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事一议议论文写作指导课教案(整理精校版)

一事一议议论文写作指导课教案(整理精校版)

一事一议议论文写作指导课教案作文辅导0407 1455一事一议议论文写作指导课教案第一节理论知识掌握教学目标:学生回顾并掌握议论文最基本的知识教学流程:一.学生课下自己搜集整理议论文基本的知识,要求整理到作业本上。

二.课堂学生共享收集的资源,教师做必要的补充。

(一)关于论点论点,它是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

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

是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

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

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二)关于论据: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

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性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和数字。

理论性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

它包括思想的基本原理,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名言警句、成语、谚语等等。

(三)关于论证: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法,也就是指材料和观点有怎样的逻辑联系,例如论据和论点之间呈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的联系。

它担负着回答"怎样证明"的任务。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它们的作用分别是:①举例论证:用典型事例论证中心论点,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令人信服。

②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古代典籍,可以提高文章说理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③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文章的观点。

④比喻论证: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文章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四)议论文的结构1、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部分。

2、其中本论部分的论证结构是指几个论据(或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常见结构形式(1)并列式结构: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从几个平行的角度,分头论证中心论点。

(2)对照式结构:指文章中,将几个分论点或几个论据进行对照,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论点。

(3)层进式结构:也叫层层深入式结构,它采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的论证方式来论证中心论点,从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把道理说深说透。

有时在同一篇文章的论证过程中这几种结构可以结合使用。

四.课堂小测试判断小练习: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②《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是敬业与乐业,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③《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论题是: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论点是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④"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论点。

(×)⑤"青年运动的方向"是论题。

(√)说说你的判断理由:论点是一个陈述句,是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

论题可以是个设问句,不表示判断,它可以是指定某个范围。

资料链接:论证的方法议论文的写法主要是论证。

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说,是运用论据证实论点的全部逻辑推理过程,这个过程表示论据和论点之间是用何种逻辑的方法联系起来或统一起来的。

那么,论点和论据究竟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或者论据是以怎样的方式证明论点的呢?这就是论证方法的问题。

论证的方法同推理形式有联系,但又不尽相同。

它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地运用。

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

1、举事例举事例就是用典型的具体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

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这种方法。

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易于掌握,用得也普遍。

举事例论证,最重要的是注意论据和论点方向的一致性和紧密的统一,不可有距离。

例如有一篇文章谈到写作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问题时,举例道:著名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就善于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写了大量的悲喜剧以及诗歌,终于成了不朽的艺术大师。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傍晚乘凉时发现苹果往地上掉,为什么不往天上掉?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得出了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这一科学论断。

这里,举莎士比亚一例还可以,虽然说得不够透彻,但与论点总还有一定的直接关系;举牛顿的事例则不恰当,因为他虽然也观察、思考,但非写作中的事。

2、事理引申运用事理论证常常表现为引用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具有公认的真理性,用它们来证明某一具体事物的真实性,是极有说服力的。

这类例子很多,就不再赘述。

使用事理论证,特别是引用名言警句立论,应注意:A引用的事理与论点真正构成一种紧密的内存联系。

B对于引语一般要作一些阐明、说明,不要引完就单下结论,以免给人浅薄的感觉。

C除了由于论辩的需要,必须引用大量的论述外,引语要力求简洁。

要善于抓住引语的精华。

3、对比对比,是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

因为比较的双方形成鲜明的对照,互为衬托,所以,这种方法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因而,用得也很普遍。

4、比喻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可以叫做"喻证法"。

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

"喻巧而理至",恰到好处的比喻往往能帮助说清道理。

所以,这种方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论证中。

第二节写作方法指导[学习目标]:1、学会正确提炼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

2、学习一事一议,"即事说理,有感而发"的写法,要求在写作议论文时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健康的观点使所写议论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论点。

