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综合A卷单元练习.doc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综合A卷单元练习.doc

2019-2020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综合A卷单元练习一、(每小 2 分,共 50 分)1.土壤不是一种的物,它是由多成分及生物一起成的,下列中不是..土壤生物的一的是⋯⋯⋯⋯⋯⋯⋯⋯⋯⋯⋯⋯⋯⋯⋯⋯⋯⋯⋯⋯⋯⋯⋯⋯⋯⋯⋯⋯⋯()A.菌B.蚯蚓C.腐殖D.真菌2.下列中,哪一个可以更好地明土壤中含有能燃的有机物⋯⋯⋯⋯⋯()A B C D3.樟、番薯、紫藤、瓜四种植物的茎依次分属于⋯⋯⋯⋯⋯⋯⋯⋯⋯⋯⋯⋯⋯A.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茎()B.直立茎、匍匐茎、茎、攀援茎C.直立茎、茎、匍匐茎、攀援茎D.攀援茎、茎、直立茎、匍匐茎4.水分在植物体中运的基本途径是⋯⋯⋯⋯⋯⋯⋯⋯⋯⋯⋯⋯⋯⋯⋯⋯⋯⋯⋯⋯()A.土壤溶液里的水分→根中管→茎中管→叶中管B.土壤溶液里的水分→根中管→茎中管→叶中管C.土壤溶液里的水分→叶中管→茎中管→根中管D.土壤溶液里的水分→叶中管→茎中管→根中管5.“落叶根”,植物的枯叶落入泥土,A.有机物 B.无机也成土壤的一部分,C.土壤生物它属于⋯⋯⋯⋯⋯⋯(D.物)6.在缺少物可用量分数大的水清洗化的口,以死部分菌,水菌的机理是⋯⋯⋯⋯⋯⋯⋯⋯⋯⋯⋯⋯⋯⋯⋯⋯⋯⋯⋯⋯⋯⋯⋯⋯⋯⋯⋯⋯⋯⋯⋯⋯()A.菌无法在水的境中生存B.量分数大的水能溶解菌C.量分数大的水的pH小,菌无法存活D.水的量分数大于菌的胞液量分数,菌因失水而死7.关于叶脉的功能正确的是⋯⋯⋯⋯⋯⋯⋯⋯⋯⋯⋯⋯⋯⋯⋯⋯⋯⋯⋯⋯⋯⋯()A.只叶制造的有机物B.只根吸收的水和无机C.有机物、水、无机都能送D.分解有机物生二氧化碳和水8.关于植物胞吸水的象,下列解中不合理的一是⋯⋯⋯⋯⋯⋯⋯⋯⋯⋯⋯(...)A.一般情况下,土壤溶液度小于胞液度,植物胞吸水B.吸水能力的胞必具有一个大液泡,并且胞液的度比高C.土壤溶液度大于胞液度,植物胞失水D.植物胞内没有大的液泡同具有很的吸水能力9.当踏入山林,会感到空气特清新和湿,主要是由于⋯⋯⋯⋯⋯⋯⋯⋯⋯(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植物的分泌物有菌作用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作用D.茂盛的林木遮住了大部分太阳光10.樟是金市的市。

某校口有一棵古樟,心已朽成一个大洞,成了一棵空心。

可是,棵古樟在大家的保下是照枝繁叶茂、开花果。

由此推断,朽掉的心是棵古樟的⋯⋯⋯⋯⋯⋯⋯⋯⋯⋯⋯⋯⋯⋯⋯⋯⋯⋯⋯⋯⋯⋯(A.全部皮部B.部分皮部C.全部木部D.部分本部11.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①土壤构②土壤肥力③光照度④水分状况⑤通气状况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2.在橡胶林中,常会看到人将皮割破后在口下挂一小桶,用来收集皮内流出的液体。

那么,些流出液体的主要成分和运构分是⋯⋯⋯⋯⋯⋯⋯⋯⋯⋯(A.有机物,管B.无机物,管C.有机物,管D.无机物,管13.下列关于根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根毛是由根毛区的表皮胞向外突起形成的B.根毛是唯一具有吸收水和无机功能的构C.衰老的根毛不断脱离,新的根毛不断生D.根毛大大增加了表皮胞吸水的表面14.下列关于作物栽培与管理的叙述中,不科学的是⋯⋯⋯⋯⋯⋯⋯⋯⋯⋯⋯⋯⋯⋯(...A.移栽幼苗根部要尽量土B.田的土壤如果板要及松土C.要使作物枝繁叶茂多施肥D.作物施肥后要及灌15.把一片新的叶片浸在盛有水的杯中,会看到叶片的表面生了多的气泡,而且示叶片背面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

由此可以明⋯⋯⋯⋯⋯⋯⋯⋯⋯⋯(A.叶片背面的呼吸作用比正面B.叶片背面的光合作用比正面C.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多D.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少16.下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哪幅所示的象生在夜⋯⋯⋯⋯⋯⋯⋯⋯⋯⋯⋯⋯⋯⋯⋯⋯⋯⋯⋯⋯⋯⋯⋯⋯⋯⋯⋯⋯⋯⋯⋯⋯⋯())))))))17.某科学趣小分取A、B、 C 三种土壤各10 克,行土壤水,称量前后的土壤量,果如表所示。

