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中日韩自贸区的SWOT分析

青岛中日韩自贸区的SWOT分析

青岛中日韩自贸区的SWOT分析
【摘要】近期,自由贸易区成为我国推进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突破口。

随着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青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简单介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利用SWOT模型对青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应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SWOT分析;青岛;建议
一、中日韩自贸区的构想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是在2002年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

设想中,自由贸易区内关税等贸易壁垒将逐步消除,以促进自由贸易,加强经济交流,提高中日韩三国的整体经济福利。

二、青岛中日韩自贸区的SWOT分析
(一)SWOT模型简介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是针对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4个方面的分析。

SWOT分析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深入了解进而分析其内部优劣势和外部面临的机会威胁,从而针对不同的内外部要素的组合,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二)对青岛中日韩自贸区发展前景的SWOT分析
青岛是我国第二大外贸港口,在区位、环境、资源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

因此,青岛是中日韩自贸区的最有竞争力的城市。

在此,对青岛中日韩自贸区的发展前景进行SWOT分析。

1.优势
(1)经济实力雄厚。

青岛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龙头,经济实力雄厚,2013年,青岛市进出口总额达779.12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达55.2亿美元。

(2)青岛中日韩自贸区与日韩产业互补。

日本与日本的优势产业是机械制造、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对弱势的是农业、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而是青岛的优势产业主要为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等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弱势的产业为通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就与日韩形成了良好的产业互补。

(3)文化优势。

历史上,青岛与日韩都受到东方儒家文化影响。

青岛已同多个日韩城市结成友好城市关系,这就为青岛提供了文化软实力。

同时,青岛是我国与日韩开展经贸交流最早的城市,积累了大量对外贸易的经验,是我国与日韩交流的窗口。

(4)地理环境优势。

青岛中日韩自贸区最大的优势在于毗邻日韩,是非常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国际航空城市,地理优势很明显。

另外,青岛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环境优美,风景怡人,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城市之一,具有天然的环境优势。

2.劣势
(1)创新能力差。

青岛的经济大部分依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处于微笑曲线的低附加值部分,创新能力欠缺。

(2)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青岛成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软肋。

金融制度缺乏创新、反应迟滞,法律制度不够完善、适用对象和范围模糊,行政管理制度程序复杂、效率低下,这些制度上的缺陷都成为青岛中日韩自贸区的劣势所在。

3.机会
(1)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为自贸区的发展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比如外汇人民币自由兑换、入区货物免税免证,出口货物退税速度快等,为自贸区提供了发展的活力。

(2)自由贸易带来的良机。

自贸区建立后,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会逐渐取消,减少三方之间的贸易摩擦,增加三方贸易额;还会降低自贸区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帮助其扩大市场;同时消费者也可以买到更物美价廉的商品,三方的福利都将增加。

(3)学习先进技术。

青岛经济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青岛中日韩自贸区建立后,我们能够从日韩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以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4.威胁
(1)金融风险。

自贸区在金融开发会导致热钱流入、投机套利、资本转移等现象。

金融管制的放松加上金融制度的不完善,将诱使投机者套利而造成金融市场的混乱。

(2)对青岛的弱势产业产生冲击。

青岛的服务业等弱势产业竞争力差,主动开放市场会给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冲击。

(3)竞争压力。

青岛中日韩自贸区建成后,不但面临国内的上海自贸区以及香港带来的竞争压力,更是面临国际上众多贸易合作组织的竞争。

三、青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战略
通过对青岛中日韩自贸区的SWOT分析,深入了解了青岛中日韩自贸区内部的优劣势以及外部的环境和条件,针对其未来的发展,在此提出以下发展战略。

(一)SO战略(增长型战略)。

青岛中日韩自贸区要利用好自身在经济、区位、环境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并不断加强产业创新,积极发展自由贸易。

(二)ST战略(多元化战略)。

对于青岛自贸区,首先要完善金融制度以规避金融风险;其次服务业等弱势产业要逐步放开以避免巨大的冲击;另外,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文化优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宣扬和渗透中华文化。

(三)WO战略(扭转型战略)。

一方面,要抓住国家政策,加速自由贸易区取消关税的进程,扩大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力发展青岛的服务业等弱势产业,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WT战略(防御型战略)。

首先,要以制度的不断完善作为保障,尽量规避制度不完善带来消极影响;其次,可以采取试行等方式对弱势产业逐步放开;同时,要紧盯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金融风险对经济的打击,提高自身竞争实力。

四、结束语
目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已经开展到第四轮谈判,我们应该以更加积极、务实的态度来推动谈判进程,争取早日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实现我国经济新的腾飞。

参考文献:
[1]
龚晓莺,安洪斌.再探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模式[D].贵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
[2]申彧.SWOT分析法的应用进展及展望[J].知识经济,2009
[3]乐美龙,高金敏.基于SWOT分析的上海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14
[4]郑燕,张吉国,王同敏.山东省构建中日韩自贸区先导区研究[J].对外经贸,2014
[5]薛力源.青岛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中的机遇和对策[J].20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