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建筑结构的其它型式
大跨度建筑的其它型式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
一、张拉整体体系和索穹顶
张拉整体体系是由一组连续的受拉索和一组不连续的受压 构件组成的自支承、自应力的空间铰接网格结构。 特点:自支承,预应力提供刚度,自平衡,恒定应力态。 但设计、施工难度大,对刚性屋面使用有限制。
张拉整体体系的形式:基本单元连接形成各种相应的张拉 索网。 结构的刚度依靠对拉索与 压杆施加预应力来实现,预应 通过拉索与压杆的不 力的大小对于结构的外形和刚 同形成各种形态,索的拉 度起决定作用,没有预应力, 力经过一系列受压杆而改 就没有结构形体和结构刚度。 变方向,使拉索与压杆相 预应力通过拉索和压杆内在的 互交织实现平衡。 拉伸、压缩提供。
张拉整体体系的形式:
正四面体及其组合
正五面体及其组合
正六面体及其组合
正七面体及其组合
三棱柱体集成单元
四棱柱体集成单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利用上述 单元,可 以连接形 成各种张 拉索网: 索网由于 压杆的撑 开而拉紧, 既保证了 稳定性, 又得到所 期望的形 状。
张拉索 网结构 或张拉 索壳结 构的形 式:球 壳、扁 球壳、 筒壳、 旋转双 曲面壳
索穹顶结构的工程应用
(1)汉城奥运会的索穹顶结构
由中心受拉环、径向受拉索、受压立柱、环向受压索和 斜张拉索组成
(2)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张拉穹顶结构
由联方索网、三根环索、竖向压杆及中央桁架组成
二、弦支空间骨架结构
将单层网壳与索穹顶结构相结合,利用索穹顶结构的预应 力部分提高单层网壳部分的稳定性,同时降低单层网壳结构对 于支座的边界约束要求。 由于单层网壳结构的杆件较多,不满足空旷的要求,将索 穹顶结构柔性的上弦索用刚性骨架结构代替,形成上部骨架与 弦支体系相结合的新受力体系。
上部骨架为空间结构,例如交叉桁架、网壳、交叉梁系等。 下部为弦支体系,也为空间结构,包括环索、斜索、压杆等。 实际应用有:弦支空间梁系结构(张弦梁结构)、弦支网 架结构、弦支网壳结构、弦支空间桁架结构等。
三、斜拉结构
利用斜拉索可以组成各种斜拉结构。
四、混合空间结构
是刚架结构、桁架结构、拱式结构、薄壳结构、网架结构、 悬索结构等的合理组合而成。
料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4、建筑造型活泼明快、易于变化。
五、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
1、多面体空间结构的几何图形学基础 将三维空间细分为若干个小部分,每个部分的体积相等但 要保证接触面积最小,这些细小的部分是什么形状? “无限等体积肥皂泡阵列几何图学”理论。 Weaire-Phelan多面体组合被认为是三维空间最理想的构成。 两种不同的单元体,一种为 14 面体 =2 个面六边形 +12 个面为 五边形。
混合空间结构组成的基本原则:
1、满足建筑功能需要; 2、结构受力均匀合理,充分发挥材料性能; 3、结构刚柔相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4、尽量采用预应力等先进技术手段,改善结 构的受力,使结构更加轻巧; 5、施工简便,造价低廉。
混合空间结构的应用实例:
1、刚架-索混合空间结构; 2、拱-网架混合空间结构; 3、拱-悬索混合结构; 4、悬索-拱-交叉索网混合空间结构。
刚架-索混合空间结构;
拱-网架混合空间结构;
拱 悬 索 混 合 结 构;
悬索-拱-交叉索网混合空间结构
混合空间结构的特点:
1、受力性能、建筑造型、综合经济指标等具有优
势;
2、以刚架、拱、悬索或斜拉桥架形成巨型骨架结
构作为网架、悬索等屋盖的支座,可以有效地
减小跨度,提高刚度,从而降低造价;
3、巨型结构的尺寸大,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材
2、结构构成特点和工作性能 高度重复,节点汇交杆件少。 构成简单,重复性高,结构内部多面体单元只有4种杆长、3种 不同节点,每个节点的汇交杆件仅为4根。节点采用刚接,杆件为 空间梁单元,同时受弯、剪、拉(压)、扭的复合作用,故称为空间 刚架结构。
3、“水立方”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的生成 首先生成比“水立方”建筑大的改良的Weaire-Phelan多 面体列阵——旋转——切割。 4、“水立方”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