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错选、多选皆不得分)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的适用对象为已有建筑物,其定义为。
A.已建成的建筑物B.已建成且投入使用的建筑物C.已建成且已投入使用二年以上的建筑物D.已建成二年以上且已投入使用的建筑物[D]--- (术语2.1.1,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2、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的鉴定评级应分层次依次进行,其中每一层次的等级数量为 D 。
A.四个安全性等级、四个使用性等级、四个可靠性等级。
B.三个安全性等级、三个使用性等级、三个可靠性等级。
C.三个安全性等级、四个使用性等级、四个可靠性等级。
D.四个安全性等级、三个使用性等级、四个可靠性等级。
[D]--- (3.2.5,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3、民用建筑的子单元或鉴定单元的适修性评级,若按修复改造费用占新建造价的百分率作为划分B’r/B r级和C’r/C r级的界限时,该百分率为。
A.50%B.70%C.30%D.80%[B]--- (3.3.4,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4、民用建筑的安全性鉴定中,当验算被鉴定结构或构件的承载能力时,验算所采用的结构分析方法应符合的规定。
A.国家现行设计规范。
B.原设计时的相关规范C.根据其后续使用年限确定的相关规范D.根据委托方指定的相关规范[A]--- (4.1.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5、民用建筑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安全性鉴定时,评为c u级或d u级的剪切裂缝宽度为。
A. 0.30mmB. 出现裂缝C. 0.50mmD. 0.70mm[B]--- (4.2.5,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6、民用建筑钢结构安全性鉴定中,当构件或连接出现脆性断裂或疲劳开裂时,应定为级。
A. c uB.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确定为c u或d uC. d uD. 应结合承载能力验算结果综合判断其等级[C]--- (4.3.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7、当民用建筑木结构受弯构件出现选项的斜纹理或斜裂缝时,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 u级或d u级:A.ρ>10%B.ρ>15%C.ρ>20%D.ρ>25%[B]--- (4.5.5,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8、民用建筑木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中,当发现木结构构件有初期腐朽的迹象,或虽未腐朽,但所处环境较潮湿时,应。
A. 直接定为c s级,并应在鉴定报告中提出防腐处理和防潮通风措施的建议。
B. 直接定为b s级,并应在鉴定报告中提出防腐处理和防潮通风措施的建议。
C. 根据实际腐朽面积确定为b s级或c s级,并应在鉴定报告中提出防腐处理和防潮通风措施的建议。
D. 根据剩余截面面积进行验算,由验算结果确定为b s级或c s 级,并应在鉴定报告中提出防腐处理和防潮通风措施的建议。
[A]--- (5.5.4,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9、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对地基、桩基的安全性进行鉴定评级时,选项符合该标准的规定。
A. 一般情况下,宜根据地基、桩基的承载力验算结果进行鉴定评级B. 一般情况下,宜根据地基、桩基的变形验算结果进行鉴定评级C. 一般情况下,宜根据地基、桩基的承载力以及变形验算结果进行鉴定评级D. 一般情况下,宜根据地基、桩基沉降观测资料或其不均匀沉降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的检查结果进行鉴定评级[D]--- (6.2.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10、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建造于山区或坡地上的建筑物,除需要鉴定其地基承载是否安全外,尚需要对其进行评价。
A. 地基沉降计算值B. 地基稳定性(斜坡稳定性)C. 地基沉降实测值D. 地基稳定性(斜坡稳定性)以及地基沉降实测值[B]--- (6.2.7条文说明,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11、多层混凝土结构顶点位移>且有部分构件出现裂缝、变形或其他局部损坏迹象时,上部承重结构评为C u级或D u级。
A. H/450B. H/400C. H/350D. H/550[A]--- (6.3.5,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12、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若上部承重结构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侧向位移检测值超过规范界限值,但尚未发现结构构件及其连接裂损时,应进一步计入该位移影响进行结构内力的计算分析,若构件的承载能力验算结果均不低于b u级,上部承重结构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侧向位移等级。
A.宜定为C u级B.可根据各种构件的承载能力验算结果评级C.仍可定为B u级,但宜附加观察使用一段时间的限制D.应进行沉降观测,并根据沉降观测数据确定为B u级或C u级[C]--- (6.3.5,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13、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预制构件吊装的验算,应将构件自重乘以动力系数,该动力系数可取。
A. 1.2B. 1.5C. 1.8D. 2.0[B]--- (3.1.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4、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框架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三级不应大于。
A. 0.20B. 0.25C. 0.35D. 0.55[C]--- (6.3.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5、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承重的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
