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1月保险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2018年1月我国保险业呈现负增长,主要受结构调整所致,财险业务增长加快,寿险业务受134号文件影响较大呈现负增长。

而行业提供的保障继续增加,保险业正逐步回归保障本源。

一、保险业务收入概况
1月保费近19年来首次负增长
2018年1月,我国保险业务收入整体负增长,全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下降%。

从历年1月保费数据来看,自2000年到2018年,这19年来1月保费首次出现负增长。

产险增速加快个百分点人身险同比降%
分险种来看,我国保费收入下降主要是结构性的下降,呈现人身险降产险增的局面。

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个百分点;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下降%。

保险业新增保单亿件人身险公司仅亿件
从保单件数来看,保险业新增保单件数亿件。

其中,产险公司签单数量亿件;人身险公司本年累计新增保单亿件。

二、财产保险市场情况
从财产保险市场来看,产险业务保费收入和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加快。

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个百分点;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增速加快个百分点。

分险种来看,产险业务中,交强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个百分点;农业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亿元,同比增长%,增速加快40个百分点。

短期意健险对产险公司保费贡献提高个百分点
产险公司保费收入为亿元,而产险业务保费亿元,那么产险公司余下的亿元则应为短期意外险和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

依此计算,短期意外险和健康险对产险公司的保费贡献达到%,贡献度较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超7成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
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前十
85家财险公司中,除去年1月尚未开业的两家自保公司和相互保险社,实际具有可比性的公司81家。

81家财险公司中61家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0家同比下降,保费收入前十的产险公司中无一保费下降。

互联网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
而4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表现差异明显,前期一直表现不佳的安心财险保费同比增长高达%,受此影响,安心市场份额上升至%。

而易安财险同比下降%,泰康在线表现不佳仅增长%。

三、人身保险市场情况
从人身保险市场来看,人身保险业务收入和人身险公司收入双双同比下滑。

2018年1月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亿元,同比下降%。

2018年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下降%。

从规模保费来看,人身险公司规模保费收入亿元,同比下降%。

寿险业务收入下降% 意外险增速加快个百分点
人身险业务具体细分来看,寿险、健康险业务收入下降明显,意外险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加快。

2018年1月,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下降%;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下降%;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个百分点。

人身险公司件均保费近4000元
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月,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人身险公司本年累计新增保单亿件。

由于保监会并未公布新单保费数据情况,这里我们只能测算,2015年人身保险公司新单保费收入占人身保险公司总保费的%,而近两年业务驱动更多的依赖续期业务,目前实际新单占比低于50%,因此我们按50%的乐观数据测算,人身险公司新单保费收入约2800亿元,按照亿件的保单,那么人身险新单件均保费约为元。

86家人身险公司41家同比增长 33家下降
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前十
从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来看,虽然整体保费同比降幅较大,但仍有超半数公司保费同比继续增长。

86家人身险公司除去一些养老险公司以及去年同期尚未开业或尚未出单的公司(共12家),实际具有可比性的公司共74家。

74家人身险公司中有41家1月保费同比增长,31家保费同比下降。

保费收入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有6家公司保费同比下降,虽然太保寿、平安寿同比仍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分
别下降个百分点和个百分点,唯有新华保险由降转升,可见新华保险转型效果明显,新华保险2017年放弃了银保趸交部分,并加大个险渠道道建设及期交业务等,提高代理人举绩率和人均产能。

而平安人寿保费收入结构来看,个险新业务下降%,续期业务增长%,平安人寿的增长更多的是靠续期带动。

因此整体来看,134文件对寿险公司开门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理财型业务回升投连险同比增%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月人身险公司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亿元,同比增长%,也就是相当于理财属性更强的万能险和投连险的保费收入回升,受此影响1月人身险公司规模保费同比降幅远远低于原保险保费降幅。

具体来看,寿险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亿元,同比增长%;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亿元,同比增长高达%。

保监会相关监管规定为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占当季规模保费收入比例低于30%则一年内不予批准其新设分支机构。

