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会展行业发展综合分析

海南会展行业发展综合分析

海南会展行业发展综合分析
海南会展行业发展综合分析
【摘要】文章综述了近两年海南会展业发展的状况,海南会展企业发展的历史与特点,总结了目前海南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文章分析了海南发展会展业的优势,根据这些优势提出一些战略构思。

【关键字】海南;会展;发展;问题;优势;建设
一引言
会展业是我国今后十年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十大行业之一,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

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发展之初将会有巨大的机遇,但无可否认的是它在各个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本文主要对海南会展业发展的整体状况、海南会展业发展的前景、海南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海南会展业发展的战略构想进行了综述,希望对海南会展业的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二、海南会展业发展的整体状况
(一)海南会展企业发展的历史与特点
海南会展企业是伴随着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建设发展起来的。

建省初期,海南的旅游业及各种辅助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得到很大的发展,特别是90年代初期的房地产热潮,带动了海南的酒店业,高尔夫等旅游产业,城市也得到了改善,各行业间的交流不断增强,海南成为全国最为关注的地方之一。

以此同时,海南的会展行业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得到促进及发展。

1、初期(88~00年)
这期间会展企业缺乏与展览相适应的策划营销、会议接待、公关礼仪、展览装修、广告宣传、交通物流等相关产业配套,而且品牌展览缺少,还未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会展业的发展。

2、稳步发展期(00~10年)
随着亚洲博鳌论坛的召开,海南会展企业得到了发展,会展企业数量及注册资本都有了很大的增加,企业的策划能力,会议的运作方式都有了很大空间的提升。

但也存在着缺乏个性化的理念经营。

3、提升完善期(现今)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的出台,我们可以看到有关部门今后将大力扶持会展企业发展,使会展业能够在企业的推动下促进提升。

目前,在海南省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等,已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力的品牌展会。

会展公司将借助这些平台,不断摸索,寻找一条切合本地企业发展之路,使海南会展企业走向国际化的经营之路。

(二)海南会展业2010年—2011年发展的概况
2010年是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开局之年。

在这一年中,海南传统品牌展会继续发展壮大,同时又增加了许多重大的会展活
动。

海口、三亚和博鳌等地的会展活动此起彼伏。

2011年,海南省会展业主要巩固和发展已有的品牌展会,在现有基础上做精做细,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与港澳会展业的战略伙伴关系。

三、海南会展业发展的存在问题
(一)海南会展业发展的定位不明确,地方特色不突出
海南拥有全国总量最多的椰子树,自古有“椰岛”美称,“海南首届国际椰子节”以“让世界了解海南,让海南走向世界”为主题,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为一体,有效地促进了海南“发展旅游、交流文化、推动经贸、扩大开放”的活动宗旨。

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民族都能以“欢乐”作为主题创办节会,可是在中国,只有海南才有资格以“椰资源”、“椰文化”突出本地唯有的特色。

放弃“椰子节”,是海南自己丢弃了一张有着独特魅力的会展王牌,这说明我们举办会展,没有注意表现地方特色、彰扬自身优势,没有注意会展业精品市场的培养,缺乏打造本省会展精品的意识。

(二)海南会展场馆建设滞后,功能服务不全
对会展经济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对会展业的长远规划和会展场馆的合理布局,导致会展的配套设施和综合服务长期跟不上发展需要,以致在建省后的相当时期内,会展业长期倍受“游击式”的困扰。

海口会展中心在投入使用一年后,却以“盘活国有资产,引用新的竞争机制”为由,将会展中心公开推向社会拍卖。

时至今日,海口会展中心仍然未能拍出。

相反,社会各界更为海口市不能留住这样一个面积并不够大、功能并不够全的会展中心而倍感遗憾,更为今后海南会展业的前途充满担忧。

会展硬件设施跟不上发展需要,如何奢谈我省会展精品的打造?
(三)海南会展行业发展的管理模式落后,会展市场秩序混乱目前,海南主办会议展览的主体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有专业会展公司,也有各类社会团体,更有各种媒体与企业。

主办主体的多元化虽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展业发展的趋势,但由于没有严格的资质条件限制,没有统一的会展管理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会展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审批程序混乱,导致会展市场鱼龙混杂、竞争无序,行业间相互模仿、彼此拆台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展会重复、规模散乱、效益低下。

