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养结合工作总结医养结合项目介绍一、医院基本情况二、项目基本情况 xx 年,我院新建住院大楼并考虑将原住院部改建为养老院区。
经反复论证和调研,xx 年,经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赣市发改社会字?xx?339 号)批准同意,我院投资 2000 多万元改造老院区建设康复养老项目。
该项目是我院特色品牌,区占地 30 亩,建筑面积近 10000 ㎡,设五个护理单元,开放床位 300 张。
目前已经完成主体新增项目工程,室内装修已接近尾声,正在进行园林绿化、道路改造及附属设施的建设,预计 9 月份投入使用。
该院区分医老区和养老区。
医老区为全失能或部分失能老人提供日常生活料理、康复治疗、医疗护理等服务;养老区为生活能自理老人提供日常生活帮助、文化娱乐、康复冶疗等服务。
该院区按照无障碍和老年心理元素设计,绿树成荫,环境优越,布局合理,装修高雅。
公寓(病房)设施功能齐全,配备空调、电视、家具、热水、床头(卫生间)中心呼叫、中心供氧系统、老年独立卫生间及电梯等设施。
同时配有 1000 余平米的康复治疗室、音乐治疗室、棋牌室、门球场、室外作业治疗区等专业康复治疗及娱乐设施。
-1- 该院区技术力量雄厚,专业医护人员照料。
目前已安排副主任医师 1 名,医学硕士 1 名,主治医师 4 名,住院医师若干名,护士 20 余名,康复治疗师 10 名,赴人实行 24 小时生活料理。
根据广大老年人的需求,我院今年在新住院大楼腾出一层楼试运行医养结合项目。
目前,已有住院老人 30 余人,还有 200 余人预订我院老院区房间。
该项目将建设成为一所省内一流、与国际接轨,集养老和医老为一体的现代化老年人生活中心,为赣南苏区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促进赣南民政事业振兴发展和实现“中国梦”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项目实施的保障 1.人才队伍保障。
每年培养大量的各类专业毕业生,如: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学和心理学专业,可以保障老年护理院各类人才的需求。
同时,每年还可以选派大批各类专业实习生到该院实习和优秀毕业生充实该院的人才队伍。
有第三附属医院综合性医院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障,有提供康复治疗保障,有人文学院心理咨询师作心理疏导保障,有护理学院培养的专业护理人员作生活保障,将有效解决社会所面临的养老、医老、防老的问题,全面实现老人医疗、康复、生活保障一体化的养老模式的需求。
2.技术水平保障。
医院能开展运动、语言、吞咽、认知及等地接受老年康复专业培训。
另有一支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工团队,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 -2- ADL 等康复评定和 PT、OT、ST 及针灸推拿等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脑外伤、骨关节及运动损伤、急慢性疼痛、老年性疾病康复、工伤康复、职业康复、儿童脑瘫临床康复及内、外、妇、儿科疾病的诊治具有坚实的技术保障。
3.人才队伍培养优势。
xx 年,医院根据当前的医疗形势,避免激励的医疗市场竞争,开辟自己特色发展之路,成立康复医学科和老年病医学科,并作为康复医学临床教学基地进行重点建设。
医院现每年承担康复专业理论教学约 300 余学时,并承担学校康复临床实践带教任务。
每年接受大量及其它院校康复治疗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学等专业实习生实习。
所承担课程《神经康复学》是精品扶持课程。
4.科研技术水平。
校级课题 5 项,市厅级课题:立项 6 项,省级课题 3 项,发表论文 16 篇,其中核心 13 篇, 副主编教材 1 本。
康复医学科是重点扶持建设学科。
赣州市社联 3 项关于养老院建设方面的项目研究。
5.进修学习情况。
近年来,医院着力提升医院康复学科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康复治疗技术水平。
组织人员参加国家、省、市学术年会、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如:全国物理治疗师师资培训班,全国康复医学年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吞咽培训班学习。
参加全国学术年会及国家级培训。
选派人员赴北京、上海、广州、佳木斯等地进修学习。
6.地理位置的优势。
该项目位于我院老院区,现有 30 亩地,位于赣州火车站旁,赣州市环城高速路口边,离赣州市汽车总站 -3- 大约一公里路程。
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布局合理,疗养相宜。
该院建筑面积 9138 ㎡,业务用房面积 7600 ㎡,绿化面积达6794.99 ㎡。
院内绿叶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爽,适宜疗养、康复和治疗,更适宜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医老、养老和老年康复的老年护理院。
该老年护理院建成后,将与第三附属医院临床治疗达到医养融合的效果。
7.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为更好建好医养结合项目,我院积极加强同赣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残联的支持,同时在积极协调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关系,争取该中心对我院进行帮扶,促进我院事业发展。
四、运行机制我院成立以医院党政 __为组长,其它院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内部将实行“项目主任-室主任-工作人员”三级责任制,项目主任全面负责实训项目的运行与管理。
医院制定总体规范、服务宗旨、入住须知和出入院制度、护理员交接班制度、饮食管理制度、意外事件处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
五、未来展望我院将秉承“让老人安心,让儿女舒心,让政府放心,让社会宽心”的宗旨,以专业的医疗团队、一流技术水平提供精湛的医疗、保健、康复、养老服务;以独立院区优雅的环境,提供养生康复的场所;以国家收费标准的规定、国家医保政策的支撑,努力减轻老年负担,为赣南苏区老年人提供老有所依、老有所医、-4-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安全、优质、实惠的养老、康复服务。
为探索一条成熟的医养结合模式多作贡献。
医养结合“整体照料”模式案例一:患有帕金森综合症的赖一光老人是今年 6 月 20 号入院的,赖一光的爱人告诉记者,老伴自xx 年后就不太能动石嘴山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汇报(xx 年 8 月 5 日) 尊敬的戴主委、常市长,同志们:大家好!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发展,医养结合已成为养老服务最基本的需求。
为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市在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工作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立了医务室,完善了医疗设施配备,建立了医疗卫生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
