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尼迈耶
1937年
1939 年
在里约热内卢开设事务所 。
与科斯塔合作设计了纽约世界博览会的巴西馆。 首次独立设计了在巴 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州府贝洛 奥里藏特市的一批建筑,其 中最令人称道的是圣弗朗西 斯科教堂。
1940年
1941年 1947年 1956~1961年 1964年
承接帕普哈建筑群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这个项目因其中 许多建筑物 采用了自由曲线而闻名。 作为巴西代表参加了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的十人规划小组 。 参加巴西新都巴西利亚的建设工作,设计了三权广场 以及广场上的总统府、巴西议会大厦和大教堂等建筑。 巴西军政府上台后,极力打击左翼领导人,尼迈耶受到迫害, 被迫流往海外,1980年才重回巴西。
1998年 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颁发的斯特林奖。 2004年 获日本松下宫世界文化奖。
1988年的普利策奖授予了两个崇尚现代主义的建筑 师,即巴西的奥斯卡·尼迈耶和美国的戈登·邦夏。 尼迈耶设计的建筑被认为是充满情感的雕塑,他扩 大了建筑的基本原理,并且在吸取勒·柯布西耶风
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具有
教堂地面部分
教堂主体坐落在地下,教堂 内一派金碧辉煌,大厅中神 像恳挂于空中。
没有通常的高尖屋顶, 16根抛物线状的支柱支 撑起教堂的穹顶,支柱间 用大块的彩色玻璃相接, 远远望去如同皇冠。
澳大利亚建筑批评家罗伯特·休斯对巴西利亚的评价: “一个乌托邦式的噩梦”。巴西利亚是一座“乌托邦”这 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否认的,规划和设计的思想并没有能够 按理想实现。
总统府
最高法院
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
被认为是巴西第一座重要的现代建筑
继科斯塔之后任设计组负责人
勒· 柯布西耶担任这个工程 的顾问, 尼迈耶直接受到他的影响
国 防 部 大 楼
国 家 大 剧 院
国 家 公 园
“飞 鸟 的 两 翼” :11 个 “超 级 小 区”
“超级小区” (superquadros)
1957年巴西利亚城开始建设,尼迈耶担任总建筑师。至1960年,建设初 具规模,巴西中央政府正式从里约热内卢迁都新址。巴西利亚作为一个完全 按照规划建设的新兴城市,在世界的城市规划界和建筑界传为盛事。主轴线 东端是三权广场,广场平面基本呈三角形,议会大厦、最高法院和总统府鼎 足而立,在布局构图和建筑空间上都是视线集中的地方,尼迈耶所设计的几 个重要的公共建筑都处于这个广场附近。 尼迈耶认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就是巴西利亚城中心区的这一系列
这是社会造成的问题,不能反过来责备规划和设计。任何 杰出的人都不可能这也使许多自然形成、简便和历史积淀 的城市或地域要比完全人工造成于一旦的更具有生命力和 应变性的原因。
说巴西利亚是“乌托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些“好看不好 用”,但是它的“不好用”,问题不在于它太好看了,而恰恰是 由于科斯塔的总体规划台一丝不苟的贯彻了理性主义功能分区的 主张,把整个城市人为的分割为:政权、行政、文化、商业、旅 馆、居住、体育等功能区。 现代主义建筑企图通过改变城市空间来改变社会结构,这种乌托 邦思想再好不过地体现在巴西利亚的设计中。科斯塔把所有同类 功能的建筑集中在城市的某个区域:所有旅馆集中在一处,银行 集中在另一处,世界上恐怕没有第二个人敢于这样大胆地设计一 座城市。集中同时也产生了分离:这个城市没有真正的市中心, 某类功能的建筑和另一类功能的建筑可能相距遥远。在这里生活 难免会有孤独陌生的感觉。
强调建筑作品的创造性。
·带有拉丁美洲的地区性及特殊性,现代建筑学上的第一种民族 风格。
·造型轻快,自由,活泼:直线条少,弧线多,追求曲线美(女 性)。
·材料主要是用钢筋混泥土材料
巴西利亚建设背景
早在1891年,巴西宪法就决定在内地建都,解决人口 集中于沿海,而内地资源远未得到开发的问题。但真 正的行动则是在1956年由新当选的总统库贝切克下令 后开始实施。他决定在内地的一片荒地建设新首都, 定名为巴西利亚(Brasilia),并提出了“毕五十年 之功也五年”的口号。1957年3月著名的规划师路西 奥·科斯塔(Lucio Costa)的“飞鸟”形方案赢得了 总体规划竞赛。与此同时,总统又亲自任命奥斯 卡·尼迈耶( Oscar Niemeyer )为城市总建筑师。整 个城市的主要建筑设计集合都出自他的手。到1962年 基本建成后,他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完整从平地建起, 由一个人主持设计,用短短五年建成的历史奇迹。
Oscar Niemeyer
·生平 ·作品 ·语录 ·评价
自上世纪30年代中期走进建筑设计的 大门,他在建筑设计领域里辛勤耕耘了 70个春秋,设计的建筑达500多个,除巴 西外,他的建筑分布在巴黎、米兰、海 牙、纽约、迈阿密、阿尔及尔等世界15 个国家。
Oscar Niemeyer· 生平
