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综合能力分析------同仁堂和复星医药的比较分析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998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在中国医药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上市公司。
复星医药自1998年上市以来,12年内净利润增长了39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9.59%。
净资产、净利润均名列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前列。
复星医药专注现代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抓住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成长和中国企业进军世界主流医药市场的巨大机遇,以“品牌、创新、高效、全球化”为经营理念,加快实施产业整合和重磅产品战略,稳健经营、快速发展,成为了以药品研发制造和医药流通为核心,同时在诊断产品和医药器械等领域拥有领先规模和市场地位,在研发创新、市场营销、并购整合、人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竞争优势的大型专业医药产业集团。
所谓综合分析,就是将各项财务指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剖析、解释和评价,从而说明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好坏,这是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
综合分析需要将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发展趋势等诸多方面的分析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方位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从而对企业的效益做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
一、同仁堂(600085)综合能力指标计算:(一)同仁堂现金流量分析指标计算同仁堂现金流量分析图表一2008年2009年2010年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0.500.640.41债务保障率0.480.620.39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0.140.190.13每股经营现金流量0.81 1.210.94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0.090.130.09现金流量适合比率0.140.190.13现金再投资比率0.290.230.21现金股利保障倍数0.330.430.30趋势图一(二)同仁堂发展能力分析指标计算同仁堂发展能力分析图表二2008年2009年2010年销售(营业)增长率%8.6910.5916.30资本积累率%8.43 6.397.20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16.1117.737.69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 4.09 3.4412.27趋势图二二、复星医药综合能力指标计算:(一)复星医药现金流量分析指标计算复星医药现金流量分析图表三2008年2009年2010年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0.130.100.05债务保障率0.080.060.03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0.060.070.04每股经营现金流量0.190.210.1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0.030.020.01现金流量适合比率0.090.050.03现金再投资比率0.73 1.450.95现金股利保障倍数0.200.080.05趋势图三(二)复星医药发展能力分析指标计算同仁堂发展能力分析图表四2008年2009年2010年销售(营业)增长率% 2.16 2.6217.64资本积累率% 3.0056.3735.12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22.9731.0329.59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0.717.677.24趋势图四三、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现金流量分析是财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投资人、债权人和企业的管理当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是指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相比值,表明现金流量对当期债务偿还满足程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从公式可以看出,这项比率与反应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有关。
该指标越高,现金流入对当期债务清偿保障越高,表明企业的流动性越好;反之,则表明企业的流动性较差。
受短期债权人重视。
通过对分析同仁堂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可以看出,同仁堂的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呈起伏趋势。
在2008年与2009年处于上升水平,高于复星医药。
主要是由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幅上升。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由2008年的415822179.36元,上升到2009年的627689915.82元,上升了211867736.46元。
但2010年该指标又有所下降,由2009年的627689915.82元,下降到2010年的492043803.52元,下降了135646112.3元。
该指标呈起伏趋势,说明对当期债务清偿保障的保障能力不稳定,在2008年至2009年较好,说明企业的流动性较好。
但2009年与2010年的大幅下降,应引起重视。
结合偿债能力来看,企业的偿债能力强,有足够的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逐年减少,说明企业采取了一种较为保守的财务政策,没有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负债筹资能力。
在与复星医药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明显高于复星医药,说明同仁堂的现金流动性高于复星医药。
企业应加强开拓市场的意识和管理能力,在降低财务风险的同时,适当的利用负债筹资能力。
(二)债务保障率债务保障率是以年度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全部债务总额相比较,表明企业现金流量对其全部债务偿还的满足程度。
计算公式如下:债务保障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长期负债)×100%该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它同样也是债权人所关心的一种现金流量分析指标。
与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之比比较,则长期债权人更关注债务保障率。
通过对同仁堂债务保障率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同仁堂的债务保障率均高于上海医药,呈起伏趋势。
由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来看,也呈起伏状态,而负债总额逐年上升。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由2008年的415822179.36元,上升到2009年的627689915.82元,上升了211867736.46元。
但2010年该指标又有所下降,由2009年的627689915.82元,下降到2010年的492043803.52元,下降了135646112.3元。
负债总额由2008年的872085332.84元上升到2010年的1268037014.55元,上升了395951681.71元。
同复星医药相比,高于复星医药。
说明同仁堂承担债务总额较上海医药高,对长期债权人来说更有保障。
(三)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是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企业通过销售获取现金的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该指标通常越高越好。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每元销售可以提供越多的现金净流入。
反之,则越少。
用它与同业的水平比较,可以评价企业获取现金能力的强弱;与历史水平相比,可以评价获取现金能力的变化趋势。
通过对同仁堂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同仁堂的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高于复星医药。
呈起伏趋势,在2008至2009年有大幅上升,而到2010年又大幅下降。
主要是由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幅上升。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由2008年的415822179.36元,上升到2009年的627689915.82元,上升了211867736.46元。
但2010年该指标又有所下降,由2009年的627689915.82元,下降到2010年的492043803.52元,下降了135646112.3元。
主营业务收入3年来呈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2939049511.33元上升到了2010年的3824446141.96元,上升了885396630.63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下降,而主营业务收入上升。
故2009年至2010年呈下降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同仁堂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水平不稳定。
与复星医药相比,总体高于复星医药。
可以看出,同仁堂在每元销售可以提供越多的现金净流入上占有明显的优势。
同仁堂则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主营业务成本率。
(四)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是反映每股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票所平均占有的现金流量,或者说是反映企业为每一普通股获取的现金流入量的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100%该指标实质上是作为每股盈利的支付保障的现金流量,因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指标越高越好。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反映了每股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它通常高于每股收益,因为现金流量中没有减去折旧等非付现成本。
在短期经营中,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在反映企业进行资本支出和支付股利的能力方面,要优于每股收益。
但该比率不能替代衡量企业获利能力的每股收益,它是与投资者有关比率的补充比率,该指标可用来预测未来获取现金净流量的能力。
通过对同仁堂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同仁堂的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均高于复星医药,呈起伏趋势。
2009年虽有所上升,但2010年又有所下降。
主要是由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幅上升。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由2008年的415822179.36元,上升到2009年的627689915.82元,上升了211867736.46元。
但2010年该指标又有所下降,由2009年的627689915.82元,下降到2010年的492043803.52元,下降了135646112.3元。
说明同仁堂在短期经营中,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在反映企业进行资本支出和支付股利的能力方面有所降低。
表明企业每股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较少,反映了利用权益资本获得经营活动净流量的能力较差,应引起注意。
(五)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全部资产现金收回率,是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全部资产的比值,反映企业用全部资产获取现金的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全部资产现金收回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该指标适当看高。
该指标与同业水平比较,可以评价每元资产获取现金的能力;与本企业历史水平比较,可以看出获取现金能力的变化。
通过对同仁堂全部资产现金收回率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同仁堂的全部资产现金收回率呈起伏趋势。
主要是由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幅上升。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由2008年的415822179.36元,上升到2009年的627689915.82元,上升了211867736.4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