下列个的法..的是⋯⋯⋯⋯⋯⋯⋯⋯()土壤类型土壤质量(克) A B C 实验前101010实验后 6.37.5 5.2A. C 种土壤中水的质量分数最大C. A 种土壤中水的质量分数最大B. B 种土壤中水的质量分数最小D. C种土壤的实验现象最明显18.昌乐西瓜以其品种齐全、质量优而闻名。

在西瓜结果的过程中,瓜农往往要大量浇水。

这时西瓜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果实膨大D.蒸腾作用)19.在夏季中午光照最强的情况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略有下降,即呈现出“光合午休”现象,其原因是()A.温度过度,酶的活性下降B.气孔关闭,蒸腾作用下降,矿质元素的运输受阻C.气孔关闭,光合作用的原料CO2的摄入量缺少D.温度过高,蒸腾作用失水过多,光合作用的原料H2O缺少20.有一位科学家在一只大木箱里栽种了一棵黑麦。

他尽量创造良好的条件,让黑麦的根能够充分地生长。

到了黑麦长出麦穗的时候,他统计出了这棵黑麦的根系是由1400 万条根组成的。

这些根一共有150 亿条根毛,精确的计算表明:这棵黑麦根系的总面积是茎和叶的总面积的130 倍。

这种现象对黑麦的生活的意义是有利于()A.固定植株B.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制造营养D.散失水分21.种植庄稼时 , 每过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松土, 你认为其主要的目的是使土壤中的()A.矿物质颗粒增加B.水分增强C.空气增加D.以上三种成分均增加22.在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的喷剂喷洒到叶面上,能结一层薄膜,这层膜可以让二氧化碳通过而水分子不能通过,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这类物质的作用是()A.减弱呼吸作用B.减弱蒸腾作用C.增强光合作用D.增强蒸腾作用23.把新鲜的萝卜条放在浓盐水中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

它失去的物质是()A.细胞中的细胞质B.细胞液泡中的细胞液C.细胞液中的水D.细胞液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24.如果连续出现阴天、雨雪天,会使大棚蔬菜的产量下降。

主要是阴天、雨雪天不利于...大棚蔬菜的()A.花的传粉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25.古人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生活中人们也发现烧草坪会有利于以后草的生长,这说明植物的繁衍和生长需要()A.水分B.空气C.大风D.矿物质元素二、简答题(每空 1 分,共 31 分)26.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这些物质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__________,贮存在土壤中。

27.如右图所示,请写出植物叶结构中各部位的名称:(1)甲 __________;乙 ____________;丙 ____________;其中甲分布在叶片上下表皮,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进出叶片的门户,也是____________的通道。

(2)其中乙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一个枝上生有甲、乙两个等大的果实,甲果实靠近主干端,乙果实靠近枝梢端。

摘掉果实之间的叶子,然后分别在两个果实下方环割树皮,经过一段时间后:(1)哪个果实长得比较大些? __________ 。

(2)在哪个果实下方的切口上会形成瘤状物__________,瘤状物在切口的 ________方。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满足植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下图是细胞吸水和失水模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A B( 1)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

( 2)施肥过多植物会出现“烧苗”现象,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______根细胞细胞液浓度。

( 3)上图中,________图表示细胞处于失水状态。

30.植物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______的、含______ 的、含______的无机盐。

而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含______和 ______过高。

31.根系是指一株植物__________ 的总称。

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根系,象水稻、小麦那样的根系叫__________ 根系,象大豆、棉花那样根系叫做__________ 根系。

32.下图是根尖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属于根冠的部分是 __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2)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_________;( 3)根能不断长长,主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部位。

33.学校今年栽种了许多树木,小明从中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请你帮助他消除疑惑。

( 1)运来的树木在移栽过程中,树干外面绕了很多稻草绳,这是()A.为了美观B.为了防止树被冻C.为了防止树皮被动物咬破D.为了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损坏树皮(2)秋季,学校在南方买来一棵大榕树,并为其搭了一个塑料帐篷,帮助它度过寒冷的冬天,但最终这棵榕树还是“脱掉外衣(落叶),以示抗议”;影响榕树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B.阳光C.水D.空气(3)有些大树移植以后,在树根旁插入很多中空的塑料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19 分)34.为研究甲、乙两种不同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某人设计了四个不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各装置中地下部分都处于相同环境的盆中,地上部分所处的都是透明的封闭容器。

(1)为了达到本实验的目的.应比较装置________(填装置编号)之间的植物生长差异。

(2)以装置①、装置④来进行对照实验。

这样的实验设计是__________ (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请说明具体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以装置①、装置③来进行对照实验,可探究。

( 4)植物会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这里的养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

35.某同学研究植物的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他选择了两株萌发不久的水稻幼苗,切去谷粒,把一株的根浸在清水中培养,另一株的根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两个星期后,情况如右图所示。

(1)浸在 __________里的植株长得健壮,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为使实验结果正确,此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两个)( 3)请你提出一个对此实验方案的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