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铸法
4、在充型初期,因为形成漩涡,锥型浇口杯和直浇道中心位置没有充满,反而将空气卷入液态金属;
5、锥型浇口杯容积较小,难以保证其始终保持充满状态;
6、因浇注工相对于浇口杯中轴浇注位置的不同,导致充型方式不相同,这也难以保证铸件质量可重复性;
7、这种类型的浇口杯最容易形成漩涡,因为任何轻微偏离中轴方向的浇注都会造成浇口杯内液态金属的旋 转。
当液态金属下落到最低端的时候,液态金属流速远远大于临界速度,这就有了产生表面氧化膜紊乱的危险。
中注管与横浇道连接处
中-横浇道完全圆滑过度的弯道,这种设计不仅能将液态金属紧紧 地聚集在一起,不给紊乱提供任何空间,而且能有效地降低液态金属 流速,减速作用大约在20%-25%之间。
中注管、横浇道连接形式示意图
3、如果将阻流堰顶部和与直浇道连接处做成圆滑过度,可以使液态金属流动更平稳。
中注管
中注管的作用是引导浇口杯中液态金属进入横浇道,建立起足够的压力头将液态金属在重力作用下克服流 动阻力,及时充满型腔和防止铸件产生侵入性或卷入性气体。 要想避免液态金属不产生危险,有两种方法:一是防止液态金属流速大于临界充型速度;二是在超出临界速 度的情况下将液态金属聚集在尽可能狭窄的流道内使其无法飞溅。
三内浇口横浇道设计充型效果示意图
度,当液态金属与钢锭模的远端相碰撞时,外部氧化膜破裂从而卷
入液态金属当中,以杂质形式存在,严重影响铸件质量;
横浇道末端设置集渣槽
总所周知,最先进入浇道的液态金属温度低、杂质含量高,在浇注系统设计时一定要避免这部分液态金 属流入钢锭模内,所以在浇注系统设计时在横浇道末端加一个集渣槽。
底铸结构分析
汇报时间:2016年5月30 号
浇口杯
浇口杯大致上有锥型浇口杯和偏心浇口杯两种:
锥形浇口杯
偏心浇口杯
锥形浇口杯缺点: 1、液态金属从浇口杯流入直浇道速度不可知,从而使浇注系统流量设计判断困难; 2、液态金属入流速度高、难以控制,增加了自由表面紊乱危险的可能性; 3、一些污染物,如炉渣随液态金属一起直接流入直浇道;
横浇道末端集渣槽
偏心浇口杯
种带有阻流堰的偏心式浇口杯具有以下特点:
1、浇口杯的偏心封闭端可以使液态金属的下降速度有一个停顿同样也以避免进来的液态金属直接进入直浇
道,如锥型浇口液态金属流速未加抑制,带入一些有害的杂质;
2、阻流堰可以有效地减小流过直浇道顶端的液态金属水平流速,防止允型不合理,对于小型铸件,阻流堰高
几毫米即可,对于重达几吨或十几吨的大型铸件阻流堰高在十几到二十毫米之间;
横浇道
1、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内浇口往往满足不了充型的要求,就
需要在横浇道上分布两个或者多个内浇口。 2、减小进入钢锭模的速度;
3、喇叭口呈锥形分布,使液态金属达到稳定状态,减少喷射和
溅散情况发果只设计一个内浇口而且内浇口距离铸件两端距离较大,
那么液态金属在钢锭模内流动时,因水平方向的速度大于临界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