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成本绩效评价

物流成本绩效评价

• 物流责任报告也叫做业绩报告,它是根据会计记录编制的反映物流责 任预算实际执行情况,揭示物流责任预算与实际执行差异的内部会计 报告。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物流责任中心
• 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利润率=利润/资产额×100%
• 或 投资利润率=资本周转率×销售成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 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
• 对于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两个指标的差异,可以举例说明。
• 例10-1 某企业下设A、B两个物流配送中心,具有独立的经营 权和投资决策权。该企业加权平均最低投资利润率为10%,现两中 心追加投资,有关资料见表10-1。
10.2 物流责任中心
• 对物流利润中心进行业绩评价时,必须正确区分部门经理业绩与部门 业绩。因此边际贡献指标用于物流利润中心业绩评价时,有分部经理 毛益和分部毛益两种。
• (1)分部经理毛益。衡量分部经理业绩的分部经理毛益的计算公式 为:
• 销售收入 • 减去 变动成本和边际贡献 • 减去 经理人员可控的可追溯固定成本和分部经理毛益 • 即得 分部经理毛益(可控边际贡献)=销售收入-经理人员可控的
• 1.物流成本中心 • 物流成本中心的成本与传统物流成本有很大的区别,第一,它是以物
流责任中心为对象进行成本收集、核算,是责任成本。第二,它所计 量和考核的成本是可控成本,是针对特定责任中心而言的,其业绩评 价和考核以其可控成本作为主要依据,不可控成本仅作参考。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物流责任中心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物流责任中心
• 上述公式可看做严格意义上的边际贡献在物流利润中心绩效评价中的 自然延伸,是可控性原则的具体表现。分部经理毛益(可控边际贡献 ) 主要用于评价责任中心负责人的经营业绩,在可追溯固定成本的 基础上,将成本区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就可控成本进行业绩 评价、考核。分部毛益(部门边际贡献)所反映的是对责任中心(分 部) 的业绩评价和考核,因而仅将分部可控制的可追溯固定成本从 边际贡献中扣除,其所反映的是分部补偿共同性固定成本后为企业利 润总额所做的贡献。
• 物流利润中心业绩的考核和评价,主要是通过一定期间实际实现的利 润同“责任预算”所确定的预计利润进行比较,对差异产生的原因和
责任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对物流利润中心进行业绩评价和奖惩。通常 以“边际贡献”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10-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物流责任中心
• 根据表10-1中资料评价A、B两个物流投资中心的经营业绩可知 ,如果以投资利润率为考核指标,追加投资后A的投资利润率由5% 提高到6%。B的投资利润率由15%下降到14.8%,则A投资 效果比B好;但以剩余收益作为考核指标,A的剩余收益由原来的
• -1万元变成-1.2万元,B的剩余收益由原来的1.5万元变成 • 2.4万元,应当向B投资。如果从整个公司的角度进行评价,就会
• 企业为了保证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可以把总预算中确定的目标和任 务,按照物流责任中心逐层进行指标分解,形成物流责任预算,并以 此为依据对各个物流责任中心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业绩评价。 因此,建立物流责任中心是进行物流绩效评价的基础。
下一页 返回
10.2 物流责任中心
• 10.2.2 物流责任中心的特征
下一页 返回
10.3 物流责任预算、责任报告和业 绩考核
• 这些指标反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物流责任中心之间所承担的责任和拥 有的权力,不同物流责任中心所要完成的指标也是有所区别的物流责 任预算的责任指标主要有劳动生产率、设备完好率、出勤率、材料消 耗率和职工培训等。
• 3.物流责任预算的编制 • 物流责任预算的编制程序有两种形式:一是以物流责任中心为主体,
• 物流责任中心具有以下特征: • 1.物流责任中心是一个责权利相结合的实体 • 2.物流责任中心具有相对独立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活动 • 3.物流责任中心进行独立经济核算
• 10.2.3 物流责任中心的分类
• 根据企业内部各物流责任中心的权责范围及业务特点的不同,可以分 为物流成本中心、物流利润中心和物流投资中心三大类。
发现A追加投资时全公司投资利润率由11%下降到10.5%,剩 余收益由0.5下降到0.3万元;B追加投资后,全公司投资利润率 由11%上升到12%,剩余收益由0.5上升到1.4万元,这和用 剩余收益指标评价各物流投资中心的结果一样。所以,以剩余收益作 为评价指标可以保持各物流投资中心目标与公司总获利目标的一致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1 物流成本绩效评价概述
• 10.1.3 物流成本绩效评价的原则和意义
• 在物流成本绩效评价时要坚持以下原则: • 1.整体性原则 • 2.动态性原则 • 3.例外性原则
上一页 返回
10.2 物流责任中心
• 10.2.1 物流责任中心的含义
• 为了对企业物流活动实施有效的绩效评价,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的原则,通常将企业的物流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责任单位,明确各责 任单位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具有的权力和享有的经济利益,促使各责 任单位各负其责,相互协调配合。物流责任中心就是承担一定的经济 责任,并具有一定的权力和享有经济利益的各级物流组织和各个物流 管理层次。
