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行业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纺织行业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纱线基础知识
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NM代表公支;
NE代表英支;
TEX是特克斯
DTEX是分特(克斯)
NEB代表棉纱线以及棉型化纤的英支数
NEL代表亚麻纱的英支数
NEK代表精梳毛纱的英支数
DEN代表旦数
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
1 •单位
⑴、定长制:
A.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 X1000
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
B.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Nden= (G/L) X9000
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
(2)、定重制:
A.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7G
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
B.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 (L/G) X840
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
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
Ne=C/Ntex (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 (65/35) 45S 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
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
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
混纺纱线:如T/JC (65/35) 45S Ne= (0・5905*65%+0・583*35%) Nm
3、特数Ntex与公制Nm
Ntex XNm=1000
4、特数Ntex与旦数Nden
Nden=9*Ntex
纱的粗度与表示方法
纱依使用的U的而被纺制成各种粗细、大小。

当有人问及f纱的粗细大小大概是什么程度J时,不知如何表达是好,可真伤脑筋。

纱是山一束束的纤维集合而成的,其间的密合度与集合状态很复杂,且纤维的侧面及横面的形态也各式各样,因此若以普通的方法测试其直径是很牵强。

山于纱的全部构造还处于柔软且易变形的形态,因此不能以铁丝大小的粗来测。

此处我们将设定一表达纱之粗度的方法,即设定一基准单位,以此基准单位的倍数来表示。

4-1纱支粗细的表示(1)支数、丹尼、Tex (德式)
支数法(恒重武):订定标准重量,用以表示相对于标准重量的标准长度的倍数的数值,即为支数。

(是以纺绩纱为对象的方式)。

W 1 N=—X —
L
M
I :测定的长度 N
:支数W J 标准重量
W :测定重量L :相对于准重量的标准K
W
-=K K 是依纤维种类所制定的定数 L
棉纱、蚕纟幺、化纤纺绩纱K = 0・591 麻(纱)K= 1.654 毛(纱)K=1
⑵丹尼尔(Denier )法(恒长式):
订定标准长、标准重之倍数的数值,并以号码来表示的方法。

则以标准重量除标准长之纱长所得的结果即为Denier
(以长纤为对象的方式): 表3-3 长纤粗度之标准 L W d=—X —
W
1
D = Denier L =标准长
1=测得长度 w=标准重 w=测得A 量
L
—=K=9000 (定数) W
W
AD = 9OOOX —
1
(3)Tex (共通式):
恒重式的支数其依纱的种类来决定标准的定夺,有其烦杂之处。

而这种方法是任何种类的纱皆以相当于1000公尺的重量单位(克) 来表达其支数。

单位以Tex 表示:
表3-4支数换算表
N :毛纱支数(公制)棉纱支数(英制)D : denier T : Tex 支数
[例

标准长 单位重 粗度单位
[lOOOm] [Ig] [1 Tex]
所得支数纱支数
(共通式)
已知支数
毛纱(公制) lOOOg,
1000m 棉纟菽英制)~ 453.6g (l 磅) 768.1m (840 码)
长纤(denier 式)
9000m. Ig
Tex 支数(共通式) 1000m. Ig
N :毛纱支数(公制) NI 棉纱支数(英制) D : denier T : Tex 支数
L695XN*
9000/D
1000/T
棉纱支数
0.591XN
5315/D
591/T
长纤纱
(denier 9000ZN
5315/N
T/O.llll
Tex 支数 1000/N
591/N'
[lOOOm] Img [lOOOm] 1kg Img Tex 1kg Tex
4・2纱的表示法 依纱的构成而设定其表示法 (1)棉、麻、蚕丝、化纤、嫖萦纱。

这些主要以棉支数来表示: [例] 20支单纱 20$或 20;S/l
30支双股纱 60支三股纱 20支五股的3条捻纱 20支单股纱及30支双股纱的捻纱 20、30/2/2$或20x30/2$
30支双条合捻纱 ⑵毛(纱): 毛纱主要以公制支数来表达: [例]20支单股纱 30支双股纱 60支三股纱
20支五股的3条捻纱 30/2$ 或 300/2 60/3$ 或 6003
2O/5/3S 或 20^S/5/3 3O//2S 或 300//2 1/20 2/30 3/60
3/5/20
20支单股纱及30支双股纱的捻纱2/1/20, 2/30或1/20x2/30
30支双条合捻纱 2//30
⑶以Tex 支数表达: 20支单股纱 30支双股纱
60支2根合捻纱
20 tex 30 texx2 60 tex//2
(4)纱之混纺率的表示: 支数与混纺率的合记如下所示。

支数(混纺纤维名A 、混纺率。

混纺纤维名B 、混纺率) 混纺纤
维名A 、混纺率 或支数(混纺纤维名B 、混纺率)
[例] 20支粗的A 纤维70%与B 纤维30%混纺的情形。

A70
以棉支数法表达为2(/ (A70、B30)或2(/ (B30)
或A/B 70/30 2(rS
A70 公制支数法为1/20 (A70 • B30)或1/20 (B30)
(5)捻纱的捻向的表示:
棉支数以下捻方向/上然方向来表示。

[例1 ]单股纱Z捻再添2条以上做S捻的悄形……ZZS
[例2]单股纱Z捻后,加2条以上做S捻,复再添2条以上做Z捻…ZS/Z
公制支数法则以上捻方向/下捻方向来表示。

[例1]单股纱Z捻后,添2条以上纱做S捻•…•…S/Z
[例2]单股纱S捻后,与2条以上纱做Z捻,复再与2条以上纱做S捻…・S/Z/S
(6)捻数与捻向并记的情形:
【以棉支数表示时】
单股纱••捻向,捻数/2.54cm
[例]捻数18的Z捻的单股纱....Z18/2.54cm 捻纱•…下捻方向,下捻数/上捻方向,上捻数。

[例1 ]Z18的单股纱2条以上合捻,上捻数12的S燃的纱表示为:Z18/S12/2・54cm
[例2 ] ZI8的单股纱以3条以上合捻后,以S12下捻所得之物再与2条以上纱合捻,上捻数为6的Z捻的纱表示为.
Z18/S12/Z6/2.54cm
【以公制支数法表示时】
单股纱是.…捻向,捻数
[例]捻数480的Z捻的单股纱....Z480/m 捻纱•…上捻方向,上捻数/下捻方向,下捻数。

[例1 ]Z500的单纱二股以上合捻,上捻数为480的S捻的纱表示为:
S480/Z500/m
[例2 ] 2条以上Z500的单纱合捻,以S480下捻之后再以2条合捻,
Z250/S480/Z500/m
(7)长纱的粗度:
在表示长纱粗度的数字之后加上D或d较好。

[例I ] 120 denier 粗度表为120 2D 或120 2d
[例2] 120 denier的纱2条合捻的悄形I20//D或120//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