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的将军县文昌

海南的将军县文昌

海南的将军县——文昌县
文昌县历史悠久,早在汉时称紫贝县。

隋代称武德县,唐代武德年间故改称平昌县,唐代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式命名为“文昌县”。

据说唐太宗自称所赐,意为注重教育,文运昌盛,文昌人的确注重文化教育,文化普及。

但历史的发展远不如定安、临高等地出现文豪达贵,但却在近代
虽然海南岛文昌县有著名的侨乡之称,称将军县少有人知了,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经诞生过上百名将军叱咤风
在他们之中,有被誉为军事家的新四军付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张云逸。

有参加过万里长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符确坚。

有早年跟随孙中山上永丰舰(中山舰)炮击观音山后任国民党海军司令的陈策上将。

有参加(1·28)松沪抗战和福建事变的国民党少将师长云应霖。

有利用职务之便释放云应霖和张云逸妻子韩碧而遭监禁的第五战区军法执行监、国民党中将林少波。

有参加忻口抗战身中三弹而未死的国民党中将军长,后任全国政协委员郑庭笈。

有在解放战争中率部起义的国民党中将符孟滕。

少将云汉、林荟材。

有在香港通电起义的国民党中将张光琼、
林廷华,还有在国民党统治集团中权势显赫的安全局局长陆军一级上将郑介民。

台湾宪兵司令黄珍吾中将。

台湾国防部中将常务次长,台湾民航局局长陈家儒。

国民党集团军副司令文朝籍中将、韩仪英中将,兵团副司令郑庭峰上将,王录丰中将詹忠言中将,林英中将。

文昌可以说地灵人杰,战将云集,据《文昌文史》记载,文昌县有历可查的国民党上将三名,中将三十一名,少将九十三名。

文昌将军如此之多决非偶然,民国时期,文昌文化较为发达,文昌人又勇于出门闯世界,当年孙中山在广东建立根据地,有不少文昌青年投笔从戌,如黄埔军校1-5期有文昌籍学员达一百三十二名,抗战时期,文昌籍军官因战功显赫,得以升迁,由于历史的原因,因国共内战,尽管他们当中云烟已散,但他们的足迹已到印在历史的长河中。

文昌名副其实的将军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