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建施工技术交底

临建施工技术交底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格拉 3 标指挥部技术交底施工单位:中铁十二局格拉指挥部编号:工程名称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日期2016 年 4工程交底内容临建施工编制依据施工图及相关技术规范及标准交底内容:一、总体规划1.1 总体布局⑴ 临时设施本着“优先考虑永临结合、综合利用、减少用地数量、便于管理、注重环保、服务施工”的原则进行布置。

⑵ 施工现场的道路保证畅通,并与现场的存放场、仓库、施工设备等位置相协调,符合现行铁路大型临时工程设计有关标准的规定,满足施工车辆的行车速度、密度、载重量等要求。

充分利用既有道路,便道宽度按设计要求控制,便道设计考虑综合利用,修筑至站场、桥涵、混凝土拌和站等工点,施工便道满足重型车辆与工程机械通行要求,晴雨畅通。

⑶ 生产和生活设施、电力、通信、供水、便道要按标准化执行,严禁随意设置并满足施工高峰期需求,一次建设成型,符合环保要求,适合当地气候条件。

⑷ 精心做好取弃土调配设计工作,尽量减少弃土场面积,严格按照土石方调配方案做好挖方与填方,弃砟场设在设计指定位置,按环保要求高标准做好相应防护。

⑸ 场地使用期要精心规划,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确定经济合理的使用面积和使用期限,使用后及时做好恢复和复垦。

⑹ 网络系统要体现高科技的优势,完全满足内外信息沟通传输和工程施工监控管理的需要。

⑺ 临时用地结束后,按标准及时复垦。

1.2 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1.2.1临时用地计划根据标段施工需要,现场规划大中型临时设施,主要包括临时施工便道、材料场 ( 钢筋及钢构件加工场、机械设备修理及存放场、混凝土集中拌和站等)、变电站、生活及办公区等。

本着节约用地、少占或不占农田、保护环境的原则。

临时占地内,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施工现场采取硬化、排水、环境绿化相关措施。

对混凝土生产场、材料存放场采取降尘、防尘措施,建立生产、生活垃圾集中堆放池、沉淀池。

设立专职环保工程师,采取专人管理,专用车辆输送。

废水经沉淀达标排放,废物排入指定允许地点。

临时用地区域内,设置围墙并进行标识。

临时用地结束后,妥善存放和处置设备和剩余材料,进行场内临时设施的清理,并运走所有设备、材料、残物、垃圾等,恢复原状;对临时工程中的地面嵌入物采取挖移处理工作,满足复耕要求后,向当地有关部门进行移交。

1.2.2外部电力需求计划本段途经线路地方电源较为匮乏,本项目扩能改造无隧道及特大桥,用电分散,故本线施工用电按自发电考虑。

二、大临设施布局⑴ 施工便道施工便道:进场后需整修便道8km。

便道进场后加强维护,保证晴雨畅通。

⑵ 施工、生活用水本工程线路多与河流并行,大部分水质较好,符合工程用水的标准。

施工可就近取水。

拟在 1#、2#混凝土拌和站设置 150m3的蓄水池, 3#拌合站钻井一孔,满足施工需要。

⑶ 施工、生活用电施工、生活用电:本段途经线路地方电源较为匮乏,本项目扩能改造无隧道及特大桥,用电分散,故本线施工用电按自发电考虑。

每个工点配备 2 台 250KW 发电机进行自发电。

⑷ 混凝土拌和站为确保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的混凝土供应,满足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计划安排,保证本工程的生产秩序及减小环境污染,实现文明施工,拟沿线配 3 处混凝土集中拌和设置在安多南站、桑列站、羊八井。

按标准化要求做好粗细骨料防雨仓库以及场地硬化、排水等,混凝土拌和站建设采用标准化结构。

混凝土拌和站具体设置见表 2. 1 。

表 2.1砼拌和站设置一览表序数设置位面积拌和站名称型号供应范围号量置(㎡)1#混凝土集JS100安多南负责安多南站及附近结构物的混128000中拌和站0站凝土拌和及运输。

2#混凝土集HZS90 1负责桑列站及附近结构物的混凝2桑列站8000中拌和站土拌和及运输。

3#混凝土集HZS12羊八井负责羊八井站及附近结构物的混318000中拌和站0站凝土拌和及运输。

⑸取土场设置本次扩能工程取土场设置贯彻“适当远离线路,分段集中取土”原则,取土前进行表土剥离、集中堆放,并采用临时防护措施,取土结束后,进行场地整平,回覆表土,撒播草籽等恢复措施。

取取土场设置见表 2.2 。

表 2.2 取、弃土场设置表序名称位置取、弃方占地( hm2)号(万 m3)1雪查玛车站取土场K1464+560~9.5 2.47 K1465+260左 0.5km2安多南车站取土场K1523+800右 0.5km8.5 2.13 3联通河车站取土场K1559+300左 0.5km 2.20.73 4嘎恰车站取土场K1601+600左 1.5km7.5 1.20 5罗玛车站取土场K1657+500左 1.5km12.5 3.13 6桑列车站取土场K1769+850左 0.6km8.5 2.13 7龙仁车站取土场K1774+000左侧 1.4km 6.8 1.738宁中车站取土场K1810+600左侧 4.5km 6.5 1.679羊八井车站取土场K1865+000左侧 4.5km13917.33⑹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为了方便项目管理和指挥,指挥部设于拉萨市金珠西路189 号,经济开发区金采大厦 5 层,下设 4 个分部,其中一分部位于安多县城三江源宾馆,二分部位于那曲县龙腾宾馆,三分部位于当雄县川人宾馆,四分部位于羊八井镇甲玛宾馆,施工队伍根据工程分布情况就近驻扎,生活及生产用房采用新建房屋,统一规划为移动集装箱房屋。

