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预后的分析与评价

8预后的分析与评价


预后研究的研究范围
预后研究就是关于对疾病各种结局发生概率 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它涉及到: (1)将发生什么结果(定性);(2)发生不良结局
的可能性有多大(定量);(3)什么时候会发生 (定时);(4)哪些因素与预后结局有关。
二、查找预后证据的目的
1、了解疾病对患者的危害性 如疾病的自愈性、致死性、致伤残性、致并发 症、后遗症的概率等,从而帮助医疗决策。 2、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如年龄、病情、并 发症等), 为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3、探讨改善预后的具体措施。
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自动到医院就诊, 因此,医院的临床医师接触最多的是这一时期的患者。
4、转归(结局)(outcome)
不同的疾病在经过上述过程后会走向不同的结局,且 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其结局也会不同→或痊愈或 致残或死亡。
(二)临床病程(clinical course)
临床病程即疾病的临床期,是指疾病开始出现
病死率
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的病例数占同期该病总病 例数的百分率。
有效率
患某病经过治疗后,证实有效病例占同期该病 总病例数的百分率。
缓解率
患某病经过治疗后,达到临床疾病消失期的 例数占同期该病总病例数的百分率。
复发率
患某病已经缓解或痊愈后,重新复发患者占该 病总病例数的百分率。
设计方案对预后证据质量的影响
五、影响预后的因素
(一)预后因素(Prognostic factor)
凡是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均称为预后因素, 若患者具有这些影响因素,其病程发展过程中 出现某种结局的概率就可能发生改变。
(二)预后因素与危险因素的区别
1、含义上不同 危险因素指能增加发病危险性的因素,预后因素 指对已患某病者的疾病结局产生影响的因素。 2、发生率不同 危险因素预计的是低概率事件。一个临床医生很 难对暴露后的危险性进行确切估计,这有赖于专题研 究的结果;预后描述的是相对频繁的事件,有经验的 临床医生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估计。 3、两者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不同 危险和预后描述的是不同的现象,对危险而言, 事件是疾病的发作。就预后而言,事件是疾病的不同 结局,包括死亡、出现并发症、残疾和痛苦等。
一、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被认为是预后研究最佳的设计方案,其设 计模式为:
研究对象 (符合标准的 某病患者)
暴露组 非暴露组
追踪随访
结果事件阳性 结果事件阴性
结果事件阳性 结果事件阴性
二、病例对照研究
特点:设计较弱,缺陷较多,论证力较弱。
三、随机对照试验
特点:易涉及医德、伦理等,较少使用。
影响预后的因素
(三)预后因素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1、某因素只是某疾病的危险因素,而与该 疾病的预后关系不大;
2、某因素只是某疾病的预后因素,与该病 的发生无关,不是该疾病的危险因素;
3、有些因素对发病和预后有相似作用,即 某种因素既可是某病的危险因素,又是该病的预 后因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健康
急性MI发作
结局(缓解、死亡、心绞痛)
三、疾病的自然史和临床进程
(一)疾病的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它是指在不给任何治疗或干预措施的情况下,疾病从 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
它可以粗略地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生物学发病期(biologic onset)
各种致病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机体有关器官、组织的 生物学反应性病变,这时一般仅仅是一些微观上的变化,如 分子细胞水平的改变或组织学上的细微改变,患者无任何症 状,一般临床上的检查方法也难以发现。
症状、体征直到最后结局所经历的全过程。
临床病程是疾病在医疗干预条件下的演化过程。 由于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会经历多种方法的治疗处理, 而这些处理将会影响疾病的临床进程。
病程的概念与疾病的自然史不同,病程可以因为 受到医疗干预(包括各种治疗措施)而发生改变, 从而使预后发生改变。因此,在预后研究中应明确 以上概念。
4、存活队列偏倚
从各医院收集病例组成队列进行预后研究,由于收集 的队列不是起始队列,而是从该病病程中某一时点进入队 列,且都是存活病例,即可导致存活队列偏倚。
疾病预后证据的分析 与评价
查找预后证据的意义
预后(Prognosis)的概念
所谓疾病的预后是指疾病发生后,对将 来发展为各种不同后果(痊愈、复发、恶 化、伤残、并发症或死亡等)的预测或事 前估计,通常用概率表示。
它是对疾病未来过程的一种预先估计, 如当某人感染HIV后,其后发展为AIDS的 概率有多大,其后其生存与死亡的概率各 有多大,整个过程所经历的时间长短等
2、临床前期(pre-clinical duration of disease)
这一时期机体相应系统、器官或组织的损害逐渐加重, 但患者一般尚未出现病症或仅有些轻微的症状、体征、常 被忽略。不过如采用一些灵敏度高的特异检查,则可能发 现疾病引起的改变。
3、临床期(clinical duration of disease)
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二、疾病本身的特点 三、患者的病情 四、患者的身体素质 五、医疗条件 六、社会与家庭因素
预后证据中影响 质量的偏倚因素
该研究可能产生哪些偏倚? 采取了措施加以避免或减少吗? 偏倚的大小足以影响临床结论的真实性吗?
一、影响预后证据质量的偏倚
1、失访偏倚 指在研究过程中,某些选定的研究对象因种种原因脱离了 观察,令研究者无法继续去随访,由此所造成的对研究结果的 影响称为失访偏倚。 2、零时刻不当的偏倚 所有观察对象虽然不能同时得病,但是对每一个对象观察 的起始时刻应当是该疾病发展的同一起始阶段,否则预后的结 果就会产生偏倚,此即所谓的零时刻不当的偏倚 。 3、集合偏倚 由于各医院的性质和任务不同,各医院收治患者的病情、 病程和临床类型可能不同,由此导致的偏倚即为集合偏倚。
危险因素
预后因素
年龄(中老年) 男性 高血压 吸烟
年龄(50岁以上者预后差) 女性较差 低血压性休克 吸烟
糖尿病
充血性心衰
高血清胆固醇
室性心率不齐
心前区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与预后因素比较)
六、描述预后常用的指标
指标
定义
5年生存率
从疾病某时点开始,到达5年时存活病例占该 病总观察病例数的百分子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