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伏安法测二极管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二极管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二极管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一、伏安法测二极管特性
实验一、伏安法测二极管特性
实验时间:XX..
篇二:伏安法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一)数据处理
? 测小电阻
粗测:50.6Ω
测量小电阻数据表
U/V I/mA
0.1 2.2
0.3 6.4
0.5 10.6
0.7 14.6
0.9 18.8
1.1 23.0
1.3 27.2
电压表:量程1.5V分度值0.02V 内阻1kΩ/V 电流表:量程30mA 分度值0.4mA内阻4.8Ω
取图中点(0.7,14.6)计算,得
R=U/I=0.7/(14.6*10-3)=47.9Ω
考虑电压表内阻
Rv=1.5V*1kΩ/V=1500Ω
根据公式
1/Rx=I/U-1/Rv
解得
RX=49.5Ω
可见修正系统误差后,RX的阻值更接近粗测值。

? 测大电阻
粗测:0.981 kΩ
U/V 0.10 0.30 0.50 0.70 0.90 1.10 1.30
I/mA 0.10 0.31 0.50 0.71 0.91 1.11 1.31
电压表:量程1.5V分度值0.02V 内阻1kΩ/V 电流表:量程1.5mA 分度值0.02mA内阻21.4Ω
取图中点(0.7,0.71)计算,得
R=U/I=0.7/(0.71*10-3)=985.9Ω
考虑电流表内阻
RA=21.4Ω
根据公式
Rx=U/I-RA=964.5Ω
此时出现修正误差后的阻值比测量值的误差还要大的情况,考虑可能是选择的电流表的量程不恰当。

为了使电流表的指针能够偏转至量程的2/3处,选择的量程过小,导致
电流表的内阻过大,增大误差。

? 测量稳压二极管
U/V I/mA U/V I/mA U/V I/mA
稳压二极管正向导电数据表
0.1907 0.3163 0.4978 0.5202 0.5553 0.5706 0.5944 0.000 0.000 0.000 0.001 0.003 0.004 0.007 0.6007 0.6201 0.6574 0.6661 0.6888 0.7085 0.7289 0.008 0.013 0.032 0.040 0.072 0.124 0.222 0.7417 0.7617 0.7811 0.8000 0.828 0.848 0.868 0.322 0.583 1.040 1.807 4.661 6.985 9.920
U=0.8V时,RD=0.8/(1.807*10-3)=442.7Ω
稳压二极管反向导电数据表
U/V I/mA U/V I/mA U/V I/mA 1.229 0.000 4.683 0.005 5.387 0.428 2.312 0.000 4.806 0.007 5.465 9.800 3.319
4.001 4.288 4.516 0.000 0.001 0.002 0.003 4.947
5.103
5.208 5.327 0.011 0.019 0.031 0.076 5.468 5.494 5.509 5.523 10.113 15.620 17.596 19.775
U=4.0V时,RD=4.001/(0.001*10-3)=400 kΩ
I=-10mA时,RD′=(5.468-5.465)/(10.113-9.800)*10-3=9.6Ω
(二)思考题
(2)测量正向伏安曲线时你采用了哪种电表接法,为
什么?
采用外接法。

因为稳压二极管的正向电阻阻值在102数量级,而VC9806+型数字多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所有量程的输入阻抗均为10MΩ,其电流量程各档的内阻也并非很小,因此RARV>RX2,因此可将稳压二极管视为小电阻,采用外接法。

(三)分析与讨论
1.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修正电表内阻引入的系统误差后测量结果是否有改善?
对于小电阻RX1,实验时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

