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的诗篇——颂歌》教学案例姓名:陈倩单位:临朐外国语学校一、教案背景:面向学生:初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湖南文艺版二、教学课题与目标:课题:壮丽的诗篇——颂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颂歌这种音乐作品体裁,在歌曲的听赏感受中能辨别出颂歌的歌颂对象及演唱形式。
2、在听赏颂歌之后,按小组进行合作与探究,唱出心中的颂歌。
三、教材分析:1、这是一节以听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本单元安排了五首中外经典作品,让学生了解声乐作品常见的体裁之一—颂歌的风格特点。
本节课听赏其中的三首:《黄河颂》男高音独唱,《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三段体结构。
曲调由悠扬抒情发展为宽广、激昂,热情地歌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和祖国的悠久历史,以及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
《欢乐颂》合唱,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第二部分。
歌曲为二段体,进行曲风格,气势庄严、宏伟,表现了对人类的团结和友爱的讴歌。
《走进新时代》是一首现代作品曲调优美、深情,以领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和人民。
2、掌握和了解以下三个知识点:(采用学案式教学,自主学习本内容)(1)什么是颂歌?(2)革命烈士——方志敏。
(了解)(3)作曲家——冼星海、贝多芬。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听赏中感受颂歌的特点和歌颂的对象难点:小组合作唱颂歌四、教学方法:感受、体验式听赏法,启发、引导式听赏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20个小卡片(笑脸)、四个小纸箱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音乐1、播放背景音乐《黄河颂》,学生进入教室。
分发学案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所了解。
2、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音乐是一种艺术,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由于艺术实践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体裁和样式。
今天,我将给同学们介绍众多音乐体裁中的一种声乐体裁——颂歌。
3、音乐小博士颂歌是音乐作品的一种体裁。
歌颂和赞美祖国、人民、英雄人物、壮美的山河及一切美好事物的音乐作品都属于颂歌的范畴。
4、现在我们来听赏几首颂歌,请同学们在听赏的同时,注意这些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情绪和歌颂对象。
(1)、《黄河颂》作者简介(展示课件)冼星海(1905——1945)生于澳门的一个贫苦的船工家庭。
1935年从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留学归国后,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
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他有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
被称为“人民的音乐家”。
《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
听赏:作品听赏完后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情绪和歌颂对象?小结:《黄河颂》是一首男高音独唱歌曲,旋律由开头的悠扬抒情发展为深沉、宽广、激昂,热情、自豪地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及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
曲调悠长宽广,气势豪迈激昂。
(2)、《欢乐颂》①作者简介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欧洲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
他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其他各种不同体裁和形式的音乐作品,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欧美被尊称为“乐圣”。
②作品简介《欢乐颂》是贝多芬创作的《第九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第二部分中节选的。
旋律从气质上和结构上具有浓厚的德意志民间的乡土气息,表达出人民的心声。
节拍:4/4拍,结构:方整的二部曲式,由四个乐句组成。
听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情绪和歌颂对象?小结:这首曲子不仅节奏单一而规整,具有进行曲风格,而且气势雄伟、庄严、旋律进行中的级进又使其具有颂歌的性质这首歌曲具有进行曲的风格,气势庄严、宏伟,表现了对人类的团结和友爱的讴歌。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视唱:出示《欢乐颂》旋律视唱谱。
(3)、《走进新时代》听赏完全曲,让学生一起说出答案。
这是一首现代歌曲,以什么演唱形式演唱呢?(领唱与合唱)歌颂了什么呢?(歌颂党和人民)曲调深情柔美。
