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主观能动性
1,一定的客观条件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2,主观能动性与其所受的客观规律制约之间的关系
①客观规律的制约恰恰要求人们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②客观条件的制约,又给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余地.
3,客观规律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按客观规律办事
质——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
量——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的积极效果的程度.
4,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这种制约恰恰要求人们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以便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举例:为什么苹果落地,而卫星能上天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5,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是以规律为指导,以条件为基础,认识和改造客观对象的过程.
主观能动性的3个表现
1)主观能动性的第一个表现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
要注意人们想问题的能力与活动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进行的。
同时我们还要明确两个具体表现,即首先表现在,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仅能了解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表现在,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而能指导人们的活动。
2)主观能动性的第二个表现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
首先要注意这种能力的实现和活动的开展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
其次,要明确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的根本之点是它的创造性。
再次,要把握人们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限制其破坏作用,甚至变有害为有利,这是人们改造世界活动的一个重要表现。
3)主观能动性的第三个表现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我们首先要明确这里所说的精神状态有哪些重要表现,即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孜孜不倦的务实态度。
其次要把握这些精神状态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在认识
其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规律的客观制约关系
唯心主义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包括客观规律在内的各种客观因素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机械唯物主义只看到了客观决定主观,不能理解主观能动性在受制约的同时,仍然具有积极的能动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唯物又辩证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
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
所谓意识的“物化”,就是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的感性活动,即化为实践;通过实践使主观的东西见之于客观,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
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
一般说来,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
至于改造世界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更是不言而喻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小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和途径
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人们只能感受它,记录它,而不能将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虽然只靠单纯的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但是意识却有一种特别的本领。
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不停在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在实践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种力量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也体现出了主观能动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以马克思哲学观点认为,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是不具备主观能动性的。
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是提高个人素质能力,提高个人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每一个具有成就的人都经历了与众不同的超常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国家才可能有真正良好的发展。
人们在实践中付出了主观努力,并从客观世界中得到了回报,这个回报就是调动人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最根本的动因.人只有在被追赶逃命时才会跑出自己的超常速度,没有外界压力大多数人会选择舒服的散步而不会出现亡命的跑步。
许多努力都是被逼出来的,外界压力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最好动力。
考试前夕,我们都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积极地在看书;看着朋友们都比自己优秀,我们会暗暗地下决心更用心的做事。
人之所以高于动物,就在于人能
居安思危,这便是人的主观自觉性。
主观能动性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在把握客观规律基础上的个人创新,则是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境界。
亿万农民多年来一直在种水稻,但只有博学多才,善于思考,勤于试验的袁隆平才能创造出高产高质的杂交水稻。
意识反应对象不只是一般的模仿,而是能动的创造。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
蒸汽机的创新引发了工业革命,电脑的创新带来了信息革命,袁隆平的创新使中国千百万农民得到了经济上的解放。
另外,主观能动性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是一个思想意识与行动相结合的结果。
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现今社会的人尤为重要,尤其是正处于蓬勃向上的年轻人。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从实际出发,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基本途径。
我们都知道,主观的体现毕竟是一种思想的单独体现,可能有时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