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药事管理小组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按照《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院有关药事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二)确定本院用药目录和处方手册;
(三)审核本院拟购入药品或配制新制剂及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的申请;
(四)制定本院新药引进规则,建立新药引进评审专家库,随机抽取组成评委,负责对新药引进的评审工作;
(五)定期分析本院药物使用情况,组织评价本院所用药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提出淘汰药品品种意见;
(六)组织检查毒、麻、精神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七)组织药学教育、培训和监督、指导本院临床各科室合理用药。
(八)加强对药学部门,临床药学,药物临床应用,药品供应,调剂,药学研究的管理。
院临床用药督导小组和ADR监测小组职责:
临床用药督导小组工作制度:
1、临床用药督导小组由临床药师、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疗技术人员、业务院长组成。
2、以服务病人为中心,遵循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本院临床治疗规范,开展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指导、评审工作,开展药物安全性监测,重点对用药失误、滥用药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监测。
详细记录。
3、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实施与监测,重视临床用药的理论总结和用药实践经验的累积。
4、成员定期(每周三次)参加临床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参与危重患者的救治和药物治疗方案的拟定与实施,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
5、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负责收集、整理和核实ADR报告并及时上报。
6、指导临床医护人员合理使用药品、管理好药品;为临床提供最新实用的药品信息和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
7、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
8、结合临床用药,开展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
9、必须坚持面向临床,为患者和临床服务的宗旨,经常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和交流,促进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10、定期向领导汇报临床用药和临床药品使用管理情况;向药学部门的药学技术人员通报临床用药情况,以便掌握临床用药动态,保证临床安全合理的药品供应。
11、各项工作,都应有详实的工作记录和相关的工作报告,并分类建档保管。
科室药事管理小组(临床用药督导小组和ADR监测小组):
病房:徐美芳吴建芳张玲霞刘小红龚清强周高宇阮胜利董兵良汪胜花刘苇李俊杰
住院部药事管理小组的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本院有关药事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二)提出拟购入药品或配制新制剂及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的申请。
(三)定期分析本科室药物使用情况,组织评价本科室所用药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提出淘汰药品品种意见。
(四)组织检查毒、麻、精神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组织药学教育、培训和监督、指导本科室合理用药。
(六)加强对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以服务病人为中心,遵循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本院临床治疗规范,开展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指导工作,开展药物安全性监测,重点对用药失误、滥用药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监测。
详细记录。
使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60%。
(七)参加临床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参与危重患者的救治和药物治疗方案的拟定与实施,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
(八)了解药物应用情况,收集、整理和核实ADR报告并及时上报。
(九)指导临床医护人员合理使用药品、管理好药品;为临床提供最新实用的药品信息和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
反馈药物安全信息。
(十)负责病房小药柜、急救药品的管理。
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1、及时对用药失误、滥用药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监测。
详细记录。
2、成员定期参加临床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参与危重患者的
救治和药物治疗方案的拟定与实施,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
3、定期了解药物应用情况,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负责收集、整理和核实ADR报告并及时上报。
4、每季度组织科室进行合理用药培训,管理好药品;为临床提供最新实用的药品信息和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
5、每季度组织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的抽查,每年两次抗菌药物应用专题分析。
6、定期清点、检查病房小药柜药品和急救药品,确保供应及处于备用状态。
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等药品时,停止使用并报药剂科处理。
7、带头执行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使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60%。
8、定期汇报临床用药和临床药品使用管理情况;向药学部门的药学技术人员通报临床用药情况,以便掌握临床用药动态,保证临床安全合理的药品供应。
9、定期检查毒、麻、精神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门诊:陈玉莲罗以清熊应霞徐敏
门诊部药事管理小组的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本院有关药事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二)提出拟购入药品或配制新制剂及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的申请;
(三)定期分析本科室药物使用情况,组织评价本科室所用药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提出淘汰药品品种意见;
(四)组织药学教育、培训和监督、指导本科室合理用药。
(五)加强对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以服务病人为中心,遵循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本院临床治疗规范,开展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指导工作,开展药物安全性监测,重点对用药失误、滥用药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监测、详细记录。
(六)成员定期参加临床会诊和病例讨论,参与危重患者的救治和药物治疗方案的拟定与实施,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
(七)了解药物应用情况,收集、整理和核实ADR报告并及时上报。
(八)指导临床医护人员合理使用药品、管理好药品;为临床提供最新实用的药品信息和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
反馈药物安全信息。
(十)负责门诊注射室急救药品的管理。
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1、及时对用药失误、滥用药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监测。
详细记录。
2、成员参加会诊和病例讨论,参与危重患者的救治和药物治疗方案的拟定与实施,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
3、定期了解药物应用情况,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负责收集、整理和核实ADR报告并及时上报。
4、每季度组织科室进行合理用药培训,管理好药品;为临床提供最新实用的药品信息和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
5、每季度组织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的抽查,每年两次抗菌药物应用专题分析。
6、定期清点、检查注射室药品和急救药品,确保处于备用状态。
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等药品时,停止使用并报药剂科处理。
7、带头执行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等有关药事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8、定期汇报临床用药和临床药品使用管理情况;向药学部门的药学技术人员通报临床用药情况,以便掌握临床用药动态,保证临床安全合理的药品供应。
9、定期检查毒、麻、精神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