尼迈耶是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的 倡导者
主要经历
1934 年 1932年 毕业于里约热内卢国立美术学院建筑系 。 开始在巴西现代建筑先驱者L.科斯塔的事务所工作。 1936~1937 年 参加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的设计,并继科斯塔之后任 设计组负责人(瑞士建筑师勒· 柯布西耶担任这个工程 的顾问,尼迈耶直接受到他的影响 )巴西教育卫生部大 厦被认为是巴西第一座重要的现代建筑。
巴西军政府统治结束,尼迈耶重返祖国,重新在拉丁美洲展 开新的创作。 里昂郊外设计了尼泰罗伊现代美术馆 完成了巴西Curitiba博物馆
1985年 1996年 2002年
2005年
2005年
在德国柏林郊外的波茨坦设计一座巨大的水上公园
97岁的尼迈耶完成了Ibirapeura公园中最后的一座建筑 840个座位的音乐堂的建造。它看上去很像是一只白色的楔 子配上一条起伏的红色舌状物。
都是6层高带电梯的公寓式单元。 使用面积200平方米,有宽大的起居室(兼餐 厅),多个居室和卫生间,宽敞的厨房和洗衣干 衣房,不设阳台。 尼迈耶为了“消除社会差异”,把公寓都设计成 一个标准在居住区内,每隔一段有个横向的小商 业街。学校、教堂也都散布在超级小区中。时间 证明,这种理想主义是一次伟大而失败的实践。 同巴西其他大城市一样,贫民窟也在首善之区的 外围蔓延开来,那些“超级小区”的居住者最终 仍是中产阶级,低收入者被迫住到远离市区的卫 星城。
广场周围的建筑设计构思大胆、线条优 美、轻盈飘逸。 三权广场代表国家三种权力:总统府, 国会,联邦最高法院,被称为巴西的神 经中枢。
此外,广场附近还有巴西利亚历史博物 馆,自由神殿等建筑。
议会大厦
两座平行的板式高楼(行政楼), 一只向下覆盖,一只向上敞开的 “饭碗”,它们代表了“民主与集中”
两层楼高的总统府前的一尊两人持矛并肩而立的首都开拓者铜像,象征着 巴西人民团结一心捍卫祖国。
荣誉
1963年 前苏联列宁奖金奖获得者。 1963年 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员。
1964年 成为美国文学艺术研究会成员。
1967年 获得波兰建筑师协会金奖 1970年 加入美国建筑师协会(AIA)。 1982年 获得法国建筑学学会金奖。 1988年 获普利策建筑奖。
1989年 加入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
巴西利亚不像一座城市,而是像一个纪念碑式建筑的主题公园, 在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巨大空隙中,行人找不到他的位置。他注定 要成为巴西利亚的孤魂野鬼。巴西利亚的空间尺度只与汽车的速 度相匹配,城市设计中包含的形式美和象征意义甚至只有在远处、 从空中俯瞰时才能领会的到,那是飞机所代表的空间尺度。 在巴西利亚,“街道”这种城市元素被彻底取消了,随之消失的 是行人。这个城市没有街道,只有公路,那实际上是一种输送管 道,而不是真正的城市空间,人被迫呆在局域的空间里(室内、 汽车里),或许这就是加加林说的“另一个星球”的异化的感受。
1987年,建成不到30年的巴西利亚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
阿莱维斯尼迈耶 文化中心
像往常在尼迈耶工程中一样,
白色为主色调
造型中富含曲线元素
联合国总部大楼(参与设计)
大厅内墙为曲面,屋顶 为悬索结构,上覆穹顶。 南面为高153.9米,楼 高39层的联合国秘书 处大楼,是早期板式高 层建筑之一,也是最早 采用玻璃幕墙的建筑。 前后立面都采用铝合金 框格的暗绿色吸热玻璃 幕墙,钢框架挑出90 厘米,两端山墙用白大 理石贴面。大楼体形简 洁,色彩明快,质感对 比强烈。 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楼(从东河角度取景)
为了应对复杂的地势,会堂设置了花坛来顺应天然的下倾地势,建筑 本身也对应了弯曲的山势和周边的白色房屋。1500平方米的空间可 容纳400人,设置了一座167平方米的半圆舞台、一座录音室、一座 排练厅和107个车位的室外停车场。
我特意地忽视那些正确的方方正正的建筑,忽视那些
用尺规设计的理性主义,而是去拥抱曲线的世界…… 对理性主义采取这样不合作的态度是因为我所居住的 环境,那些白色的海滩,巍峨的群山,古老的巴洛克 教堂和那些古铜色皮肤的漂亮女人。
巴西特色的、自由的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Oscar Niemeyer· 作品
他的建筑体现了艺术结合方式和技巧间 的协调与匀称,会聚了极其丰富多样的 构造,传达了一种存在精神和探索奇妙 变化的神韵。
作品特色
·尼迈耶是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大师 ·曲线中的情感与自由“建筑需要的就是梦想,否则什么都会会 存在。” ·尼迈耶对建筑大师勒·柯布西埃推崇倍至,他追求视觉艺术上的 完美,认为当一种形式变为美时,它即成为功能。
巴西里约热内卢 尼迈耶当代艺术博物馆
Ravello会堂
位于意大利南部海岸文化小镇Ravello的会堂于2010年1月29日揭幕
这座位于峭壁上的建筑并不容易设计。它所处的地面不规则而且很狭窄,不 断倾斜向下。会堂的设计引起了很多争议,至少环境主义者认为它处于美丽 的Amalfi海岸,地理位置很重要,将对环境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