上一页
返回
10.3 物流责任预算、责任报告和业 绩考核
• 10.3.1 物流责任预算
• 1.物流责任预算的含义 • 物流责任预算是以物流责任中心为主体,以其可控成本、收入、利润
和投资为对象编制的预算。通过编制物流责任预算可以明确各物流中 心的责任,并通过与物流总预算的吻合来确保物流总预算的完成。物 流责任预算也为控制和考核物流责任中心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物流责任预算是物流总预算的补充和具体化。 • 2.物流责任预算的责任指标 • 物流责任预算是由各种责任指标组成的,这些指标分为主要责任指标 和其他责任指标,主要责任指标是必须保证完成的指标,其他责任指 标是根据总目标分解得到的或者是为保证主要责任指标完成而确定的 指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物流责任中心
• 3.物流投资中心 • 物流投资中心既要对收入、成本和利润负责,又要对投资效果负责。
物流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一般情况下是采取分权管理的 大型企业,承担母公司物流业务的子公司往往属于物流投资中心。 • 为了准确计算各物流投资中心的效益,要对各物流投资中心共同使用 的资产划定界限,对共同发生的成本按标准进行分配,各物流投资中 心之间相互调剂使用的资金、物资,均应计息清偿,有偿使用。同时 ,根据各物流投资中心的投入产出之比进行业绩评价和考核,除了考 核利润指标以外,主要计算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两个指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3 物流责任预算、责任报告和业 绩考核
• 10.3.2 物流责任报告
• 物流绩效评价是以物流责任预算为基础,对物流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 进行全面的反应。以实际的完成情况同预算目标对比,可以评价和考 核各个物流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物流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和考核通 过编制物流责任报告来完成。
将物流总预算在各物流责任中心之间层层分解而形成的物流责任中心 的预算。它是自上而下提出物流总预算目标,这是一种常用的预算编 制程序。其优点是企业整个物流活动形成一个整体,便于统一指挥和 调度;其缺点是会抑制各物流责任中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各个 物流责任中心自行确定各自的预算目标,自下而上层层汇总,最后形 成企业的物流总预算。其优点是有利于发挥各物流责任中心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其缺点是各物流责任中心往往只从自身的角度和利益考虑 ,造成彼此协调困难,甚至影响到企业物流总预算目标的实现,因此 其工作量大,时间较长。
• 2.物流利润中心
• 物流利润中心既能控制成本,也控制销售收入和利润,一般是具有独 立经营决策权的然物流利润中心,它是企业 内部的一个责任单位,如企业内实行独立核算的运输、配送等物流部
门。二是人为物流利润中心,这种物流利润中心仅对本企业提供各种 物流服务,不面向市场提供劳务和服务。
合起来,一方面要求在绩效评价过程中随时考核各物流责任中心的责 任目标和执行情况,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另一方面要求一定时 期终了,根据预算的执行结果,对各物流责任中心进行全面考评,并 进行相应奖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1 物流成本绩效评价概述
• 10.1.2 物流成本绩效评价的步骤
• 物流成本绩效评价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 1.确定评价工作的组织机构 • 2.制定评价方案 • 3.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资料 • 4.进行绩效评价 • 5.编制绩效评价报告 • 6.得出绩效评价报告
• 物流成本绩效评价的基础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 1.合理划分责任中心,明确规定权责范围 • 2.定期编制责任预算,明确各物流责任中心的考核标准 • 3.区分各个物流责任中心的可控和不可控费用 • 4.合理制定内部转移价格 • 5.建立、健全严密的记录、报告系统 • 6.制定合理有效的奖惩制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1 物流成本绩效评价概述
• 奖惩制度及其执行包括以下内容: • (1)奖惩制度必须结合各物流责任中心的预算责任目标制定,体现
公平、合理、有效的原则。 • (2)要形成严格的考评机制,包括建立考评机构、程序,审查考评
数据,按照制度进行考评,执行结果。 • (3)要把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结合起来,把即时考核和期间考核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3 物流责任预算、责任报告和业 绩考核
• 物流责任预算的编制程序与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和经营管理方式有密切 的关系。因此在集权制的组织结构中,公司总经理独揽大权,对企业 的成本、收入、利润和投资负责,既是利润中心,又是投资中心,公 司下属的各部门(包括物流部门) 都是成本中心,各部门只对权责 范围内的成本负责。在集权制的组织结构中,把公司的物流总预算自 上而下层层分解,形成各个物流责任中心的预算,然后建立物流责任 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体系,记录实际完成情况,定期汇总,自下而上 汇报到最高管理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