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信息化教学设计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概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二节,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
国际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和我国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迫切需要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每个人从小开始直到离开人世以前一直要接受环境教育。
本节内容包括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大,生物圈中种群的数量非常之多,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生命现象表现丰富多彩,其使用价值也就更加多样化了,学习这节课学生不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能力,而且更需要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
以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课堂上无法呈现丰富资料、无法创设交互情境、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利用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等优点,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发展水平,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实现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 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活动,使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进一步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付诸于行动上。
(2)健全法制观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全球合作,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
(3)形成保护环境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人是生物圈的一员等知识,分析过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在本模块中也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也接触了生物多样性在减少,需要树立可持续性观点等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尽量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注生态伦理的道德问题,形成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策略与设计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本节教学应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结构化,强调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匹配,使其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达到同化和顺应,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使cai更注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掌握和提供更多的个别化教学选择,强调教学的主体性,强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本课可采用的最好学习方法便是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建立在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创造教育基础之上的。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与目的。
与传统教学相比,师生关系发生了互位变化,同时教材变成了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多媒体则成了学生认知的工具。
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多元化的软、硬件学习环境,使学生方便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过人机交互作用去主动地发现、探索、思考,从而使学生高质高效地获取知识,培养创造能力。
五、教具准备1、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
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网页式课件。
六、教学及课件设计思路依据本节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采取以下的教学流程:问题导入→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归纳小结→练习反馈。
通过讲授和学生操作计算机,以讨论、谈话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让学生自己通过网页浏览,自主、主动地参与探究,可以懂得知识是怎样从对资料的解释中产生的,可以把学生引向一个涉及到方法论且充满了探究精神的研究过程,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七、教学过程篇二: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方案教案模板篇三: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主题一、教材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初中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中学生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
学习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许多濒危动植物的生存现状,促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并且知道如何采取措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为此,上课前一天我首先布置各小组学习任务:收集珍稀动植物的照片及相关网络资料、收集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文字图片资料、收集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法规、调查当地重要的生物资源并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等等。
本节课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大,学习这节课学生不仅需要对知识的分析综合能力,而且更需要学生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以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课堂上无法呈现丰富资料、无法创设交互情境、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利用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等优点,学生很容易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途径获得资料,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发展水平,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实现因材施教,通过学生取得的这些资料去实现本节教学目标。
二、学生分析每一位中学生都是生物圈的一员,在本节课中,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也接触了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威胁,需要树立可持续性观点等知识。
关注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网络知识情景导入1、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访问“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站点。
2、提出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的生存与地球休戚相关,保护地球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但是在自然面前人类该保护什么?怎样保护呢?1、浏览“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站点。
2、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情境创设情境来引入新课,设下诱发学生,以便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思维,然后在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兴奋时,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
1、加强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充分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网络引导自主探究1、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①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了哪些内容?②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的具体表现。
③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④我国生物多样性存在哪些特点?⑤哪些事实可以说明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⑥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哪些?1、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超级链接转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学习。
2、积极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3、浏览教师所提供的网站内容,并进一步深入思考问题。
网络交流合作探究1、谈谈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继续浏览教施及必要性师所提供的网2、在你居住的地方哪些方面站内容,小组合的问题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作探究。
胁?谈谈你的保护或预防措施。
3、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提供适当帮助和指导,对学生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作个别辅导。
3、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努力营造一个充满自由、活泼、兴奋、关怀和支持的课堂情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是完全独立的,是学习活动的发起者和行动者。
教师帮助学生明白自己想要学的东西,帮助学生安排合适的学习活动与材料。
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尽可能地产生问题,学会思考,并能主动成为问题的解决者。
同时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协作。
网络协作归纳总结1、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作点评、导拨,以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将有代表性的学生学习结果转换到大屏幕上供全体学生交流。
将各自学习的结果,进入网络进行交流。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对不同问题展开讨论。
并采用语音等形式辅助网上交流。
网络习题练习反馈根据计算机反馈的在线练习完完成在线练习,对课堂教学进行成情况,对其中有共性的问题,巩固所学的知评价作适当的评讲。
识。
要求学生应用这节课的知识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如何保护大熊猫的保护方案。
课下设计方案,小组成员及小组间进一步交流,将知识运用于实践。
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网络质疑拓展延伸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本节内容与社会实践联系很多,要想上好这一节课首先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细心准备,认真选择教学模式,准备好所需要的图片、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等。
其次,要上好这一节课还要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来,使之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产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使命感。
其实学生本来很有热情,关键是怎样去调动。
在课的开始,我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对比让他们了解美丽的自然界以及被破坏的美丽,再通过小组展示让他们认识到濒危动物的现状,激发学生从内心产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使命感,再进一步知道如何采取保护措施,则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尽管学生目前并不能完全付诸行动,但需要从现在开始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当他们走向社会后,就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作出贡献。
最后,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提前布置学生分组收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资料,布置有关角色扮演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