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当发现可燃气体大量泄漏时,首先如何处置
• 当发现可燃气体(如乙炔、氧气、煤气等)大量泄漏时, 首先应设法关掉阀门,并让其自然通风。
高空作业
• 高空作业必须使用安全保护设施(如保险绳、安全网等) ,同时须有人监护。
• 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和其他不适宜高空作业的 人,不能从事高空作业。
进入车间现场应遵守的安全生产纪律!
什么是电击
• 电击是指电流流经人体内部,引起疼痛发麻,肌肉抽搐, 严重的会引起强烈痉挛、心室颤动或呼吸停止,甚至由于 因人体心脏、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致命伤害,造成死亡 。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
电流致人死亡的原因
• (1)电流大,流经人体的时间过长,且电流流过心脏, 引起了“心室纤维性颤动”而致死。 • (2)因电流的作用使人窒息而导致死亡。 • (3)电流造成了心脏停跳而致死,其中因“心室纤维性 颤动”而致死是触电死亡最根本的、占比例最大的原因。
安全基础培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事故发生强安全意识的两个观念转变
要我安全 我要安全 我会安全
安全三级教育
厂级教育 车间教育 班组教育
安全生产中的三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他人; 不被他人伤害。
安全生产中的三点控制:
危险点 危害点 事故多发点
遇水燃烧物质分哪两类?
• 根据物质遇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和危险性大小分一、二两级 : • 一级:反应剧烈,单位时间内放出的可燃气体多而且放出 的热量大,容易引起爆炸。如:锂、钠、钾、钒等活泼金属及其氢
化物、硫的金属化合物等
• 二级:反映较缓慢,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 量少,需要在火源作用下才会引起燃烧。 如:金属钙、锌粉、氢化铝等
• 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 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
发生中暑如何急救
• 迅速将患者移至稍凉通风的地方; • 脱去和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 • 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盐0.1%-0.3%的凉水,用凉水或 酒精擦身。
高温作业人员如何防止中暑
• • • • • 1)、安排好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2)、注意饮食卫生,多喝0.2%~0.3%的食盐水; 3)、定期进行高温体检; 4)、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5)、发现先兆中暑症状应及时离开高温现场。
• 耳塞、防声棉、耳罩、防护头盔、防护衣
什么叫中暑
•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作业发生的一种急性疾病。其原因是 通风散热不良,使人体的热量得不到适当的散发或由于出 汗过多,人体损失大量的钠盐和水份而引起。 • 工人如果在超过100度的高温环境下作业,一次作业时间 不得超过5分钟。
中暑有哪些症状
• 先兆中暑:全身无力、昏旋、头痛、恶心、出汗口渴 、眼花、体温正常或略有偏高; • 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或面色 潮红、胸闷、皮肤灼热。或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 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 压下降、脉搏快弱等;
氧气瓶口为什么不能沾染油脂
• 油脂特别是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很容易氧化发热,引 起燃烧。如果氧气瓶口沾染油脂,当氧气高速喷出时,高 压气流与瓶口摩擦产生的热量能加速油脂的氧化过程,极 易引起燃烧,甚至引起气瓶爆炸。
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 • • • • • • • • • • • 1)、禁止撞击、碰击; 2)、禁止烈日暴晒或靠近高温热源; 3)、瓶阀冻结时禁止用火烘烤和高压蒸汽直接喷吹气瓶; 4)、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余气; 5)、气阀及其附件禁止沾染油脂,手和手套上以及工具上沾染油脂时不要操作氧 气瓶; 6)、氧气和可燃气体的减压阀不能互用,泄露时不得继续使用; 7)、不得用电磁起重机搬运气瓶; 8)、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气体的气瓶,不得置于有放射线的场所; 9)、加强维护,保护气瓶的颜色、字样完好; 10)、氧气、乙炔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11)、乙炔瓶不得倒放; 12)、存储、使用过程中要做好防倾倒措施。
•
手外伤及骨折急救
• 在工作中发生手外伤时,首先采取止血包扎措施。如有断手、断肢要应立即拾起,把断手 用干净的手绢、毛巾、布片包好,放在没有裂缝的塑料袋或胶皮带内,袋口扎紧。然后在 口袋周围放冰块雪糕等降温。做完上述处理后,施救人员立即随伤员把断肢迅速送医院, 让医生进行断肢再植手术。切记千万不要在断肢上涂碘酒、酒精或其他消毒液。这样会使 组织细胞变质,造成不能再植的严重后果。 如果出现骨折,应注意:
什么叫粉尘?可分几类?
•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长时间浮游于空中的固体微粒叫 粉尘。 • 可分为五类: • 1)、矽尘:含二氧化硅量大的; • 2)、矽酸盐粉尘:象石英、石棉(石棉纤维在肺中 潜伏20-40年,易引起石棉肺等疾病)、水泥等; • 3)、其他粉尘:如煤尘、碳黑、石墨等; • 4)、金属性粉尘:如铝、镁等; • 5)、有机粉尘:如茶、烟草、甘蔗等的粉尘。
安全电压及应用的范围
• 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42、36、24、12、6V为安全电压。凡 手提照明灯,危险环境和特别危险环境的携带式电动工具 ,一般应采用42V或36V安全电压;凡金属容器内,隧道 内、矿井内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方便以及周围有大面 积接地导体的环境,应采用24V或12V的安全电压。
发现人体触电时怎么办
什么叫火灾?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 凡失去控制,并对人身和财物造成损害的现象,都叫火灾 。 • 方法: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抑制法。 • 有哪些火灾不宜用水扑救?
