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SWOT分析的菏泽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菏泽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基于SWOT分析的菏泽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学号2006164143 姓名冯世英专业经济学班级经济06级1班指导教师程广斌职称副教授中国·新疆·石河子二○一○年五月目录1 SWOT分析方法简介 (1)2 菏泽市经济发展概况 (2)2.1 菏泽市简介 (2)2.2 菏泽市经济发展现状 (2)3 菏泽市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4)3.1 优势 (4)3.2 劣势 (5)3.3 机遇 (7)3.4 威胁 (8)3.5 基于SWOT分析的菏泽市经济发展TOWS矩阵模式 (9)4 基于SWOT分析的菏泽市经济发展战略构思 (10)4.1 依托资源优势,迎接激烈的区域竞争 (10)4.2 优化产业结构,培植产业发展和竞争优势 (11)4.3 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和扩大与沿海地区的合作关系 (11)4.4 营造非公有制经济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11)4.5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全新的发展环境 (12)参考文献 (13)基于SWOT分析的菏泽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摘要:本文首先对菏泽市概况和经济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其次通过SWOT分析方法分析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因素,并根据SWOT分析结论提出菏泽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思,以期促进菏泽市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菏泽市;经济发展战略;SWOT分析方法Abstract:This article first Heze City Profil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to set, and then through SWOT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region's economic developme nt advantage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tors and, based on SWOT analysis concluded propose to Heze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conceived in order to promot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eze City.Key words: Heze City;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SWOT Analysis任何一个追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国家和地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总会遇到区域发展水平差距问题。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区域之间发展水平差异的问题尤为突出。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省为沿海的经济大省,也存在着严重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的西部,其人口与面积约占山东省的十分之一,在山东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菏泽经济和社会发展较慢,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与全省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面对山东省东中西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及菏泽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山东省利用政府调控,制定了一系列的倾斜政策,来支持菏泽市经济快速发展。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菏泽市,如何利用机遇,加快发展步伐,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山东省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大问题,对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 SWOT分析方法简介SWOT分析方法是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史提勒(Steiner)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战略分析框架,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步骤。

所谓SWOT 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劣势因素(Weakness)、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y)和威胁因素(Threat),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排列起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2 菏泽市经济发展概况2.1 菏泽市简介菏泽市地处鲁西南平原,古称曹州。

辖牡丹区、定陶、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一区八县,253个乡镇,总面积12239平方公里。

与苏、豫、皖三省接壤,东与济宁市相邻,南北最长距离157公里,东西最宽距离145公里。

总人口925.69万,其中农村人口745.38万人,城镇人口180.31万人。

2.2 菏泽市经济发展现状2.2.1 经济总量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21.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51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415.15亿元,增长20.0%;第三产业增加值211.13亿元,增长20.3%。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8:50.5:25.7,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7年提高2.7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但与全省和发达地区相比,菏泽市经济总量相对较弱,实力仍然不强。

从下表2-1可以看出,菏泽市2008年的GDP只占全省的2.6%,人均GDP只是全省的1/3。

表2-1 2008年菏泽市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及其在全省的比重县市数(个)人(万人)土地(km2)GDP(亿元)人均GDP(元)财政收入(万)工业增加值(亿元)农业增加值(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菏泽市9 925.69 12239 821.8 10046 504847 355.54 138.26 297.5 全省140 9392.71 156700 31072 33083 19570541 16718.8 1697.3 10381.2 比重(%)6.3 9.97.8 2.6 30 2.5 2.18.1 2.8资料来源:2008年山东省统计公报 2008年菏泽市统计局山东省统计局表2-2为2008年全省市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比表。

从全省范围来看,菏泽市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明显低于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等较发达城市,而且差距还比较大。

表2-2 2008年全省部分市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全省31072.1 33083济南市3017.4 45724青岛市4436.2 58217烟台市3434.2 49012菏泽市821.8 10046资料来源:山东省统计局2.2.2 产业结构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菏泽市的产业结构出现逐步升级的趋势,社会经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经济结构向现代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随着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根据菏泽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菏泽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由2006年的30.9%:45.9%:23.2%调整为2008年的23.8%:50.5%:25.7%,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特别是第二产业的比重发展较快,产业结构由“一、二、三”调整到“二、三、一”(见表2-3)。

但菏泽市作为山东地区的欠发达地区,农业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大,而工业和服务业与发达城市相比发展缓慢,与全国全省相比,发展差距明显。

2008年,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5个百分点和7.7个百分点(见表2-4)。

表2-3 2005-2008年菏泽市产业结构变化单位:%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5 34.3 43.0 22.72006 30.9 45.9 23.22007 26.5 48.4 25.12008 23.8 50.5 25.7资料来源:山东省统计年鉴 2006~2009表2-4 2008年菏泽市产业结构与全国全省相比较单位:%一产比重二产比重三产比重全国11.3 48.6 40.1山东省9.6 57 33.4菏泽市23.8 50.5 25.7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山东省统计年鉴20092.2.3 城市化水平菏泽所属各县都是人口大县,曹县、单县、郓城等人口都在百万以上 ,曹县更是达到142万。

在菏泽的人口构成中,农业人口占80.5%以上,城镇人口占19.5% ,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全市 158个乡镇中,建制镇107个,但大多数镇都还是农业镇,不少城镇居民从事的还是农业或是涉农的简单加工业和流通业。

2.2.4 人力资本状况2008菏泽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275处,在校生177.5万人,教职工28.8万人。

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每年参加普通高考,录取新生本科上线人数,在全省17个市中保持领先地位,录取分数线高出全省其他市区20-40分,与其他省市相比更是高出150-200分。

菏泽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优良。

全市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万多人,其中高、中级职称4.5万人。

市内现有高校4所,各类专业技术学校66所;普通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分别达到1.3万人和1.5万人。

3 菏泽市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3.1 优势3.1.1 区位交通方便菏泽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东接沿海港口,西连中原腹地,地处四省交界和济南、徐州、郑州等大中城市的中心位置,是我国承东启西,南联北引的接力站和桥头堡,区位优越,基础设施完善。

菏泽市交通十分便利,是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京九铁路与新亚欧大陆桥在菏泽呈“十”字交汇, 105、106、220、327四条国道在境内通过,已建成通车的日照-东明高速,正在建设的济南-菏泽、菏泽-开封高速,即将开工建设的德州-商丘、东明-新乡、徐州-菏泽高速形成“米”字型的陆路交通大枢纽。

口岸、海关、国检、集装箱运输中心等涉外机构齐全,口岸实现了与青岛港直通。

3.1.2 丰富的资源优势农牧优势。

菏泽市地势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栽培有禾本科、豆科、锦葵科、旋花科等作物,共23类,568个品种。

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水稻、花生和棉花,其中棉花、大豆总产量居全省之首。

蔬菜、瓜类品种繁多,是全国著名的“西瓜之乡”。

动物资源中牛、羊是强项,羊的饲养量居全国农区第一位,占全省三分之一,养牛列全国第三位,是国家确立的牛、羊出口基地,鲁西大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被称为三大“国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