(四)海南会展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缺乏
总体看,海南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操作不够规范,国际上一个成熟的会展项目经理所拥有的资质是:会展专业本科学历+10年会展行业工作经验。

在海南达到这样标准的专业人才寥寥无几。

海南目前“科班”出身的会展专业人才很少,做得好的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

这样的展会很难吸引真正专业、优秀的企业,也就无法形成规模和品牌。

四、海南会展业发展的优势
(一)海南会展业发展的本土文化优势
海南本地拥有很多纯朴的本土民族特色文化的内容。

比如,海南的黎锦文化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

这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他地方没有的,所以应该弘扬地方优势,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发展自己独特的会展精品。

(二)海南会展业发展的海洋优势
海南省区位条件优越,内靠粤港澳深珠形成的华南经济圈外围要地,外临东南亚,处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地理中心位置,同时还处在亚太经贸往来最繁忙的海上航道附近。

海域空间广阔,受权管辖海域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其中环本岛海域使用管理拥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与相关的陆域形成一个环岛“蓝宝石”经济圈,可以利用的大陆架浅海83万平方千米;南沙海域73万平方千米。

(三)海南会展业发展的政策优势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继1988年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海南发展史上又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这是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中央有利的条件,将推动海南进入到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机遇期。

五、海南会展业发展的战略构思
(一)海南会展业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充分挖掘海南的本土文化,把海南会展业的发展与海南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海南会展业的精品市场。

让参展者在参展的同时感受到海南的文化魅力,用文化来吸引世界,形成独特的文化吸引力和号召力。

会展空间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又要体现现代特质应从三方面方面着手:第一,结构的统一,海南传统保留的干栏式建筑、船形屋、骑楼、琼北传统的砖木结构等,将其很好的应用于现代展示设计中,赋予海南本土建筑结构以新的含义。

第二,色彩的重组,现代展示设计在体现地域性的同时,可以把色彩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来运用,建立自己的色彩语言体系。

第三,图案的借鉴,借鉴海南传统的吉祥寓意图案,以新的造型进行装饰设计。

(二)海上会展空间扩展
充分利用海南海洋优势,未来会展活动向海上拓展。

利用邮轮、游艇、帆船等“三船”旅游产品,开发两种会展新业态:第一,开发“邮轮+旅游+展览”发展模式(邮轮是展厅、旅游是形式、展览是目的),筹划海上邮轮展览会,打造中国海上邮轮第一展,如可以发展“海上邮轮奢侈品展览会”。

第二,开发“游艇+海岛+会议”(游艇是工具,海岛是场地、会议是目的),筹划西沙海岛会议旅游中心,发展新型的会议旅游目的地形式。

(三)旅游业和会展业互动发展
会展业发展与旅游服务水平密切相关,两者具有很多共性和关联性,在商务会展的市场前提下,参加会议或展览不是唯一目的,所以会展前后各项旅游活动安排合理性在某种程度上和会展本身同等重要,把会议旅游、展览旅游、节庆旅游、文体旅游打造成海南独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会展活动,同时走出去积极参加重要国际旅游展会,进一步创新旅游促销方式,实现海南会展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

海南要实施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优化互动提升战略,会展部门和旅游部门应充分协作,达到会展与旅游双赢:第一是将大批游客转化为参观者,大批参观者兼顾游客,从而使游客和观众的相互转化;第二是举办地具有吸引游客条件和经验,有效地把旅游业和会展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海南会展业与国际旅游岛建设一体化
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是一项政府主导型的社会系统工程。

会展业发展与国际旅游岛建设密切相关,发展大会展,实现会展业发展与国际旅游岛建设一体化建设,需要政府强有力的主导参与。

政府主导型战略体现在战略规划层面、政策法规层面、建设管理层面、大环境治理层面和协调服务层面等为一体化实施创造条件。

六、结束语
本文综合了近年来海南会展业发展的状况以及海南会展企业发
展的历史与特点,同时也指出了海南会展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会展业的优势。

如果把握了整个海南会展业发展的历史与趋势,了解海南会展业发展的优势与弊端,就能对海南会展业发展的状况更好的做出调整,如果能对海南会展业的发展有所思考规划,就能保证其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基于swot分析的海南会展旅游发展策略研究》叶朝博陈海鹰特区经济 2011年02期
[2]《海南会展旅游品牌构建研究》[j] 李颜企业经济;2009年05期
[3]《青岛国际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 于鹏天津大学 2008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