也就是说保户投资款(万能险)和独立账户新增交费(投连险)占规模保费的比例不能超过70%。

从1月保费来看,和谐健康(原保占比%)安邦人寿(%)中银三星(%)东吴人寿(%)4家公司原保险保费占规模保费比例不足30%,此外,万能险大户富德生命人寿占比也已至%。

而安邦已经被保监会接管,因此这一监管规定目前已对其下安邦人寿和和谐健康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而其他公司在一季度剩下的两个月里还有将原保险保费收入扩大的机会。

因此由于是比例监管,且监管措施只是不能开分支机构,因此各保险公司为了追求开门红已不再顾忌太多因素。

四、行业提供风险保障情况
保险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万亿
与往年不同,保监会今年在公布月度经营情况数据时增加了保障数据,再次强调保险业保障本源的意图明显。

2018年1月保险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万亿元。

其中,产险公司保险金额万亿元;人身险公司本年累计新增保险金额万亿元。

寿险保障偏低件均保额约万
从具体险种来看,车险保额万亿元,占比%;责任险保额万亿元,占比%;农险保额亿元,占比仅%;寿险本年累计新增保额万亿元,占比%;健康险保额万亿元,占比%;意外伤害险保额万亿元,占比56%。

各险种保额及保单件数情况
按照签单件数计算,寿险件均保额万,远远低于其他险种。

其他险种的件均保额由高到低依次为意外险(万)、车险(万)、责任险(万)、健康险(万)。

产险公司短期意外险健康险保额万亿
人身险公司主要险种就是寿险、意外险和健康险,那么按照人身险公司新增保额万亿元,寿险万亿元来计算,人身险公司意外险和健康险保额为万亿元。

产险公司除了可以经营产险业务外,还可以经营短期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业务,意外险和健康险业务保额合计亿元,那么扣除人身险公司万亿的意外险和健康险保额,产险公司短期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提供的风险保额为万亿元,占到意外险和健康险总保额的%。

当然这主要与近年来短期健康险的产品形态有关,近两年互联网保险创新业务主要集中在财险公司和短期意外险及健康险业务,这类业务呈现保额无限大的趋势,尤其是百万医疗产品,这部分产品的实际保障意义还是欠缺的。

五、保险行业赔付情况
从赔付情况来看,2017年1月全行业赔款和给付支出亿元,同比增长%,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个百分点。

健康险赔款和给付亿同比大增%
具体险种赔付情况来看,产险、健康险、意外险赔款和给付支出继续增长,而寿险给付支出则出现负增长。

2017年1月产险业务赔款亿元,同比增长%,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寿险业务给付亿元,同比下降%,在134号文件前很多年金保险产品都是保单生效1年后即可给付,更有不少产品犹豫期结束后的次日即可首次给付生存金,因此在新产品首次给付都改为满5年才能首次给付后,年金保险的短期给付额减少;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亿元,同比增长%,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个百分点,2018年1月我国流感肆虐,国家卫计委官网公布的2018年1月全国传染病疫情显示流感共录得发病数273949例,死亡56人。

而我国2017年全年流感总死亡人数为38人。

也就是说,仅2018年1月的流感死亡数字,就已超过2017年全年数量,流感疫情是导致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意外险业务赔款亿元,同比增长%,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个百分点。

六、保险资金运用情况
2017年1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亿元,较年初增长%。

其中银行存款亿元,占比%,占比较年初下降个百分点;债券亿元,占比%,占比下降个百分点;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亿元,占比%,占比提高个百分点;其他投资亿元,占比39. 55%,占比下降个百分点。

七、行业资产情况
2018年1月末保险行业总资产达到亿元,较年初增长%。

其中产险公司总资产亿元,较年初下降%;寿险公司总资产亿元,较年初增长%;再保险公司总资产亿元,较年初下降%;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亿元,较年初增长%。

保险行业净资产亿元,较年初增长%。

2018年1月虽然整体保费下降,但多因结构性调整所致,产险增速加快,寿险虽然出现负增长,但长期来看有利于促进寿险公司加大转型力度,对于保险公司长期健康发展是有利的,同时也出现一些积极因素,保费收入下降但提供的风险保障继续提高,符合保险业回归保障的主基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