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论试卷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论试卷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论试卷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论试卷
一、单项选择。

20分
1 、庄子的哲学中能够看成是一种审美态度的是()
A 、自然朴素B、得意忘言C、心斋、坐忘D、观生、观民
2 、“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是()关于辞赋的观点。

A 、司马迁B、杨雄C、班固D、刘安
3 、王充关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观点是()
A 、疾虚妄B、内外表里,自相副称
C 、文有真伪,无有故新D、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
4 、继承孔子的文学思想,提出“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是()
A 、《文赋》B、《文心雕龙》C、《毛诗序》D、《诗品序》
5 、完全能够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媲美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A 诗品B文心雕龙C原诗D文赋
6 、首创诗歌声律说,把四声应用到诗歌创作的是()
A 王充B陆机C沈约D刘勰
7 、刘勰《文心雕龙- 知音》中说:“观文者披文以人情”论述的是()
A 、文学创作过程B、文学鉴赏过程
C 、文学活动的全过程D、观察事物的过程
8 、最早明确提出“意境”概念的是()
A 、传为王昌龄的《诗格》B、皎然《诗式》
C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D、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9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一句”出自司空图的()
A 、《与李生论诗书》B、《与王驾评诗书》
C 、《二十四诗品》D、《与极甫书》
10、朱熹文学思想的核心是()
A 、文与道俱B、文道合一C、文以贯道D、文以明道
11、“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论,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是()对“诗贵传神”的一种表述。

A 、欧阳修B、苏轼C、韩愈D、严羽
12、金代元好问的诗歌理论观点集中在()
A 、《答谢民师书》B、《论诗绝句三十首》C、《与李生论诗书》D、《四溟诗话》
13、明代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是()
A 、前后七子B、公安派C、唐宋派D、竟陵派
14、提出诗品出于人品这种人格与创作关系观点的是()
A 、陆游
B 、袁宏道
C 、梁启超
D 、刘熙载
15、小说与史传的实质区别是()与实录的矛盾对立。

A 、真实
B 、叙事性
C 、口语化
D 、虚构
16、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是明代的()
A 、李贽
B 、王世贞
C 、袁宏道
D 、谢榛
17、中国的小说评点是由()开创先河的。

A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
B 、刘辰翁评点《世说新语》
C 、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
D 、张竹坡评点《金瓶梅》
18、浙西派词论的主要倾向是()
A 、推尊词体,强调比兴寄托B、推尊词体,崇尚醇雅
C 、以冲淡清远为宗D、重视词的体制,强调意境清空
19、金圣叹小说理论最有创见的精华部分是()
A 、动心说B、技巧论C、性格论D、因缘生法
20、在王世稹的神韵说之后,沈德潜提出了()
A 、肌理说B、格调说C、性灵说D、理事情说
二、多项选择题,选出三个或以上的答案。

12 分
21、下列文艺观点出自孔子《论语》的有()
A 、思无邪B、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C 、心斋、坐忘D、辞、达而已矣E、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F、知人论事
22、道家的哲学思想在()等方面影响后世的文学思想。

A 、自然朴素B、审美态度C、政治教化D、得意忘言E、文质相称F、以理节情
23、〈毛诗序〉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家的诗论观点,提出了()
A 、兴观群怨说B、情志结合说C、六义说D、得意忘言说
E 、“美刺”教化说F、发愤著书说
24、《文心雕龙- 风骨》中的“风”指“情”,而“骨”则指()结合而成的一种有力的气势
和逻辑的力量。

A 、事义充实B、条理连贯、瘠义肥辞、丰藻克瞻、文辞精炼、肥义繁采
25、中国文论在儒道互补中发展,一般来说,儒家文论较多讨论()问题。

A 、文学的社会作用B、自然平淡的风格C、艺术思维的规律
D 、文与质的关系E、作家的道德修养F、作家的精神自由
26、苏轼在文学理论上有许多精辟的看法,她主张()
A 、言必中当世之过B、观察事物应了然于心,也了然于口和手
C 、诗有别材,诗有别趣D、诗贵乎枯淡,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E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F、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27、欧阳修提出的诗文理论观点有()
A 、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B、感激发愤C、诗穷而后工
D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E、诗品出于人品F、文从道中流出
28、江西诗派的主要人物有()
A 、黄庭坚B、苏轼C、陈师道D、严羽E、吕本中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