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交织,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手记
心理准备,可还是被“打乱”了阵脚,手忙脚乱地见招拆招,像陀螺般不停地忙碌……三个月的时间,对我来说每一天都是在战斗。
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难踢的头三脚踢完了,我也总结出了三条经验:一年级班主任精气神要足,一年级班主任婆婆嘴要念,一年级班主任脑袋瓜要活。
一年级班主任苦过累过,只要目光长远,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一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迎来春暖“花”开。
一、一年级班主任精气神要足
一年级班主任每天都要铆足了劲,因为你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8:00一始的。
当你提前走进教室,打开门窗,用微笑着迎接每个孩子的到来,互道早安时,心情好的孩子,笑脸会更加灿烂;心情不好的孩子,即时实行心理疏导和安慰,甚至给他一个拥抱,这会给师生都带来了一天好的心情。
接下来安排小老师领着学生开始晨读,“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只有变成实实在在的与生字宝宝见面,诵读古诗文才能真正成为一种引领,一种习惯,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怎么做远比怎么说有意义。
同时,老师要重点检查暂时落后的、无人辅导的孩子头一晚的作业,争取面批面改,随时指教,以提升教学效率。
卫生情况的晨检也在你的目之所及,桌椅是否摆放整齐,地面是否洁净、讲台上的物品是否有序……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是对学生最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上课了你得精神焕发地对着这群随时可能炸锅的小不点们
鼓动说:“又是新的一天开始了,让我们一起说,嘿,嘿,我加油!”低年级成功的教学就是组织教学的成功,你得发现典型即时表扬以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你还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神暗示,点名指正,伸手“拦截”让他们把忙碌的小手停下来,把低垂的脑袋正起来,让他们那一次次的“情不自禁”,“脱口而出”少起来,坐、立、听、说、写,一样样“规矩”,是在一节节课的打磨下烙下印记的,没有打持久战的耐心、精神,就别期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下课了,学生像小鸟般飞到你身边叽叽喳喳围着你说他又会认了一个字,给你出个脑筋急转弯,说自己家里发生的事,当你移动脚步想回办公室喝口水,他们又众星捧月般跟你来到办公室,这时的你很幸福但也很无奈,你得打起精神应和他们,因为相信“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就愿意和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
放学了,留下做值日,你不能做“甩手掌柜”,亲自督战是必须的,因为这些孩子的劳动水平得靠你手把手教,实打实调教。
这样下来的一天是风风火火的,内心燃起小宇宙,不打起精神是扛不住的。
二、一年级班主任婆婆嘴要念
对于一年级班主任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工作的重点。
初入校门的小朋友,自控水平差,习惯形成的反复性强。
需要我们用智慧,用耐心,用“花苞心态”,来期待学生的进步。
所以,我从一点一滴、一物一事着手,勤跟班,细叮嘱,严要求。
无论是课堂、班会、晨会、还是放学的时间,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班纪班规,安全问题,劳动卫生,学习方法,行为习惯等,都要靠有张婆婆嘴去反复强调,旁敲侧击,警钟长鸣,让班风学风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会使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所收敛。
爱说爱动,上课注意力难以持久是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我发现用对口令组织教学,促成养成教育很是有效。
如教师说“1、2、3”,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请坐端”。
“小嘴巴,不说话”。
“小眼睛”“看黑板”等。
也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
如我结合班级实际编了几则儿歌,随时随地和学生对吟,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常说常念,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来了。
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目的就是让学生入口入心,提醒他们好儿歌请牢记,好习惯益终身!(附:一、上课歌上课铃声响,快快进教室。
摆放好书本,老师来上课。
一、二、三,我坐端;小嘴巴,不说话;认真听讲多动脑,大家夸我好学生。
二、课间歌文明休息不喊叫,上下楼梯往右靠,教室走廊不奔跑,团结友爱不打闹。
三、写字歌写作业,身坐直,头摆正,肩放平。
眼离本子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边一拳远。
努力做到三个一,书写工整又美观。
四、放学歌放学时,收书包,书本文具别漏掉。
摆正桌椅捡捡纸,室外站队快静齐,平平安安回家去。
五、升旗歌升国旗时要肃立,并拢五指敬个礼,满怀激情唱国歌,目不转睛望国旗,祖国祖国记心里。
六、爱公物歌爱公物,做榜样,课桌凳,轻轻搬,桌面墙面不乱画,
物归原处习惯好。
)
三、一年级班主任脑袋要活
一年级班主任的工作虽然烦琐,但忙要忙得明白,得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寻“救兵”,“唱大合唱”,众人拾柴才火焰高。
“大手拉小手”,手拉手班级成立了。
今年我们一年级升至三楼,麻烦事可很多。
活动没场地,因为不敢放手让他们下楼撒欢,困在楼上这帮活泼好动的孩子爬高上低,疯打追逐,让我个个课间“心惊肉跳”。
急中生智,何不向邻居六(3)班求援。
尚晓玲一声令下,六(3)班流动值日岗产生了,每天2名同学负责课间走廊看护小同学,不但如此,办板报、搬牛奶、六(3)班的“援兵”不间断支援,有了这些得力助手,如同生了三头六臂,我展开起工作就不是“孤军奋战了”。
“开好第一次家长会”-----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思想观点、言谈举止都会投射在孩子身上,与家长打交道要讲方法、讲艺术、讲感情,就会在班级教育管理上获得支持,事半功倍。
学生入校的第一次家长会,我仔细斟酌后着重跟家长谈了三个核心意思:1、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赢在起跑线上,是我们全体老师的心愿。
―――描绘共同的愿景,目的让家长放心。
2、小学阶段是学生整个求学路上的奠基工程,家长只要肯费点心抓好孩子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上路,以后家长会很轻松。
―――指点努力的重点,目的让家长配合。
3、请家长在任何情况下相
信老师,相信老师的学识经验,相信老师的师德水准,相信老师解决学生各种问题的水平。
―――建立和谐的关系,目的让家长理解老师。
一年级家长因为接送孩子的缘故与老师见面的机会较多,我会像熟人朋友一样和他们交谈两句;孩子若有什么异动,短信提示也是我和家长交流的重要方式。
学生黄腾飞生病一周没来上课,家长给我短信请假一次一次透着无奈,我回复“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放心,课以后再补,让他好好休息养病。
”家长充满感激地回复“谢谢老师关心!”
入学第一周,我印制了一(1)班学生小档案,让家长填写孩子的修改、兴趣、家长的希望,作为参考;家访时我又给每位家长有针对性地下发了“一(1)班家长辅导孩子学语文的建议”,当你认真而又负责任地关爱着每一个孩子时,家长对老师的尊敬,对老师布置每一项工作的支持就是班级良性发展的润滑剂。
回首漫长而又短暂的三个月,很苦很累,但你时时刻刻感受到充满童真的孩子们,让你的心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暖暖的。
这时你会觉得看着他们在一天天慢慢成长,慢慢懂事,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