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练习写人物对话。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的含义,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联系生活实际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4、运用朗读、默读、浏览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透过对话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可贵品质。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ppt课件彩色粉笔【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激趣,导入课题同学们,大家认识我吗?我虽然不认识大家,但是我知道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十分好,好在哪里呢?(出示课件)我的课堂上,大家能做到吗?希望同学们能说话算话,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板书:说话算话诚实守信)。

怎样才能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我不能失信(板书)。

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疑问,有效沟通情感与认知,拉近师生的心里距离,创设兴趣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提示自由朗读要求)。

1、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①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②找出文中带拼音的生字或词语③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①提问:课文有几自然段?②抽读第一段和第十段课文,检查读“正确流利”的要求③课件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纠正字音):【设计意图】在轻松民主的环境中,读文识字,体现略读课文识字特点。

三、默读课文,体会主题默读课文,小组探讨交流: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提示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出示课件)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2、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天早晨,庆龄()和爸爸妈妈去伯伯家,出门前想起答应小珍()的事情,爸爸妈妈多次建议,但庆龄还是决定留在家里()小珍。

庆龄觉得,一个人在家很(),但她不(),因为她没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

(时间人物事情经过结果)【设计意图】通过默读,让学生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把握故事的写作脉络。

四、学写对话,训练能力过渡:为了突出宋庆龄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课文用了不少的。

对话,你知道有哪些对话吗?浏览课文,找出人物对话。

(提示浏览的要求)(一)找一找,找出文中人物对话:男生找出爸爸与庆龄的对话,女生找出妈妈与庆龄的对话。

1、复习对话提示语的三种写法。

2、汇报交流,师评价。

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读一读,练读人物对话1、分角色朗读对话:小组内分角色练习对话2、分角色表演对话:抽4位同学上讲台表演(三)写一写,练写人物对话(机动)1、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写一写庆龄与伯伯的对话。

2、第二天,小珍看到了庆龄,她们会怎么说?认真思考后写一组对话(自由选择其中一个写一组对话)【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读一读、写一写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白对话的特点,掌握人物对话的写法。

五、总结课文,升华主题1、闭眼回想本课的主要内容。

2、阅读课文提示,体会人物情感。

3、评价同学们学习情况,照应开头:说话算话,大家都是诚实的孩子。

希望同学们始终做一个守信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闭眼静思的方法,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加深对主人公高贵品质的印象,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成语、俗语记在日记本上。

2、搜集宋庆龄的资料,全面了解宋庆龄。

【设计意图】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和整合,让学生懂得从小坚持做到诚实守信,长大就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进一步突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是本文的重点内容。

2、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一、练习导入1、口头找反义词练习:前进──简单──谦虚──寒冷──谁能说出这个词的反义词:板书:守信──谁能用它们说说话?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简单介绍宋庆龄1、自由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2、交流:整合资料袋里的内容和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简单介绍你眼中的宋庆龄。

三、初读感知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

四、深入体会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能说明宋庆龄守信的语句找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

教师点拨时注意读写结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宋庆龄的这种品质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并相机板书:语言、动作、表情。

2、提示:本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一个你熟悉的人,那么,要想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样特点鲜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

3、根据学生的汇报指导朗读。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通过大家的朗读,一个诚实守信的小庆龄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

我想,此时此刻大家一定想要更多地了解这位关注我们少年儿童的伟大女性,那就请同学们完成这样一个课外作业:在网上查找宋庆龄的有关材料,制作一张题为《走近宋庆龄》的手抄报。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领悟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教学难点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搜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

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二、初读感知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⑵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爸爸伯伯家宋庆龄妈妈小珍⑶重点讨论、交流内容:①“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

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明白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②“‘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③“不,妈妈。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如果说宋庆龄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

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

也更说明了宋庆龄人品的高尚。

)⑷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具体指导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父母亲当时的所思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词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比如,“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带点的词句表明了鸽子的可爱之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庆龄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的原因,朗读时既要读出鸽子的可爱,又要读出宋庆龄当时的心理活动。

)3、挑两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2、中心:这篇课文通过讲述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赞扬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并教育我们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3、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4、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