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类公文写作【篇一:通知类公文写作方法】通知类公文写作通知类公文是申论式公文测试考查的另一主要类型。
通知包括会议通知、指示性通知、批转性通知、转发性通知、任免通知、发布性通知等多种类型。
通知的写作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不同类型的通知使用不同的写作方法。
1.标题标题由常用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俱全,如《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通知》,这种标题使人一目了然。
另一种标题是只有发文事由和文种两要素,如《关于春节放假的通知》。
正式行文的通知,其标题不能只用“通知”二字。
与其他公文标题相比,通知的标题一般语句长、字数多,特别是发布(印发、颁发)、批转、转发性通知,标题要体现其不同通知的性质,因而标题比较难定,需要认真推敲。
2.正文正文由缘由、内容、要求等部分组成。
缘由要简洁明了,说理充分。
内容要具体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充分体现指示性通知的政策性、权威性、原则性。
要求要切实可行,便于受文单位具体操作。
(1)一般事项性通知一般事项性通知的正文,要写清什么事情,如何处理等;任免通知,要写任免与聘任人员的具体职务既可。
有些不涉 1及本单位的任免通知,只是知照性,并无执行要求,不需要办理和执行。
(2)指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的正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发文的缘由(或目的)、通知的具体事项和执行要求。
发文原因,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上级或本单位的领导部门的指示或决定,也就是说明为什么要发该通知,或因存在什么问题,为达到什么目的,等等,在与通知事项之间常用“现通知如下”、“特作如下通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后”等承启语,其后用冒号。
通知事项,是通知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分段或分条叙述,因为是要执行或办理的,所以务必要写得明确、具体、切实可行,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只有条理清晰,才能使受文对象便于迅速理解和执行。
执行要求,这是通知正文的,一般多是“以上通知,望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望认真贯彻执行”、“本通知自下发之日其实行”等结束语,但也有些通知的执行要求不用上述结束词语,对于如何执行提得非常具体有力。
除了篇段合一结构的通知外,执行要求一般在撰写时均须另起一行写出,或作为具体事项中的最后一项,单独列项写出。
(3)批转、转发性通知批转、转发性通知的正文,即是对被批转、转发的公文所写的按语。
这种按语,旨在表达上级机关的意图,体现方针政策,因此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指令性。
按语大体分为三种:一是说明性按语,即对原文的材料来源、行文目的、印发范围等加以说明。
二是指示性按语,即对原文内容进行概 2括、分析,提示基本精神,阐明重要意义。
这种按语往往较长,主要作用是帮助读者抓住重点、掌握实质。
还有一种是批示性按语,即对重要意义的文字材料表示意见、态度、以及提出措施和方法。
这种按语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指令性,对其所批示的公文持有鲜明的态度,对下级机关的执行有具体的要求和措施。
(4)发布性通知发布性通知的正文,一般由通知的根据和对所发布的行政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要求组成。
这类通知的正文较为简短。
3.结尾通知的正文结束后还要将发文机关名称写上,然后再写成文日期,最后要加盖公章。
3【篇二:公文写作例文《通知》】公文写作例文通知通知是知照性公文,是上级机关用来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向下级机关和有关单位传达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以及用来任免和聘用干部的。
通知的特点:1、知照性。
通知的主要功能在于知照。
2、广泛性。
通知的广泛性表现在多方面。
3、时效性。
通知有一定的时效要求。
通知的分类:根据内容的不同,通知大体可以分为五类,1、批转、转发、颁发性通知。
2、指示性通知。
3、事务性通知。
4、会议通知。
5、任免通知。
【例文一】批转性通知国务院关于批转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征管强化查帐征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1997〕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征管强化查帐征收工作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加强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征管,强化查帐征收工作是规范个体、私营经济管理,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协调税务、工商行政管理、公安和金融等有关部门,积极稳妥地做好这一工作,并帮助税务部门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要结合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切实做好对这项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各有关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通知的具体实施意见,由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本通知的贯彻执行情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应于七月底前报告国务院,同时抄送国家税务总局。
附件:关于加强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征管理化查帐征收工作的意见(略)国务院一九九七年二月十八日【例文二】转发性通知陕政办发〔1997〕4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禁止非法买卖人民币的通知》(国办发明电〔1997〕28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禁止非法买卖人民币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目前,非法倒买倒卖人民币的问题比较严重,影响了人民币的正常流通,破坏了人民币的信誉。
为加强对人民币的管理,打击非法买卖人民币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有关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特作如下通知:一、禁止非法买卖流通人民币(包括纪念币,下同);经营已退出流通的人民币,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二、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装帧和经营装帧的流通人民币。