施工队伍生活区统一规划、集中布置,营区周围设围护,围护采用铁栅栏,涂以明显色彩。

生活区垃圾集中堆放,定期用垃圾车运往指定处理点处理;生活污水排入污水收集容器处理并拉到指定地点排放。

⑺ 钢筋加工场本标段设 3 处钢筋、钢构件加工场,与混凝土搅拌站相邻设置,主要用于对线内桥涵、房屋建筑等工程钢筋、钢构件的集中加工生产、运输。

占地面积均为5000 ㎡。

⑻污水处理设施本标段施工产生的固体废料由汽车运至指定地点处理。

在各生活区设废水处理池,在集中拌和站设污水处理池,工程施工产生的废水、污水及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严禁将含有污染物质或可见悬浮物质的水随意排放。

⑼消防设施根据消防要求,在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库、机械场及其他各主要作业区域按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桶、手持灭火器、防火砂等消防器材。

表 2.3主要临时工程数量表序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序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号号1新建便道km85生活办公房屋28000 m2混凝土集中拌和224000/36生产用房25000站m/ 座m3钢筋加工厂28000/47蓄水池座2 m/ 座4弃土场、取土场处9三、施工顺序1、场地清理1.1拌合站场地平整碾压前必须将地表植被及腐殖土清除干净,后平地机找平、压路机碾压成型。

1.2 所有场地需按要求使用15cm厚砂砾石垫层,10cm厚的 C15砼作为面层。

场内车行道区采用15cm厚砂砾石垫层, 15cm厚 C20混凝土硬化处理。

1.3 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为 1.5%, 场地四周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地面采用 M7.5 砂浆进行抹面,做到雨天场地不积水、不泥泞,晴天不扬尘。

1.4 在场地外侧设置污水过滤池,严禁将站内生产废水直接排放。

1.5 拌和站采用封闭式管理,四周设置围墙,进出场设置大门,并悬挂安全、生产标语。

2、基础施工基础开挖应严格按照图纸尺寸开挖,需在场地平整碾压后进行施工,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开挖至基础底部 20cm时采用人工开挖,尽量避免超挖,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模板施工。

模板采用竹胶板,方木作为背肋,钢管扣件支撑。

预埋钢板要求安装位置准确,加固牢靠,避免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发生移位。

混凝土采用 C30混凝土,强制搅拌机搅拌,架设溜槽,直接倾倒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表面抹压平整,需二次浇筑的部位进行拉毛处理,浇筑 12 小时后洒水养护,养护不少于 7 天。

3、料仓施工本拌合站设置 90m× 20m×2.5m 的砂、石料仓,沿料仓围墙每 5m设置一个50cm×50cm×80cm料仓仓棚立柱混凝土基础,预埋 40cm×40cm×2cm钢板作为连接件,料仓内路面硬化厚度 20cm,向外设置 4%的坡度,避免仓内积水。

料仓外墙和隔墙采用标准红砖砌 37 墙, 高度 2.5m,M7.5 号砂浆抹面。

4、骨料供给系统施工骨料供给系统基础采用地面采用C35混凝土,厚度 35cm,四周围墙采用标准红砖砌筑,靠近料仓一侧因装载机经常行走碾压,需砌成 50 墙,其余部位均砌成 37 墙。

5、蓄水池施工拌合站所在位置取地下水较困难,且成本较高,故各站需拟建一个蓄水方量360m 的蓄水池。

蓄水池尺寸为5m×6m×2m,基础开挖深度1.5m,顶部高出地面线0.5m。

蓄水池底面硬化采用 C20混凝土硬化 20cm,四周预埋连接筋,与四周红砖砌筑 37 墙相连接,砖墙采用 M10砂浆抹面,次数不得少于 3cm,抹面厚度不得小于 1cm,避免蓄水池漏水。

6、三级沉淀池施工拌合站设置一个三级沉淀池,位置详见《拌合站平面布置图》,用于沉淀搅拌机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冲洗用水,单个沉淀池尺寸为3.5m×3m×2m,一二级沉淀池预留坡度为 0.5 的坡道,以便装载机进入进行沉浆清理。

沉淀池底部采用 C20 混凝土硬化10cm,围墙采用标准红砖砌筑37 墙,M10砂浆抹面。

沉淀池流水口高差为 10cm。

7、其他临时设施(1)、工作人员驻地设置宿舍 10 间,厨房 1 间,食堂 1 间,男厕和男浴室各1 间,女厕及女浴室共 1 间,均为标准活动板房,其中卫生间及浴室采用彩钢瓦吊顶,共计 29 间。

(3)、拌合站设置消防池一个,尺寸为 3m×3m×1m,采用标准红砖砌 24 墙。

消防池内部设置消防桶 5 个,消费锹 5 把,灭火器 5 个。

四、质量保证措施1、拌合站按 ISO9002 标准及我公司质量体系要求建立建全拌合站的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

并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2、砼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砼的原材料质量控制是保证砼质量的关键,砼原材必须由材料, 试验专管人员及站长多重把关 , 不合格的材料必须退场。

3、砼的生产过程及成品的质量控制拌合站对砼的砂、石、水泥、粉煤灰、水、添加剂均进行电子自动计量及配料,误差在国家标准以内。

4、拌合站的各工种均持证上岗。

5、砼拌合站电子配料秤精度的控制砼拌合站安装后,配料秤的精度进行检验及标识。

骨料电子配料秤精度≦±2%。

五、安全、文明及环保施工5.1安全生产保证措施⑴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遵守公司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

⑵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