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中国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2、农村经济收入来源问题:
•(1)农业(种养等)
第一产业
农产品原初价格

的直接收入
(余地?)
•(2)乡镇企业大发展
第二产业
产业结构与升级
•(3)进城务工
第三产业
城市劳动力剩余
•(4)农产品贮加业
书山有路勤为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产业整合,结构重组
延长农业产业链;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农民的无奈
•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结 构不合理,整体效益低,农民增收 缓慢,国际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 • 农业的产业化、农产品的市场 化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是制约我 国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农产品
加工
• 瓶颈
•加工问题 •产业技术水平低 •企业创新能力弱 •转化能力与附加值低 •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关键 •农业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有效途径
•三、几点思考
•1、定位问题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现代科技发展对食品与农业产业的影响
•20年平均增 •长13.1%
• 农产品贮藏加工产业在 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 略地位!
现代农业产业链示意图
•产量、效益、可持续发展 质量保障与安全控制
•产前:
•种业、 设施等
•产中: •栽培、 饲养、肥 水管理、 病害防治 等
•产后: •商品化 处理、包 装、运输 、贮藏、 加工转化 等
•作用:
• 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严重滞后: 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0.3-0.4:1,
发达国家2.2-3.7:1

工业食品约占饮食消费25%左右,发达国家90%以

பைடு நூலகம்
深加工用粮不到总产量的8%,发达国家70%以上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瓶颈问题
•农业问题 •结构不合理 •整体效益低下 •农民增收缓慢 •国际竞争力弱
中国农产品及食品加工 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2020年4月14日星期二
•一、背景
•农民真苦 •农村真穷 •农业真危险 •---李昌平---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较
• (单位: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国农业和农民将面临的难题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战略定位
•第三个发展阶段: •跨国经营的国际化 •现代化发展阶段
•特征表现: •全面参与国际竞争。 •目前我国个别企业开始进入
•第二个发展阶段: •全面提升的集团化跨跃式发展阶段
•其特征表现: •农业企业快速发展,成为带动农业发展的主体; •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区域化、良种化 •农业生产向优势产业带集中, •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模式, •企业、金融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不断进入农业;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 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与人才 •发展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 我国农产品加工科技发展全方位 •参与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
国内外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现状
1、 国外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现状与产业发展态势
•1、土地与人口的矛盾:(人口:占世界 21%,耕地:占世界 1/7---10。)
• ----农业可持续发展和16亿人口的粮食安全性问题
•(1)耕地面积与农业资源:减少 30 万公顷/年;(2)人口增长:约1400万人/ 年。
•(3)耕地质量与生态环境:可持续、高产优质高效、食物量、食物结构与安全等 。
•产前和产后商品化处理 •贮运、保鲜和品牌发展
•食品
•麦当劳 •法式炸薯条 •40-50元/公 斤
• 增值 •30-40倍
•美国 •蛇 果
•(增值10-40倍 )
•现状: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
• 主要农产品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 粮食总产近5亿吨,肉类6000多万吨,奶类近1000
万吨,水果7000多万吨,蔬菜4.5亿多吨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产业模式的“逆向”转换
•传统的农业生产引导型
•农业生 产
•食品加 工
•市场需 求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科技需求 •的转变
•市场导向型
•农产品加工的战略地位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 连续8年居制造
•业首位
•2002年总产值 •约1.1万亿元, •占总GDP 的 •11-12%
•减损、转化 、 •增值、带动
•功能: •生产平衡器 •产品转化器 •效益放大器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减损作用
•目前产量
•粮食:50000万吨/年
•减损
•5%
•水果: 7000万吨/年
•15%
•蔬菜:40000万吨/年
•20%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相当于
•扩大耕地:2500万亩
1、绿色的“位移”:农业的“工业化”和工业的“农业化” 2、加工重点的“位移”:农业与食品工业的界线日益模
糊,加工产业向育种和原料生产的全过程倾斜。 3、农产品加工业的“分化”趋向:学科的分化与交叉;
食品工业原料占农产品比例增加。 4、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医食同源”、“功能
食品”、“生态与环境”、“有机食品”。 5、综合利用与高效转化:“生物全株利用” 6、其他:海洋农业、太空农业、细胞培养、基因食品
• 农民同时承担: • 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决策风险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二、农业产业发展态势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农业和食品产业三次产业目标的跨跃
•米袋子工程 :
•解决全民主食 •和温饱问题
•菜蓝子工程

•解决居民的副 食和营养平衡问 题
•餐桌子工程:
•解决全民健康、 •食物营养与安 •全、方便快捷的 •“厨房革命”
•增产:2500万吨
•扩大耕地:1000万亩
•增产:1050万吨
•扩大耕地:3500万亩
•增产:80000万吨
增值作用:马铃薯和蛇果效应
•原料
•马铃薯 •以1.0元/ 公斤计 • 计为1
•新红星
•苹 果
•(计为1)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半成品
•速冻薯条 •10-20元/公 斤 • 增值 •2.5-5倍
•食品工业进入产业升级和集团化快速成长时期 •企业现代化改造、规模化经营和资本化运作 •企业兼并与资源整合加剧,行业集中度提高 •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第一个发展阶段: •激活期和创业发展阶段
•其特征表现: •从小到大、自由式发展的自组织状态, •整体产业的处于激活和创业状态 •(西部地区仍基本处于这一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