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弹簧模型—力学问题#(优选.)

弹簧模型—力学问题#(优选.)

高三物理专题训练--------弹簧模型(动力学问题) 弹簧是高中物理中的一种常见的物理模型,几乎每年高考对这种模型有所涉及和作为压轴题加以考查。

它涉及的物理问题较广,有:平衡类问题、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圆周运动、简谐运动、做功、冲量、动量和能量、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以及临界和突变等问题。

为了将本问题有进一步了解和深入,现归纳整理如下
弹簧类题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一)弹力的特点
1.弹力的瞬时性:弹簧可伸长可压缩,两端同时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弹力随形变量变化而变化。

2.弹力的连续性:约束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自由弹簧可突变)
3.弹力的对称性:弹簧的弹力以原长位置为对称,即相等的弹力对应两个状态。

(二)在弹力作用下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①考虑压缩和伸长两种可能性 1.在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态—— ②作示意图 ③受力平衡列方程
2.在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变速运动状态
形变 F m F a i ∑=,a 变化 v 变化 位置变化 (a = 0时v max ) (v=0时形变量最大)
(1)变量分析:(a )过程——抓住振动的对称性 (b )瞬时
(2)运动计算: (a)匀变速运动 (b)一般运动
①通过分析弹簧的形变而确定弹力大小、方向的改变,从而研究联系物的运动 ②弹簧处于原长状态不一定是平衡态
③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有变化的外力作用,变化的外力常存在极值问题
④充分利用振动特征(振幅、平衡位置、对称性、周期性、F 回与弹力的区别) ⑤临界态——脱离与不脱离:必共速、共加速且N=0
⑥善用系统牛顿第二定律
针对性练习:
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上端叠放着两个
物块A 、B ,它们的质量均为2.0kg ,并处于静止状态。

某时刻
突然将一个大小为10N 的竖直向上的拉力加在A 上,则此时刻
A 对
B 的压力大小为(g 取10m/s 2)( )
A .25N B. 20N C. 15N D. 10N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A 放置在质量为M 的物体B 上,
B 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振动过程
中A 、B 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当物体离
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时,A 、B 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
A.0
B.kx
C.kx M m
D.kx m
M m 3.质量分别为m A =2kg 和m B =3kg 的A 、B 两物块,用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相连后竖直放在水平面上。

今用大小为F =45N 的力把物块A 向下压而使之处于静止,突然撤去压力,则( )
A .物块
B 有可能离开水平面
B .物块B 不可能离开水平面
C .只要k 足够小,物块B 就可能离开水平面
D .只要k 足够大,物块B 就可能离开水平面
4.如图中所示,x 、y 、z 为三个物块,k 为轻质弹簧,L 为轻线。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若将L 突然剪断,用a x 、a y 分别表示刚剪断时x 、y 的加速度,则有( )
A .a x =0、a y =0
B .a x =0、a y ≠0
C .a x ≠0、a y ≠0
D .a x ≠0、a y =0
5.如图所示,A 、B 质量均为m ,叠放在轻质弹簧上,当对A 施加一竖直向下的
力,大小为F ,将弹簧压缩一段,而且突然撤去力F 的瞬间,关于A 的加速度及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为0,作用力为mg 。

B 、加速度为F/2m ,作用力为mg+F/2
C 、速度为F/m ,作用力为mg+F
D 、加速度为F/2m ,作用力为(mg+F )/2
6.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 1的箱子,
箱中有一质量为m 2的物体.当箱静止时,弹簧伸长L 1,向下拉箱使弹簧再
伸长L 2时放手,设弹簧处在弹性限度内,则放手瞬间箱对物体的支持力为:( )
A.g m L L
212)1(+ B.g m m L L ))(1(211
2++ C.g m L L 212 D.g m m L L )(211
2+ 7.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上套有一个小球和两根弹簧,两弹簧的一端各与小球相连,另一端分别用销钉M 、N 固定于杆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设拔去销钉M 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为12m/s 2,若不拔去销钉丁M 而拔去销钉N 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可能是(取g =10m/s 2) ( )
A .22m/s 2,方向竖直向上
B .22m/s 2,方向竖直向下
C .2m/s 2,方向竖直向上
D .2m/s 2,方向竖直向下
8如图15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被劲度系数为k 2的弹簧2悬挂天花板上,
下面还拴着劲度系数为k 1的轻弹簧1,托住下面弹簧的端点A 用力向上压,当弹簧2的弹力大小为mg/2时,弹簧1的下端点A 上移的高度是多少?
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 、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 C 为一固定挡板。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开始用一恒力F 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 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 刚要离开C 时物块A 的加速度a 和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 的位移d 。

重力加速度为g 。

10.如图14所示,A 、B 两滑环分别套在间距为1m 的光滑细杆上,A 和B 的质量之比为1∶3,用一自然长度为1m 的轻弹簧将两环相连,在 A 环上作用一沿杆方向的、大小为20N 的
θ
A
B
拉力F ,当两环都沿杆以相同的加速度a 运动时,弹簧与杆夹角为53°。

(cos53°=0.6) 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
(2)若突然撤去拉力F ,在撤去拉力F 的瞬间,A 的加速度为a /,a /与a 之间比为多少?
1C 2.D 3B 4B 5B 6A 7 BC 8、解:A 点上升的高度等于弹簧2和弹簧1缩短的长度之和.A 点上升,使弹簧2仍处于伸长状态时,弹力减小了mg/2,弹簧2比原来缩短△x 2=mg/(2k 2),弹簧1的弹力为
mg/2,压缩量为△x 1=mg/(2k 1),
所以△x=△x 1+△x 2=mg(1/k 1+1/k 2)/2.
A 点上升,使弹簧2处于压缩状态时,向下的弹力mg/2,压缩量△x 2=mg/(2k 2),所以弹簧2总的压缩量△x ′2=mg/k 2+mg/(2k 2)=3mg/(2k 2).弹簧l 上的弹力为mg +mg/2,
△x ′1=3mg/(2k 1)
△x=△x ′1+△x ′2=3mg(1/k 1+1/k 2)/2.
所以弹簧1的下端点A 上移的高度是
△x=mg(1/k 1+1/k 2)/2,或3mg(1/k 1l +1/k 2)/2.
9令x 1表示未加F 时弹簧的压缩量,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m A gsin θ=kx 1 ①
令x 2表示B 刚要离开C 时弹簧的伸长量,a 表示此时A 的加速度,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kx 2=m B gsin θ ②
F -m A gsin θ-kx 2=m A a ③
由② ⑧ 式可得a=
F -(m A +m B )gsin θm A
④ 由题意 d=x 1+x 2 ⑤

由①②⑤式可得d=(m A +m B )gsin θk
⑥ 10.解:(1)先取A +B 和弹簧整体为研究对象,弹簧弹力为内力,杆对A 、B 支持力与加速
度方向垂直,在沿F 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 =(m A +m B )a ①
再取B 为研究对象F 弹cos53°=m B a ②
①②联立求解得,F 弹=25N
由几何关系得,弹簧的伸长量⊿x =l (1/sin53°-1)=0.25m
所以弹簧的劲度系数k =100N/m
(2)撤去F 力瞬间,弹簧弹力不变,A 的加速度a /= F 弹cos53°/m A
所以a /:a =3∶1。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 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