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分析

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分析


西电东送
• 概念: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 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 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 • 意义:西电东送这一伟大工程,为西部省区把电力资源优 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将改变东西部能 源与经济不平衡的状况。对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东部 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 特殊意义:与其他西部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相比,西电 东送工程最大的特点是,它不仅仅是西部的工程,也是东 部的工程,充分地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东西部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共同进退”的战略构思。
三、如何解决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
观看视屏
1.加快中西部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A、10年前党和国家做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后 来又先后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 略,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8年后中西部和东 北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东部地区,其 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居于领先地位。
2.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9年以来国家出台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 ——区域规划 1.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2.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3.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4.横琴总体发展规划 5.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 6.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 7.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8.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9.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10.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11.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 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把加快形成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 革发展的根本要求 • 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 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切实转变,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生 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4.体制原因
•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有体制的因素。 比如,计划经济时代不尽合理的价格体制对城乡、区域差 距扩大有明显影响,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需资金,长期维 持了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中西部和农村 发展受到抑制。又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 于观念、资金和管理等的差异,市场竞争会造成不同市场 主体的优胜劣汰,从而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 效应",也会扩大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主体间的差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南水北调
• 概念: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 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 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 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 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 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 西线三条调水线。 • 意义: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 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 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2.历史因素
数千年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的经济重心处在不 断变迁中。中原地区很长时间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唐代以后 特别是北宋以后,经济中心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 区转移。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 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 设施主要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 12%的东部沿海地带。虽然 国家在"一五"计划、"三线"建设时期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 投入和扶持,但总体不平衡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改 革开放以来,纵向比较,各个地区都有很大发展;横向比较, 地区差距在拉大。
4.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事业等发展相对滞后。 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公平的问题比较突出; 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人民群众对看病难 的反映仍比较强烈;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一 些基本保障制度有待健全;
二、中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1.自然因素
•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 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 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差 异。比如,东部地区以平 原为主,气候宜人,土壤 肥沃,交通便利,占据先 天发展优势;西部地区多 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 气候干燥,生态恶化,交 通闭塞,与外界的信息交 流及贸易往来受到限制, 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素多。
总结
1.由此可见,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涉及面 广,原因很复杂,是多种因素互交作用、 彼此影响的结果。 2.能否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对我们党执 政能力的一个重大挑战。发展不平衡,说 到底就是发展不科学的表现,解决发展不 平衡问题,根本要靠科学发展。 3.只有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才能逐 步推进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 社会的协调发展。
谢谢观赏!
• B、今年5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入 实施西部大开发只能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 提出今后10年目标任务和要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
C、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积极扶持革命老区、 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高自主发展 能力。今年中央将陆续投入330亿元,大力支持西藏、新 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欠发达地区 综合发展规划,多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落后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鼓 励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形成以政府为主导、 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 调动各方面参与扶贫的积极性。
D、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仅 要缩小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且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加快完善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的公共 财政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地方政 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今年中央拟安排均衡性转移支付 4168亿元,比上年增加250亿元。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 建立健全考核体系, 推动中西部地区政府在提供 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发挥更大 作用。
• 2.区域发展差距明显。30多年来,各地居民收入 都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拉 大。
对比二: 中国的西部像非洲 中国的城市赛欧洲
3.除经济差距外,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 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
杭州跨海大桥 怒江滑索
杭州湾大桥长36公里,总投资118亿元,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云南泸水县六库镇村民出山跨过怒江的唯一通道是滑索。在江面上架一座桥仅 需要四、五十万元。
我国发展 不平衡问 题
一、中国发展不平衡 的表现
二、中国发展不平衡 的原因
三、解决发展不平衡 问题的措施
一、中国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1.城乡发展差距较大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出的趋势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快于农村,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根照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的 数据,2007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入13786元,农民人均纯 收入414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 9646元,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2008年全年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157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城乡 居民收入之比3.315:1
西气东输
• 概念:中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向东部地区输送,主要是新疆 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输气管道西起 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田,向东最终到达上海,延至杭州。 途11省区,全长4000km。设计年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 最终输气能力200亿立方米。2004年10月1日全线贯通并 投产。 • 意义:西气东输气田勘探开发投资的全部、管道投资的 67%都在中西部地区,工程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新疆等西 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沿线10个省市区的产业 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提高。 西气东输能够拉动 机械、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对于 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政策原因
• 我国发展不平衡的一些问题,也与一定时期内实施的具体 政策有关。比如,改革开放后,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 的需要,我们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采取积极促进东部 沿海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在投资、财税和金融等 方面对东部地区进行倾斜。这些政策给东部沿海地区经济 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但客观 上也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的差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