3、体验议论文中如何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论证自己的论点。

一、课前准备:阅读下面的事件,完成后面的思考题:《没空调难入睡,大学生竟自杀》:近期,广州市海珠区某高校宿舍楼发生一起新生跳楼身亡事件。

一名刚入学两天的新生豪仔(化名)一时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和住宿环境,连续失眠两天后从宿舍6楼一跃而下,当场身亡。

据其母讲述,豪仔因是独子,外加家庭条件优越,受到家人溺爱,这使他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1999年,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外公、外婆更把他视若珍宝。

9月15日,在家人"护驾"下,豪仔到校报名。

16日,他给妈妈打电话,说没空调,已经连续两天严重失眠。

17日凌晨,豪仔从宿舍楼6楼跳了下去,就此和家人阴阳两隔。

记者采访时发现,豪仔入住的6人间宿舍宽敞明亮,还配备有小书架、书桌,还有独立卫生间、阳台,装有吊扇。

思考:1、从所给的材料中提炼一个鲜明的观点(即论点)。

2、搜集一些资料来论证你的观点二、汇报自己的准备情况明确:三、学习写一事一议议论文(一)要从材料中提炼一个鲜明的论点1、讨论:你怎样看待这个事件?写下你的看法。

2、用一句精炼的话概括你的看法。

(这句话就是你的中心论点。

)3、阅读下面的寓言,请根据这则寓言,确立一个恰当的论点。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着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提示:你觉得这只蜗牛有什么优点吗?它的缺点又是什么呢?它的结局是什么?这一表现和结局说明什么呢?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明确:4、方法导航论点,是你对所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或者是态度。

确立明确的论点,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对文中所要议论的事物做出准确的判断;另一方面,也应像提炼记叙文的主题一样,需要从论点到材料、从材料到论点反复思考,使二者相互吻合,相互支持。

要想使材料与论点相互吻合,相互支持,就需要运用归纳、演绎的思维方法,反复思考现有的材料哪些需要加强,哪些需要删去;论点是不是与材料有相矛盾的地方,需不需要更换。

只有经过这样的反复思考,才能确定出一个十分明确的论点,从而展开有力的议论。

【练习】①、英国演说家德摩斯蒂尼小时候患有口吃,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打败,但他没有沮丧,没有灰心,他每天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口里含着小石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练习,最终成为著名的演说家。

②、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他儿子要跟随去。

他母亲说:"你回去吧,我回来后给你杀猪吃。

"妻子从集市回来后,发现曾子已经把猪杀掉,要给儿子煮着吃。

他的妻子说:"我只不过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现在你欺骗了他,是教着孩子说谎啊!孩子以后就不会相信你了。

"于是,曾子就把猪给杀了。

③、一般人认为,"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是指东岳泰山,其实错了。

这个"泰山"原是鲁班的弟子。

他很聪明,干活别出心裁,结果误了鲁班的事,惹恼了鲁班,被逐出班门。

事过一年,鲁班见集市摆着精巧的家具,他万万没想到,这竟是他的弟子泰山所做,为此,鲁班感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二)要有充分的论据1、请你写出几个论据来证明你对《没空调难入睡,大学生竟自杀》事件的观点。

2、你觉得以下的论据哪些可以用来证明你的观点,请选择出来,并阐明理由。

论据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论据二:古代,一个孩子从小恣意妄为,而他的父母却从不加以约束,结果孩子长大杀了人被判极刑。

临刑前孩子提出想再吸吮一次慈母的乳头,母亲就真的解开衣襟喂给他,他却一口咬下了母亲的乳头哭道:"当初你们要是早些管教我,何至于有今日之死!"论据三:复旦大学一个上海籍的本科生居然在从家回学校的途中迷路了,后来是由巡警把他送回了学校。

据他父亲说,他从上小学开始就一直是由父母接送的,迷路那天是他生平第一次独自"出远门"!论据四:在辽阔的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叫雕鹰的雄鹰,它有"飞行之王"的称号。

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被它发现的小动物,一般都难逃脱它的捕捉。

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亲近似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一点。

幼鹰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亲口中的食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