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强国及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世界强国及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 12.牵手民营展览公司:2005年10月,与广州光亚 展览贸易有限公司合作组建“广州光亚法兰克福 展览公司”,主要负责开拓华南市场的业务(广 州国际照明+建筑电气技术展览会)。 13.展会逐年攀升:2004年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 在中国共主办了11个大型展览会;2006年法兰克 福展览有限公司在中国总共举办15个大型展览会; 14.涉足品牌项目移植:国际会展巨头首次向中国引 进的欧洲高端家居用品展览会——中国国际时尚 家居用品展览会(Interior Lifestyle China)历时 三年,首届2007年9月13日;
第三节 中国会展业
1.区域分布
2.机构设置及管理模式
3.主要特点 4.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会展业的区域分布
1、北京 北京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会展中心城市之一,具有一定规模的会展场馆有 12座,展览面积约为237万平方米。 2、华东地区 以上海、杭州、青岛为中心向外进行辐射。上海是我国每年举办会展数 量最多的城市。 3、华南地区 以广东为中心。 4、东北地区
德国展览业的成功经验
1.地缘优势;政策扶持(德国展览业管理委员会, 提供一流的配套服务);独特的展馆管理体制 2.市场化的经营机制与运作体制,促进会展业的 产业化、专业化发展 3.网络化的推动效应(全球运营、集团发展、现 代技术辅助) 4.培育展览品牌 5. 源源不断的会展专门人才(环境、教育)
会展代表城市
以长春、大连为中心进行向外辐射。
5、西部地区 西部的会展应以成都、重庆为中心进行辐射。
6、中部地区
中部的会展应以武汉、合肥为中心进行辐射。
我国会展业的机构设置及管理模式
1.行业协会管理 2.管理机构设在政府办公(厅)室 3.独立的会展业管理机构 4.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我国会展业的主要特点
1、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2、会展活动空前活跃 3、会展形式丰富多彩 4、组展主体呈多元化
世界强国及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及分析
回顾-展望,资格证-专业知识和能力
第一届世博会于______年在______举办。 A. 1851,伦敦 B. 1853,纽约 C. 1855,巴黎 D. 1862,伦敦 世界博览会的前身是______。 A. 农业博览会 B. 工业博览会 C. 手工业博览会 D. 艺 术博览会 我国是______年加入国际展览局的。 A. 1982 B. 1983 C. 1992 D. 1993
行业词汇
会展 国际展览局 会展经济
行业概要
会展业的特点、作用、发展条件、发展趋势等
内容提要
引入案例 第一节 欧洲会展业概要——德国 第二节 亚洲会展业概要 第三节 中国会展业
第一节 欧洲会展概要
欧洲会展业已成为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 进,一直保持着全球会展业的领先地位。 欧洲会展业仍占据着全球会展市场的50%。 全球 97%的国际博览会在欧洲举行。 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会展大国、强国。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
10.合作开拓市场:陆续与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 会、长春汽车展组委会、 广州光亚展览贸易有 限公司等部门、行业协会、公司合作; 11.善抓优势项目:2005年,法兰克福通过法兰克 福(香港)展览公司与大连市政府合作,联合举办 了中国国际毛皮时装展览会;2006年,法兰克 福展览(上海)公司与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再 次联手并选址深圳,举办了深圳国际纺织面料 及辅料博览会(每年7月份);
1. 汉诺威
2. 法兰克福 3. 科隆
4. 柏林
会展公司代表
1.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
2.汉诺威米兰展览公司 3.科隆展览公司
4. 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
1. 全球性贸易展览业务;纺织品、汽车、建筑技 术和消费品领域; 2. 在法兰克福市拥有10个展厅和会议中心,展地 面积约为32.1万平方米;每年都在世界几十个主 要城市举办100多个贸易展览; 3. 拥有15个子公司,89办事处(2005年);
7. 8.
贸易展和消费展协同发展
大力开展网络展览 积极推进会展教育,培养专业人才
德国展览业的特点 1. 展览中心规模大 2. 专业性强、知名度高、吸引力强 3. 国际性强
杜塞尔多夫秋季国际鞋展外国厂商占了88%, 外国观众占了68%,法兰克福国际博览会外 国厂商占了53.6%,外国观众占了27.9%。
引例:德国会展业规模及其经济收益
从2001年到2007 年,通过展会形成的订货合同每年都 在230亿欧元左右。德国现有展会公司约100家。其中40 家有能力举办国际展会。德国展会公司的投入平均每年约 为5亿欧元,年营业额平均约达26亿欧元。2007年,在 德国本土举办的国际展览会有139场,观众达 1058万人 。参加展会的展商有16万多家,其中国外参展商89813 家,比德国本地展商75944家还多出13869家,占参展商 总数的54.2%。出租摊位面积高达近673万平方米。对德 国经济形成的直接需求和影响,至少在105亿欧元以上。
第二节 亚洲会展概要---日本、新加坡
· 日本
代表性展会: 1. 日本东京国际玩具展 2. 日本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 3. 日本国际机床展览会
第三节 亚洲会展新秀---日本、新加坡
· 新加坡
代表性展会: 1. 新加坡国际家具展
2. 新加坡珠宝首饰展
3. 新加坡建筑建材展览会 4. 新加坡环球电子展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
8. 2002年在上海成立了第十三家分公司——德国 法兰克福展览会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现为法 兰克福中国区总部);并于当年在上海举行的 中国上海乐器展,在北京(针对2008北京奥运 城市基础建设项目)举办国际体育场馆、设施 建设技术、材料及设备展(ARENA)和国际智能 交通、公共设计及停车设备展(IPP); 9. 设立北京办事(2003年5月),即法兰克福展览 (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英文简称是______。 A. China Shanghai 2010 Expo B. 2010 Expo Shanghai China C.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D. Shanghai 2010 Expo China 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宣传口号是______。 A. 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 B. 中国的幸运是世界的异彩 C. 中国的幸运,世纪的异彩 D. 幸运中国,异彩世界
一个争议:政府参与和市场化运作的关系?
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对策
1.
2. 3. 4. 5.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会展经济的“游戏规则”,明 确政府定位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打造展览业的城市品牌 提高会展业服务水平以及关联产业的服务水平 整合会展资源(跨区合作、建立有国际竞争力的展览集 团、培育品牌展会)
6.
5、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
我国会展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会展市场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规范化程度及 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多头批展,重复办展)
2.
3. 4.ຫໍສະໝຸດ 展馆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和合理布局;
会展特色不明,竞争力不强; 会展业还未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
5. 会展主办主体复杂,缺乏资质条件的约束,缺乏高素质的 专业会展人才 。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
4. 本着将成功的展览会概念移植到具发展潜力的 地方,1987年,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踏出了 海外航程的第一步; 5. Interstoff Asia 香港国际时装材料展; 6. 1994年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第三家海外子公 司—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成 立,全权负责大中华地区的业务; 7. 1994年11月设立台北办事处,后成为法兰克福 展览(香港) 有限公司分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