• • • • 1)、电气设备和线路火灾; 2)、油类火灾; 3)、电石、锂、钠、钾、钒等遇水可产生可燃气体,易引起爆炸; 4)、火场有重要仪器仪表
这些你知道吗?
• • • • • • • • 32、车间主要危险源 33、安全防护 34、触电急救 35、手外伤急救 36、骨折急救 37、眼睛受伤急救 38、烧、烫伤急救 39、中暑急救五字诀
安全生产
• 是指为了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 的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内容 包括:制定劳动保护法规,采取各种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 方面的技术组织措施,以及经常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教育和 安全检查活动等。
安全生产中的“三违”现象
违反规章制度 违章操作 违章指挥
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三种主要原因是:
1. 不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
2. 虽然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却为 了快点干完而省略了必要的步骤 。 3. 按自己的习惯操作。
这些你知道吗?
• • • • • • • • 1、什么是安全生产? 2、什么是安全技术? 3、什么是劳动防护? 4、什么是不安全行为? 5、事故隐患是指什么? 6、为什么人在疲劳的状态下容易出事故? 7、三不伤害指的是什么? 8、什么是电气安全?
• 首先应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勿直接接触触电者;其 次应迅速根据具体情况对症救治,同时向医务部门呼救。
•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求:绝缘、安全距离、安全载流量、安 全标志。
如何扑灭电气火灾
• 方法:首先切断电源;其次要用1211、干粉、二氧化碳灭 火器或干燥的黄沙进行,不准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电气火 灾。因为这两类灭火物质是导电的。
物的不安全状态
• 是指企业的设备、设施、厂房、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能够造 成人身伤害的各种潜在危险因素,是可能造成事故的主要 祸源。消除事故隐患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之一。
•
隐患排查
为什么人在疲劳的状态下容易出事故
• 1)视、听敏锐度降低,“注意力”不足 • 2)疲劳之后出现反常反应 • 3)思维和判断的失误增多
这些你知道吗?
• • • • • • • 9、 什么叫触电? 10、什么是电击? 11、什么是电伤? 12、电流致死人命的原因有哪些? 13、安全电压及应用范围是什么? 14、发现有人触电时怎么办? 15、如何扑灭电气火灾?
这些你都知道吗?
• • • • • • • •
16、什么叫火灾? 17、遇水燃烧物质分哪两类? 18、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9、有哪些火灾不宜用水扑救? 20、什么叫粉尘?可分几类? 21、噪音具有哪些危害性? 22、常用的噪音防护用具有哪些? 23、什么叫中暑?
这些你都知道吗?
• • • • • • • • 24、中暑有哪些症状? 25、发生中暑如何急救? 26、高温作业人员如何防止中暑? 27、氧气瓶口为什么不能沾染油脂? 28、气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9、当发现可燃气体大量泄漏是如何处置? 30、什么是高空作业? 31、进入生产车间应遵守的安全纪律
安全技术
• 为了预防或消除事故的根源,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有 害于工人身体安全健康或有损于机器设备的燃烧、爆炸、 触电、绞辗、高空坠落、尘毒污染等危险因素,从设计、 工艺、生产组织、操作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称 为安全技术。
不安全行为
• • • • • • • • • 指操作人员违反操作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 成因: 1、侥幸心理:违章操作不一定能发生事故 2、冒险心理:有违章行为没有造成事故 3、麻痹心理:经常干的工作,不感到有危险 4、捷径心理:图省事而擅闯危险区 5、从众心理:其他人操作没有问题,我就没有问题 6、逆反心理:难以接受正确、善意的规劝和批评 7、厌倦心理:对重复操作产生心理疲劳
•
• (1) 如有开放性伤口和出血,应先止血和包扎伤口,再进行骨折固定。 • (2) 不要把刺出的断骨送回伤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经。 • (3) 固定动作要轻快,最好不要随意移动伤肢或翻动伤员,以免加重损 伤 ,增加疼痛。 • (4) 夹板或简便材料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花或代替品垫好,以 防 局部受压。 • (5) 搬运时要轻、稳、快,避免震荡,并随时注意伤者的病情变化。没有 担架时,可利用门板、椅子、梯子等制做简单担架运送。
噪音具有哪些危害性?
• 1)、损害听力,引起听觉疲劳、暂时性听力 减退、永久性耳聋; • 2)引起多种疾病,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 • 3)、影响语言交谈与思考 • 4)、影响睡眠 • 5)、强烈噪音破坏设备和建筑物 • 6)、引起事故,噪音掩盖音响警报信号,引 起伤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