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 职业与心理健康1

8 职业与心理健康1

第八章职业与心理健康职业一词的英文表示为“vocation”,它是由拉丁文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生命的呼唤”。

可见职业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1. 职业的含义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劳动者稳定从事的有酬工作,是劳动者足够稳定地从事某项有酬工作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它表明在社会中并非任何工作都是职业,只有能吸引劳动者长期稳定地投入其中,并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的工作才能成为职业。

第二、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必须按照这一社会角色规定的规范行事。

如医生要救死扶伤,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教师要为人师表等等。

职业是人们维持生计、承担社会分工角色、发挥个性才能的一种连续进行的社会活动。

本章从职业选择、职业压力以及职业自我效能感方面探讨职业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第一节职业选择择业就是通过自我评估,认识自己,分析环境,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职业做出选择。

也就是说,要做到“知己知彼”.一、职业选择的心理意义职业选择是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

首先是一个双向过程,它既包含求职者对职业岗位的选择,也包含岗位对求职者的选择。

职业选择也是一个结果,其结果就是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职业。

1 从过程来看,职业选择能促进个体的心理成长;2 从结果看,职业选择能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

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实现个人价值、获得成就感)。

二、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一)环境因素1 社会因素首先,社会需求直接影响着职业选择,社会需求决定了社会的就业机会以及社会对求职者的素质的要求外语、金融财会、涉外专业就业较好;传统专业相对来说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如历史学等;石油勘探等,陕北资源开发过英语标准其次,社会价值取向也影响职业选择。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导价值取向,这直接影响人们的职业价值观。

讨论:理想中的工作具有哪些特点?对自己的职业有何规划?2 家庭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社会地位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期望父母的职业和价值观(二)个体因素先哲苏格拉底曾发出蕴涵隽永哲理的一句话:“人啊!首先要认识你自己!”。

事实上,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常与他(她)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及能力等有密切关系。

1 生理特征身高、体重、力量、视听能力都对择业有影响。

高护;教师:视听要求;体育专业2 性别因素传统的职业观和对男女的社会角色期望不同,影响了男女的职业选择。

首先,两性的生理差异,决定他们的职业有所不同;其次,社会对男女的角色期望不同。

如女性不承担家庭职责往往会遭到非议,她们在择业时也会更多考虑职业对今后生活的影响。

职业选择性别差异(sex difference in choosing profession)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存在着一些传统由男性从事并被认为适合于男性的职业,也存在着一些传统由女性从事并被认为适合于女性的职业。

男性的职业偏重于体力和权力方面,像重体力劳动者、管理人员和党政官员等。

女性的职业偏重于服务和辅助方面,像保育员、秘书和护士等。

两性在选择职业时,一般倾向于选择社会公认为适合于两性的工作,这形成了两性不同的职业选择模式。

对这种职业选择的性别差异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从两性生物性差异的角度看待问题,认为男女先天就具有体能和攻击性等方面的差异,像男性体力优越、攻击性强,故适合于显示力量、富于竞争和掌握权力的职业;另一种解释是从两性的社会化的角度看待问题,认为男女在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中,发展了为社会所接受的心理特性,像女性习得的是顺从、依赖、慈善、宽厚的特性,故适合于人际亲和、善于辅佐和讨人欢心的职业。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两性职业选择的差异已大大缩小。

3 年龄因素首先,年龄与成熟有关,到一定的年龄,人的某些生理机能和心理能力发展成熟,才能从事稳定的职业;其次,年龄与经验有关,一般而言,年龄长一些,经验相对较丰富,对自身和行业了解深刻,择业更理性些;在此,年龄大的个体在择业中求稳的心态较强。

大学生的先就业后择业。

4 个性特征(1)能力因素能力对人一生的职业道路的选择、事业的成败具有重要的作用。

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人员掌握一定的技能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通常又称为智力。

包括六大要素:注意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项专业活动的能力,也称为一个人的特长,如计算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判断能力等。

从事任何一种职业,要求从业人员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既要有一般能力,又要有特殊能力,如律师要有很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当导游要有较强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高职大学生在择业时,必须考虑自身能力与职业的吻合问题。

“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我们首先应该自问:“我最擅长什么?”然后找出发展自己能力的方向,并且有意识地补充自己不足的能力。

(2)气质每个人都有其固定的、与从不同的气质,或开朗活泼,善解人意;或大大咧咧,不修边幅;或独来独往。

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对职业选择有直接的帮助。

人们通常把气质分为四种,即:多血质、粘洲质、胆汗质、抑郁质。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从事的工作类型有所差别。

一般来说,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敏感,举止敏捷,情绪丰富易兴奋,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染力强,充满自信,善于交际,但办事多凭兴趣,注意力不稳定。

这类气质的人对职业有较广的选择范围和机会,在工作和学习上肯动脑筋,工作能力强,办事效率较高,适合从事要求反应灵活的工作,如外事工作、公关工作、导游、医生、新闻工作者、公安人员等。

