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链路聚合配置1.1 链路聚合简介1.1.1 链路聚合的作用链路聚合是将多个物理以太网端口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的聚合端口组,使用链路聚合服务的上层实体把同一聚合组内的多条物理链路视为一条逻辑链路。
链路聚合可以实现出/入负荷在聚合组中各个成员端口之间分担,以增加带宽。
同时,同一聚合组的各个成员端口之间彼此动态备份,提高了连接可靠性。
1.1.2 LACP协议简介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是一种基于IEEE802.3ad标准的、能够实现链路动态聚合与解聚合的协议。
LACP协议通过LACPDU(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与对端交互信息。
使能某端口的LACP协议后,该端口将通过发送LACPDU向对端通告自己的系统LACP协议优先级、系统MAC、端口的LACP协议优先级、端口号和操作Key。
对端接收到LACPDU后,将其中的信息与其它端口所收到的信息进行比较,以选择能够聚合的端口,从而双方可以对端口加入或退出某个动态LACP聚合组达成一致。
操作Key是在链路聚合时,聚合控制根据端口的配置(即速率、双工模式、up/down状态、基本配置等信息)自动生成的一个配置组合。
对于动态LACP聚合组,同组成员有相同的操作Key;对于手工聚合组和静态LACP聚合组,处于Selected状态的端口有相同的操作Key。
1.1.3 链路聚合对端口配置的要求在同一个聚合组中,能进行出/入负荷分担的成员端口必须有一致的配置。
这些配置主要包括STP、QoS、GVRP、QinQ、BPDU TUNNEL、VLAN、端口属性、MAC地址学习等,如表2-1所示。
表1-1链路聚合对端口配置的要求1.2 链路聚合的分类按照聚合方式的不同,链路聚合可以分为三类:●手工聚合●静态LACP聚合●动态LACP聚合1.2.1 手工聚合1. 手工聚合概述手工聚合由用户手工配置,不允许系统自动添加或删除聚合组中的端口。
聚合组中必须至少包含一个端口。
当聚合组只有一个端口时,只能通过删除聚合组的方式将该端口从聚合组中删除。
手工聚合端口的LACP协议为关闭状态,禁止用户使能手工聚合端口的LACP协议。
2. 手工聚合组中的端口状态在手工聚合组中,端口可能处于两种状态:Selected和Unselected。
●只有Selected端口能够收发用户业务报文,Unselected端口不能收发用户业务报文。
●处于Selected状态且端口号最小的端口为聚合组的主端口,其他端口均为聚合组的子端口。
系统按照以下原则设置端口处于Selected或者Unselected状态:●当聚合组内有处于up状态的端口时,系统按照端口全双工/高速率、全双工/低速率、半双工/高速率、半双工/低速率的优先次序,选择优先次序最高且处于up状态的端口作为该组的主端口(优先次序相同的情况下,端口号最小的端口为主端口)。
只有与主端口的速率、双工、链路状态和基本配置一致且处于up状态的端口才允许成为Selected状态,其他端口均处于Unselected状态。
●当聚合组中全部成员都处于down状态时,编号最小的端口为主端口,但此时全组成员均为Unselected状态。
●因硬件限制(如10GE端口)而无法与主端口聚合的端口将处于Unselected状态。
手工聚合组中处于Selected状态的端口数是有限制的,当处于Selected状态的端口数超过这一限制时,系统将按照端口号从小到大的顺序选择一些端口保持在Selected状态,端口号较大的端口则变为Unselected状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手工聚合组中,当处于Selected状态的端口数已达到最大限制时,除非主端口需要更换,否则后加入的端口即使配置与当前主端口一致且端口号比已有的Selected端口小,也会成为Unselected状态。
这样处理是为了尽量维持当前Selected端口上的流量不中断,但是可能会导致设备重启前后各端口的Selected/Unselected状态不一致。
用户应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3. 手工聚合对端口配置的要求●手工聚合组中,只有与主端口配置一致的端口才允许成为Selected端口,这些配置包括端口的速率、双工、链路状态和基本配置(具体配置要求请参见“2.1.3 链路聚合对端口配置的要求”)。
用户需要通过手工配置的方式保持各端口上基本配置一致。
当聚合组内有多个端口而用户需要修改某一基本配置时,可能需要在多个端口上配置多次,此时用户可以通过聚合端口组的方式对端口进行批量配置,相关内容请参见“2.2.5 聚合端口组简介”。
●在一个聚合组中,当某个端口的配置发生改变时,系统不进行解聚合,但会重新设置各端口的Selected/Unselected状态,并重新选择主端口。
说明:●目前S5500-SI系列以太网交换机支持最多12个有效聚合组,每组支持最多8个GE或2个10GE端口处于Selected状态。
当聚合组数大于12时,设备将按照聚合组ID选择12个有效聚合组。
●只有聚合组的Selected成员端口数大于1时,该聚合组才实际有效。