5、知识小结:颂歌的特点:节奏平稳,速度稍慢,旋律庄严、宏伟、亲切、热情。
颂歌的类型:A、速度稍慢,旋律悠扬宽广,具有庄严宏伟气势,如《黄河颂》;B、采用进行曲风格的体裁,具有刚毅豪迈的气概,如《欢乐颂》;C、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如《走进新时代》。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1、教师范唱A、《长城永在我心上》B、《为了谁》C、《延安颂》D、《精忠报国》2、请同学们抢答说出歌颂的对象?学生讨论。
3、请2-3名学生唱(唱一段或几句,说出歌颂的对象)4、各学习小组合作,唱出心中的颂歌!同时完成一张表。
5、每个小组确定一个歌颂的主题(即对象),搜集整理颂歌。
6、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7、音乐常识小检测:(1)颂歌是音乐作品的一中,歌颂和赞美、、、、壮美的及一切美好事物的音乐作品都属于赞歌的范畴。
(2)《黄河颂》出自大型声乐套曲《》的第乐章,作者是,他被为“”。
(3)《欢乐颂》的曲作者是,国籍是,他被尊称为“”。
(三)、交流展示,评价小结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颂歌,分四个小组,然后学生自由展示。
(每唱一首,就自己拿一小笑脸放进本组的箱中)2、总体评价:与学生一起清点小笑脸,得出结果。
3、小结:音乐带给我们快乐和享受,今天我们学习的颂歌仅仅是音乐海洋中的一朵浪花。
请你们课后多搜集一些不同演唱形式的颂歌进行演唱,唱出我们对祖国、对人民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让我们一起唱着《欢乐颂》结束快乐的音乐课吧!教师弹琴,学生唱着歌儿走出教室。
(四)布置作业:1、搜集自己喜欢的颂歌2、记住《欢乐颂》的旋律视唱六、板书设计:1、课题:第三单元壮丽的诗篇——颂歌《黄河颂》《欢乐颂》《走进新时代》2、颂歌的概念3、颂歌的风格特点:节奏平稳,速度稍慢,旋律庄严、宏伟、亲切、热情4、曲作者:冼星海、贝多芬、印青5、歌曲的演唱形式:独唱、领唱、合唱6、歌颂赞美的对象:祖国、人民、军队、英雄人物、壮美的山河及一切美好的事物七、教学反思:1、这节以听赏为主的音乐课,我选取了三首代表作品给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了声乐作品常见的体裁之一——颂歌的风格特点。
我始终在不断地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最大可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什么是颂歌,能够在听赏感受中辨别出颂歌这种声乐体裁的歌颂对象及演唱形式。
我采用了启发诱导式教学,让学生带着小问题来听赏,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3、在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模块,我让学生在课下就积极搜集整理颂歌,课上并演唱其歌曲的旋律,使学生对音乐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还发现了许多学习音乐的好“苗子”,为下一步选拔独唱人员以及合唱队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4、创新意识要不断加强,在教案设计上要再加入新元素,比如歌曲创作方面的。
所用资源附件:1、【百度MP3】搜索关键词为:黄河颂,然后点击第一首试听:/m?f=ms&rf=idx&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B B%C6%BA%D3%CB%CC%B8%E8%C7%FA&lm=-12、【百度百科】词条:颂歌:/view/77476.html?wtp=tt3、【百度图片】搜索关键词“冼星海”:/i?ct=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mage&istype =2&fm=index&pv=&z=0&word=%D9%FE%D0%C7%BA%A3&s=0再点击其中的冼星海图片:/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9%FE%D 0%C7%BA%A3&in=19018&cl=2&lm=-1&st=-1&pn=0&rn=1&di=92755609965&ln=1969&fr=&f m=index&fmq=1331695632171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 &istype=2#pn0&-1&di92755609965&objURLhttp%3A%2F%%2Fpic%2F7 586_19451030_1235032399.JPG&fromURLhttp%3A%2F%%2Fmtnjng%3D %3D.html&W220&H281&T7060&S16&TPjpg4、【百度百科】词条:冼星海:/view/28294.htm5、【百度百科】词条:贝多芬:/view/3160.htm6、【百度视频】搜索关键词为欢乐颂合唱,然后再点击第一行第1个或第2个视频观看:/v?word=%BB%B6%C0%D6%CB%CC%BA%CF%B3%AA&ct=301989888&r n=20&pn=0&db=0&s=0&fbl=8007、【百度MP3】搜索关键词为:走进新时代,然后点击第一首试听:/m?f=ms&rf=idx&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D 7%DF%BD%F8%D0%C2%CA%B1%B4%FA&lm=-1申明:获奖作品的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并同意授权《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与百度公司校园合作项目相关推广活动中以非商业目的对该获奖作品进行复制、使用、编辑、改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