三、违反以上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一定物及非法所得,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四、各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之便支持、参与人民币的非法买卖活动,对违反规定的要从严惩处。
五、对在中国境内非法买卖外国货币的,比照上述规定办理。
国务院办公厅一九九七年七月四日【例文三】颁发性通知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4〕6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人事(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我们制定了《〈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
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执行中的经验和问题按两部的职责范围,分别报送。
附件:《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劳动部人事部一九九四年二月八日附件:《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略)【例文四】指示性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7〕32号一九九七年九月七日民办教师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广大民办教师为发展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和关心民办教师,提出了“争取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目标,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保“两基”、促“两全”的重大举措。
为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经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统筹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实行地方责任制,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
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按照国家总体规划,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抓紧制订本地区统筹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具体实施计划。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当地的具体实施计划于12月底前报送国务院办公厅并抄送国家教委、人事部、国家计委和财政部。
二、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工作要在加强管理,提高素质,改善待遇的同时,全面贯彻实施“关、转、招、辞、退”的方针,分区规划,分步实施,逐年减少民办教师数量,力争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提倡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前解决民办教师问题“九五”期间全国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工作的分年度目标是:1997年民办教师占全国中小学教师的比例从1996年的17%减少到12%。
1998年比例减少到7%,1999年比例减少到3%,2000年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三、坚决关住新增民办教师的口子,任何地区、单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新增民办教师。
国家承认的民办教师仅限于持有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发放的“民办教师任用证“,并在省级考证行政部门备案的民办教师。
省级人民政府原规定国家承认的民办教师的截止时间不得改变。
四、要有计划地将合格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九五“期间,国家每年安排20万人左右专项指标,至2000年4年共计80万人。
国家专项指标于每年年初下达,当年有效。
各地在逐年落实国家专项指标的同时,根据需要与可能,在不突破国家下达给本地区当年度“农转非”计划和增人计划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安排一部分配套指标用于该项工作。
要坚持考核、考试相结合。
考核要以思想品德、工作能力、教学水平和对农村教育事业的贡献为主;考试要以相关学科为主,要根据当地和民办教师的实际情况,对长期从事民办教师工作,在边远地区、贫困山区任教多年,担任学校教学领导工作,以及教学成绩突出等的民办教师制定一定的免试政策。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编制分年度计划,并于每年10月底前将下一年度计划报送人事部、国家计委和国家教委。
五、进一步扩大师范学校定向招收民办教师的数量,全国中等范学校每年定向招收民办教师的数量要达到中师招生总数的20%以上,有条件的地区要争取达到30%以上。
全国平均每年定向招收民办教师3—4万人,4年合计约14万人。
六、要坚决辞退不合格民办教师,辞退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对辞退人员,地方政府要根据教龄等情况给予一次性的生活补贴。
七、各地要按照国家教委、国家计委、人事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教人〔1992〕41号文件精神,建立民办教师保险福利基金,改进民办教师离岗退养办法,使年老病残民办教师的生活得到保障。
有条件的地区,对离岗退养的民办教师可参照公办教师退休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教师法》中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的规定。
进一步贯彻教人〔1992〕41号文件精神,在调整公办教师工资时,相应增加民办教师工资。
民办教师较多的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可实行以县为单位的民办教师国家补助费总额包干制,减少民办教师不减补助费,节余部分专项用于提高在职公、民办教师工资待遇。
农村教育费附加应首先保证支付民办教师统筹工资。
九、为确保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后安心本职工作,各地要加强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他们稳定在急需的教学工作岗位上,为农村教育事业继续做出贡献。
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下,教育、人事、计划、财政、公安等部门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做好解决民办教育问题的实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