A. 240mm×240mmB. 370mm×370mmC. 370mm×490mmD. 240mm×370mm[D]--- (6.2.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6、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塔楼结构与底盘结构质心的距离不宜大于底盘相应边长的。
A. 20%B. 25%C. 30%D. 35%[A]--- (10.6.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17、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对于扩展基础的高度,叙述正确的是。
A. 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50mm,阶梯型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250mm~500mmB. 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150mm,阶梯型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250mm~500mmC. 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300mm,阶梯型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250mm~500mmD. 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阶梯型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mm~500mm[D]--- (8.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18、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按构造要求时,侧面角焊缝或正面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得小于。
A. 5h f和25mmB. 6h f和30mmC. 8h f和40mmD. 10h f和50mm[C]--- (8.2.7,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选项,少选、多选或错选皆不得分)1、在进行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时,除应执行《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外,对的建筑物,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A.处于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6度的地区B.处于湿陷性黄土、膨胀岩土、多年冻土等需要特殊处理的地基土地区C.处于有侵蚀性介质环境和高温、高湿环境,以及有辐射影响的环境D.对风荷载敏感[A、B、C]--- (条文说明1.0.3,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2、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民用建筑的可靠性鉴定可分为。
A.安全性鉴定B.耐久性鉴定C.正常使用性鉴定D.抗灾害能力鉴定[A、C]--- (3.1.1,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3、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的鉴定评级,应按等层次依次进行。
A.构件B.子单元C.结构整体性D.鉴定单元[A、B、D]--- (3.2.5,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4、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当建筑物中的构件符合选项条件时,可不参与鉴定:A.该构件未受结构性改变、修复、修理或用途、或使用条件改变的影响。
B.该构件不属于主要承重构件。
C.该构件未遭明显的损坏。
D.该构件工作正常,且不怀疑其可靠性不足。
[A、C、D]--- (4.1.5,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5、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的检查项目应包括。
A.承载能力B.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C.构造D.裂缝[A、B、C、D]--- (4.2.1,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6、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中,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选项情况的非受力裂缝时,也应视为不适于继续承载的裂缝,并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 u级或d u级:A.主要承重构件因温度、收缩等作用开裂。
B.因箍筋锈蚀导致构件掉角以及混凝土保护层脱落C.因主筋锈蚀产生沿主筋方向的裂缝,其裂缝宽度>1mm。
D.因温度、收缩等作用产生的裂缝宽度>1.5倍鉴定标准规定的弯曲裂缝宽度值,且分析表明已显著影响结构的受力。
[C、D]--- (4.2.5/4.2.6,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7、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中,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选项情况之一时,不论其裂缝宽度的大小,应直接定为d u级:A.梁支座附近出现裂缝B.受压区混凝土有压坏迹象C.柱出现环形水平裂缝D.因主筋锈蚀导致构件掉角以及混凝土保护层严重脱落[B、D]--- (4.2.7,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8、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时,对混凝土碳化深度测定结果的处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不参与评级B.参与评级C.主要用于预报或估计钢筋锈蚀的发展情况,并作为对被鉴定构件采取防护或修补措施的依据之一D.不宜仅以碳化深度的测值作为评估混凝土耐久性或剩余寿命的唯一依据[A、C、D]--- (5.2.1/条文说明5.2.1,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9、民用建筑钢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除了按承载能力、构造以及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等三个检查项目外,对于选项所列情况,尚应以不适于继续承载的锈蚀作为检查项目评定其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