说,其原因是三井公司的共同价值观在起作用,而这种价值观的核心正是集体主义。

4、激励功能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