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砂岩的特性及红砂岩路基的处理方案

红砂岩的特性及红砂岩路基的处理方案

红砂岩的特性及红砂岩路基的处理方案
红砂岩分为为两类: 一类为碎屑岩类, 包括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泥质细砂岩、粉砂岩、砂岩、砾岩、长石砂岩; 另一类为粘土岩类, 包括泥岩、页岩、砂质泥岩、砂质页岩。

两类岩石的特性, 大部分呈紫红色、褐红色或红色, 有遇水软化、崩解性强、空气中风化快、干湿循环下强风化显著等特点。

红砂岩类别判定的主要指标是红砂岩的浸水崩解性。

将红砂岩在105 ℃恒温度烘干后, 冷却至室温并浸入清水中。

(1)若红砂岩在24 h内崩解成泥状、渣状、渣泥状或渣粒状者, 该红砂岩为一类红砂岩。

(2)若红砂在24 h内崩解成大块状、块状、块粒状或粒状者, 该红砂岩为二类红砂岩。

(3)若红砂岩在24 h内不崩解, 或仅在某些尖棱尖角处有少量崩解, 且崩解量不大于总量的1 %, 该红砂岩为三类红砂岩。

这类红砂岩的性质与普通岩石无区别, 用来填筑路堤时可按一般填石路堤对待。

一、二类红砂岩都具有以下特点:
1、遇水崩解和膨胀
红砂岩在爆破开挖后暴露在空气中,经过阳光、大气特别是雨水的重复作用下,易崩解成小碎块,体积略有增加,膨胀率约为1-4%。

崩解后的红砂岩遇水软化,土体强度下降较快(下降率多达40%左右),
在机械和人力作用下易成为渣泥状,满载的汽车在压实好的试验路行
- 1 -
走时最大可见20mm深的车辙。

2、高吸水性,透水性与难以蒸发性
红砂岩一旦崩解或碾压成细粒状,其吸水性增强,很快达到饱和状态;采用红砂岩作为路基填筑材料,其压实度虽能满足相关要求,但土体内仍有较大的孔隙率;吸水和饱和后的红砂岩在强光、风作用下水分蒸发慢一般要1天左右才能蒸发完成,但蒸发却较为彻底,且行车作用下易扬尘。

3、低粘解性
破碎后重新组合的红砂岩,粘结性比较差,易松散,作压实度检测时,很难取得块状样品,这说明红红砂岩路基的整体性或板块性较差,强度具有不可逆转性。

4、易风化性
一旦外力作用下破坏,那么在大气、阳光雨水的影响下,红砂岩极易风化。

若遇水,则不仅仅是软化,更是加速土体风化过程,经过几次干湿循环作用,红砂岩易风化破碎。

一、二类红砂岩在高速公路上多用在93区以下(含93区),其中软土路基、常水位以上50cm范围以及填土高度大于12m的路基都不予利用,挖方段路堑多进行超挖换填封层处理。

且当红砂岩用作路基填料时,一、二类红砂岩按填土路基处理,应进行预崩解、耙压、包边、封层等措施处治,三类红砂岩按照填石路基处理。

- 2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