落实全国、自治区政策,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现就 __门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养老服务基本情况目前,全市总人口 78.8 万人,有 60 岁以上老年人 10.63 万人,占总人口 13.5%。
全市现有建成运行的养老机构 13 所(公办 5 所、民办 8 所),设有养老床位 3567 张,入住老人 1666 人。
全市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127 个、日间照料中心 28 个、农村幸福院 106 个、农村老饭桌 48 个(其中幸福院与老饭桌捆绑建设 33 个),农村互助养老院 8 个,基本形成了城乡分级分类养老服务供给发展格局。
二、探索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成效“医养结合”是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既包括传统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应有医疗、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治和护理、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等服务。
近年来,-1- 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积极探索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对接模式。
(一)探索医养结合新路子,政策环境得到优化。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自治区《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等政策法规,出台实施《石嘴山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积极配合市卫计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石嘴山市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工作的实施方案》,探索推进医养有机融合发展模式,促进健康养老,实现养老机构供养康复、医疗护理、休闲娱乐等一体化发展。
市财政逐年加大养老服务机构资金投入,认真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的场所建设、医疗服务、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为加快发展养老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组织保障。
(二)积极争项目引资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xx 年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建成石嘴山市失能失智护理院等养老设施。
xx-xx 年争取到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和自治区支持总投资1.607 亿元的养老服务项目 97 个,新建市县区老年活动中心 4 所、敬老院 3 所、农村老饭桌 48 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15 个、农村互助养老院 8 所。
目前,全市 48 个农村老饭桌、8 所农村互助养老院已建成,市县区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在建, 15 个日间照料中心已建成 12 个,19 个城乡社区服务站在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推进医养结合奠定基础。
(三)探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经近几年积极探索,我市城乡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统筹发展,公民办养老机构、农村幸福院、老饭桌、互助养老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三县区均建立了智能化社-2- 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 3000 多户老年人家庭安装了固定或移动式呼叫器,累计为万余名老年人提供了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为老服务。
并开展高龄独居老人邻里守望等社区助老活动。
协调督促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建立医务室,完善基本医疗服务功能,没有条件设立医务室的,日常基本就医依托社区卫生站、医务室,满足老年人基本诊疗服务,非常规医疗服务由养老机构和当地就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为机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促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有效对接。
(四)落实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开办医养结合。
探索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
我市利用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大武口沟口分院闲置房屋等资源,支持民营资本设立了宁夏第一个“医养结合”老年康复中心,目前运行良好。
xx 争取支持年民营资本投资 3.58 亿元建设的宁夏银北“医养结合”养老院主体工程已封顶,设医疗床位 128 张、养老床位 675 张,包含 100 张康复床位。
积极争取自治区、市“十三五”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储备项目(石嘴山市精神病康复中心、惠农区老年养护院建设等项目),以及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PPP 项目,建设医养融合发展机构。
(五)合理布局有效资源,推进运营模式多元化。
不断优化社区资源配置,将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合运行,形成了一批“集日间照料、康复保健、老年教育、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生活关爱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
鼓励各类社会组织、服务企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搭建了居家养老服务实施网络体系。
探索农村“以地-3- 以权养老、奶牛托管养老”模式,为高龄、独居、留守、空巢、残疾、困难老人提供就餐、日间照料、休闲娱乐服务。
通过“12349”服务热线、微信平台、集中配餐等方式,向城市社区高龄、独居、空巢等困难老年人和残疾人集中配餐送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