但多血质的人不适合做过细的、循规蹈矩和呆板机械的工作。

胆汁质的人热情、直率、精力充沛,容易激动,最大的气质特征是外向性、行动性和直觉性。

这类人通常表现为有理想有抱负,有独立见解,反应迅速,行为果断,表里如一;一旦认准目标,就希望尽快实现,但若对工作失去信心,情绪会很快低落下去;易急躁,自制力较差,有时有刚愎自用、鲁莽的表现。

这类人适宜竞争激烈,具有冒险性的职业,如政治家,外交家、作家、节目主持人,实业家、记者等,对长期安坐的细致工作很难胜任。

粘液质的人性于稳重、自制、内向的类型。

他们情绪不易外露,比较刻板,灵活性不够;遇事谨慎,态度稳重,不易分心,善于忍耐;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任何人都能配合协调。

粘液质人出色之处在于他们大多数都能很好地利用协调性、积极性、社会性及感情稳定性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发挥出卓越的能力。

这类人能够高质量完成那些要求有坚忍不拔、埋头苦干的品质和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有条不紊的工作,如外科医生、法官或财会、统计方面的工作。

不足之处是过于拘谨,不善于随机应变,常常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不适合从事具有冒险性、创新性的工作。

抑郁质的人好静,敏感,行动缓慢,最大的特征是内向、情绪化。

这类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精神上难以承爱或大或小的神经紧张,容易产生悲观情绪。

工作细心审慎,稳妥可靠,易相处,人缘好,积极认真,努力向上毫不懈怠,无论对什么职业都能一丝不苟。

他们责任心强,在很多职业中都能成为中坚分子并担当重要角色。

他们适合于要求精细、敏锐的工作,比较适应在学者、教育家、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医师等职业领域发展,在国家公务员这个职业领域,尤其如此。

高职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结合自己的气质类型,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自己气质相称的职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气质类型也是可以在实践中改变的。

如三国时候吴国的吕蒙是一介武夫,作战勇敢,但不善于用脑,是一名典型的莽夫。

吕蒙后听从了鲁肃的建议,发奋读书。

几月台票后当鲁肃再见到吕蒙时,惊呼“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因此,初涉社会的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气质类型选择职业;反过来,不同的职业活动也可能改变你的气质特征。

(3)性格莎士比亚曾说:“性格决定命运”。

这句名言揭示了性格与人生的并且很多心理学专家认为:事业的成败,性格占有很大一部分因素,甚至性格上的因素比能力更重要。

性格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而且影响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和适应。

也就是说,一定的性格适应于一定的职业,不同的职业对人有着不同的性格要求。

选择一个适合你性格的职业,会使你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充分享受职业与工作带给我们的快乐。

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长期从事职业咨询工作。

通过对自己和创始人职业生涯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业互择理论”。

霍兰德根据个性特征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把人划分为六种个性类型,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常规型。

艺术型:(Artic)共同特点: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

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实际。

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

善于表达、怀旧、心态较为复杂。

性格特点:有创造性,非传统的,敏感,容易情绪化,较冲动,不服从指挥。

典型职业:喜欢的工作要求具备艺术修养、创造力、表达能力和直觉,并将其用于语言、行为、声音、颜色和形式的审美、思索和感受,具备相应的能力。

不善于事务性工作。

如:艺术方面(演员、导演、艺术设计师、雕刻家、建筑师、摄影家、广告制作人)音乐方面(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文学方面(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注:通常在企业中艺术兴趣高的人倾向于理想化,做事追求完美。

在企业中,艺术的测试不是指人们做艺术工作,而是工作中的艺术,倾向于将事情做得漂亮、有美感、有情调、锦上添花,追求完美。

企业型:(E)共同特征: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

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抱负。

为人务实,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性格特点:善辩、精力旺盛、独断、乐观、自信、好交际、机敏、有支配愿望。

典型职业:喜欢要求具备经营、管理、劝服、监督和领导才能,以实现机构、政治/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作,并具备相应的能力。

如:项目经理、销售人员,营销管理人员、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法官、律师附:工作中通常要求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要有较强的企业兴趣,企业兴趣强则做事目的性强,务实,推动性也较强,若企业兴趣弱<40% 则做事的推动性较弱,速度较慢。

调研型:(I)共同特点: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

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

考虑问题理性,做事喜欢精确,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探讨未知的领域。

性格特点:坚持性强,有韧性,喜欢钻研。

为人好奇,独立性强。

典型职业: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要求具备智力或分析才能,并将其用于观察、估测、衡量、形成理论、最终解决问题的工作,并具备相应的能力。

如: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电脑编程人员、医生、系统分析员注:工作中调研兴趣强的人做事较为坚持,有韧性,善始善终,调研兴趣弱的如<20% 通常做事容易浅尝辄止,常性也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