由于电压表分流,导致所测量的电流大于电阻两端实际的电流,此时误差来源是电压表的内阻。

修正误差前,由实验数据计算出来的结果是47.9Ω,相对误差为5.3%,修正电压表内阻带来的误差后,电阻阻值为4.5Ω,相对误差为2.2%。

对于大电阻RX2,实验时采用的是电流表内接法。

由于电流表分压,导致所测量的电压大于电阻两端实际的电压,此时误差来源是电流表的内阻。

修正误差前,有实验数据计算出来的结果是985.9Ω,相对误差为-0.50%、修正系统误差后,计算结果为964.5Ω,相对误差为1.7%。

此时考虑由于电流表选择的量程的过小,电流表内阻过大,导致误差较大。

综上,修正系统误差后测量结果有所改善,但要获得更加精确的实验结果,不仅要修正系统误差,还要在实验过程
中选择合适的量程,尽量减小其他实验条件带来的误差。

2.实验测得的稳压二极管的静态、动态电阻值反映了二极管的什么特性?静态电阻反映了稳压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动态电阻反映了其稳压特性。

篇三:电路实验报告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
实验报告
实验摘要
1. 实验内容简介
1搭接一个含电位器的调压电路,实现电压1-5V连续可调;○
2在面包板上搭接一个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
3连接直流电压源,测量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记录数据并作○
出图形;
4给二极管测试电路的输入端加Vp-p=3V、f=100Hz的正弦波,○
用示波器观察该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未做)。

2. 名词解释电位器
电位器是具有三个引出端、阻值可按某种变化规律调节的电阻元件。

电位器通常由电阻体和可移动的电刷组成。


电刷沿电阻体移动时,在输出端即获得与位移量成一定关系的电阻值或电压。

电位器既可作三端元件使用也可作二端元件使用。

后者可视作一可变电阻器。

二极管
二极管又称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diode),另外,还有早期的真空电子二极管;它是一种能够单向传导电流的电子器件。


半导体二极管内部有一个PN结两个引线端子,这种电子器件按照外加电压的方向,具备单向电流的传导性。

面包板
面包板是专为电子电路的无焊接实验设计制造的。

由于各种电子元器件可根据需要随意插入或拔出,免去了焊接,节省了电路的组装时间,而且元件可以重复使用,所以非常适合电子电路的组装、调试和训练。

实验目的
1. 通过对二极管正向电流电压的测量,更直观的感受二极管的正向导电性;
2. 熟悉对电位器的使用,方便之后的实验教学与安排;
3. 使用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复习之前的操作。

实验环境(仪器用品等)
实验地点:实验时间:
实验仪器与元器件:二极管、镊子、数字万用表、面包板、电阻、导线若干、实验箱、电位器、函数信号发生器、
示波器等
本次实验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来自Multisim 12)
实验原理
测量原理:在实验箱所给的稳恒电压下,运用数字万用表可以方便地测得流过二极管的电流值和两端的电压值,由此便可方便地记录数据,以及制图。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检查万用表是否显示正常;选取合适电阻;调节实验箱
1检查万用表的使用状况,确定万用表的读数无误,量程正确;○
2根据色标法读出电阻的阻值,大约为100Ω;○
3打开实验箱,选择直流电压档,调节旋钮,使输出端输出5V电○
压,并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是否准确。

2. 按照电路图在面包板上连接电路
1根据面包板竖向孔导通的特性,设计串并联电路;

(原文来自:小草范文网:伏安法测二极管实验报告)2用镊子把所需的元器件插在面包板上,连接好之后,先不用连上○
两个输出端,而应仔细检查之后方可接通。

3. 测量电压值/电流值
1电路准确无误,○接上电源之后,可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值和电流值; 2测量之前应该把电位器调至电阻最大档位,○以免加上电压之后导
致二极管或电位器烧毁,在电流表接入电路之后慢慢调节阻值,使最大电流不超过10mA,继而开始测量;
3测量电流时两表笔应该接入二极管支路且注意正负极方向,○从而
获得准确的电流值;
4测量电压时两表笔应该放在二极管两端且注意正负极方向,○选择
合适档位,获得准确的电压值;
5测量电压、电流应交替进行,每次旋动电位器时要小心、缓动,○
同时密切观察万用表的读数;
6记录数据,并举行预处理○
4. 绘制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
1测量结束之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用相关软件拟合出曲线;○
2结合曲线分析相关原理。


5. 输入正弦波,观察输出波形(未做)
※数据记录与实验结果分析※
二极管正向电压、电流值表格:
图画:
结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符合猜想,这次实验成功。

实验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