1.2.2 静态LACP聚合1. 静态LACP聚合概述静态LACP聚合由用户手工配置,不允许系统自动添加或删除聚合组中的端口。
当聚合组只有一个端口时,只能通过删除聚合组的方式将该端口从聚合组中删除。
静态聚合端口的LACP协议为使能状态,当一个静态聚合组被删除时,其处于up状态的成员端口将形成一个或多个动态LACP聚合,并保持LACP使能。
系统禁止用户关闭静态聚合端口的LACP协议。
2. 静态聚合组中的端口状态在静态LACP聚合组中,端口可能处于两种状态:Selected和Unselected。
●Selected端口和处于up状态的Unselected端口都能收发LACP协议报文。
●只有Selected端口能够收发用户业务报文,Unselected端口不能收发用户业务报文。
●处于Selected状态且端口号最小的端口为聚合组的主端口,其他端口均为聚合组的子端口。
系统按照以下原则设置端口处于Selected或者Unselected状态:(1) 静态LACP聚合组中处于Selected状态的端口数是有限制的,若聚合组中的端口数没有超过最大Selected端口数限制,则与主端口配置一致且处于up状态的端口都能处于Selected状态。
若超过了最大Selected端口数限制,则本端系统和对端系统会进行协商,根据两端系统中设备ID 较优的一端的端口ID的大小,来决定两端端口的状态。
具体协商步骤如下:●比较两端系统的设备ID(设备ID=系统的LACP协议优先级+系统MAC地址)。
先比较系统的LACP协议优先级,如果相同再比较系统MAC地址。
设备ID小的一端被认为较优。
(系统的LACP协议优先级越小、系统MAC地址越小,则设备ID越小。
)●比较设备ID较优的一端的端口ID(端口ID=端口的LACP协议优先级+端口号)。
对于设备ID较优的一端的各个端口,首先比较端口的LACP协议优先级,如果优先级相同再比较端口号。
系统将按照端口ID从小到大的顺序选择一些端口保持在Selected状态,端口ID较大的端口则变为Unselected状态。
同时,对端设备会感知这种状态的改变,相应端口的状态将随之变化。
(端口的LACP协议优先级越小、端口号越小,则端口ID越小。
)(2) 因硬件限制(如不能跨板聚合)而无法与主端口聚合的端口将处于Unselected状态。
(3) 与主端口的配置不同的端口将处于Unselected状态。
3. 静态LACP聚合对端口配置的要求●静态LACP聚合组中,只有与主端口配置一致的端口才允许成为Selected端口,这些配置包括端口的速率、双工、链路状态和基本配置(具体配置要求请参见“2.1.3 链路聚合对端口配置的要求”)。
用户需要通过手工配置的方式保持各端口上基本配置一致。
当聚合组内有多个端口而用户需要修改某一基本配置时,可能需要在多个端口上配置多次,此时用户可以通过聚合端口组的方式对端口进行批量配置,相关内容请参见“2.2.5 聚合端口组简介”。
●在一个聚合组中,当某个端口的配置发生改变时,系统不进行解聚合,但会重新设置各端口的Selected/Unselected状态,并重新选择主端口。
说明:●目前S5500-SI系列以太网交换机支持最多12个有效聚合组,每组支持最多8个GE或2个10GE端口处于Selected状态。
当聚合组数大于12时,设备将按照聚合组ID选择12个有效聚合组。
●只有聚合组的Selected成员端口数大于1时,该聚合组才实际有效。
1.2.3 动态LACP聚合1. 动态LACP聚合概述动态LACP聚合是一种由系统自动创建或删除的聚合,不允许用户增加或删除动态LACP聚合组中的成员端口。
只有速率和双工属性相同、连接到同一个设备、有相同基本配置的端口才能被动态聚合在一起。
即使只有一个端口也可以创建动态LACP聚合,此时为单链路聚合。
动态LACP聚合中,端口的LACP协议处于使能状态。
在一个端口上关闭LACP协议将导致该端口退出所属的动态LACP聚合组。
2. 动态聚合组中的端口状态在动态聚合组中,端口可能处于两种状态:Selected和Unselected。
●Selected端口和Unselected端口都能收发LACP协议报文。
●只有Selected端口能够收发用户业务报文,Unselected端口不能收发用户业务报文。
●处于Selected状态且端口号最小的端口为聚合组的主端口,其他端口为聚合组的子端口。
动态LACP聚合组中处于Selected状态的端口数是有限制的,若聚合组中的端口数未超过最大Selected端口数限制,则与主端口配置一致且处于up状态的端口都能处于Selected状态。
若超过了最大Selected端口数限制,则本端系统和对端系统会进行协商,根据两端系统中设备ID较优的一端的端口ID的大小,来决定两端端口的状态。
具体协商步骤如下:●比较两端系统的设备ID(设备ID=系统的LACP协议优先级+系统MAC地址)。
先比较系统的LACP协议优先级,如果相同再比较系统MAC地址。
设备ID小的一端被认为较优。
●比较设备ID较优的一端的端口ID(端口ID=端口的LACP协议优先级+端口号)。
对于设备ID较优的一端的各个端口,首先比较端口的LACP协议优先级,如果优先级相同再比较端口号。
系统将按照端口ID从小到大的顺序选择一些端口保持在Selected状态,端口ID较大的端口则变为Unselected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