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河南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分析

2015年河南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分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试题教育学、心理学一、选择题(教育学1~20,心理学21~40。

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西方最早的教育名著是古罗马昆体良的 ( )A.《理想国》B.《论演说家的教育》C.《大教学论》D.《教育漫话》2.《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作者是 ( )A.洛克B.杜威C.凯洛夫D.卢梭3.目前许多国家的________已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化甚至普及化阶段。

( )A.学前教育B.初等教育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4. ________在他的《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的观点。

( )A.赞料夫B.皮亚杰C.布鲁纳D.布卢姆5.教育的领导权是由________决定的。

( )A.政治、经济制度B.文化C.科学技术D.人口6.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 ( )A.教育的客体B.认识的主体C.教育的客体、认识的主体D.上都不是7.“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说服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8.“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了 ( )A.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B.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C.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9. ________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

( )A.生产关系B.科技C.文化D.生产力发展水平10. ________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 )A.小组教学B.道尔顿制C.个别教学D.班级授课制1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这反映了________对人发展的影响。

( )A.遗传B.环境C.主观能动性D.教育12. ________是以学校为本、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而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 )A.校本课程B.国家课程C.地方课程D.选修课程1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所反映的是 (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教育独立论14.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被称为中心环节的是 ( )A.引起求知欲B.巩固知识C.感知教材D.理解教材15.我国第一个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行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B.壬戌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癸卯学制16. ________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 )A.教盲目的B.课程目标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17.我国古代的“六艺”“四书五经”,古罗马的“七艺”,都可以说是最早的 (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18.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事件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_______特点。

( )A.复杂性B.能动性C.示范性D.创造性19.“相观而善,相互切磋”体现了教学中要注意运用 ( )A.参观法B.发现法C.讲演法D.讨论法20.小东私拿水果摊上的一个苹果,经同学报告,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老师问道:“小东,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小东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

”“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

”教师应从_______入手对小东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1.下列选项不属于个性心理的是 ( )A.气质B.性格C.认知D.能力22.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的心理学流派是 ( )A.机能主义B.行为主义C.精神分析学派D.认知学派23.两个人看见桌子上的半瓶水,一个人说:“只有半瓶了!”另一个人说“还右半瓶呢!”这说明了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 ( )A.主观性B.客观性C.被动性D.真实性24.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是 ( )A.望梅止渴B.谈虎色变C.防御反射D.乐极生悲25.教师上课时,一边讲授一边板书,还要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这属于以下哪种注意品质 (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26.“以手代目”,盲人通过触压觉阅读盲文属于 ( )A.感觉对比B.感觉的补偿C.感觉适应D.错觉27.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粉笔写出来,这利用了知觉的哪种规律 ( )A.理解性B.恒常性C.整体性D.选择性28.在记忆中,后学习的材料会对先学习的材料造成干扰,这种现象属于 ( )A.衰退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D.近因效应29.“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一种思维 ( )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动作思维D.集中思维30.学生在读到《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脑海中浮现诗句中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无意想象B.幻想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31.李老师正讲课时,迟到的小明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这种现象属于 (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32.郁闷时的倾诉、痛苦时的哭泣以及剧烈的体育运动等负性情绪的发泄属于( )A.合理宣泄B.认知调控C.想象放松D.肌肉放松33.《红楼梦》中林黛玉“见花落泪,见月伤心”,其情绪状态属于 ( )A.心境B.激情C.应教D.热情34.小明花了10分钟时间背会了《静夜思》这首诗,接着又继续读了5分钟,这种知识保持方法属于 ( )A.及时复习B.分散复习C.平时复习D.适当过度学习35.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属于以下哪种气质类型 (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36.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开朗、豪放,南方人含蓄、细腻”,这属于 ( )A.首因效应B.刻板效应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37.小华同学热爱学习,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组织班级同学认真学习,这些品质属于性格中的何种特征 ( )A.态度B.理智C.意志D.情绪38.心理学的研究已初步证明,人类一切行为的动力都起源于 ( )A.动机B.愿望C.需要D.创造39.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正常心理现象,它属于 (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40.“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充分说明了____对智力的补偿作用。

( )A.性格B.气质C.能力D.动机教育学部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4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

42.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____________作用。

4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____过程。

4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__。

45.狭义的教育是指____________ 。

46.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__47.史料记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古代的____________社会。

48.义务教育的特点有强制性、____________和普及性。

49.历史上,学校教育制度呈现出三种形态:单轨学制、双轨学制和____________学制。

50.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就要抓住儿童发展的____________。

51.____________课程渗透在学校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及观念环境中。

52.夸美纽斯提出____________思想,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5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是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都设置____________,并作为必修课程。

54.之所以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是因为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________。

55.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____________学说。

56.____________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57.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其著作《_____________》中,强调教育活动必须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其思想后来被称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58.课程设计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____________ 三个层次构成。

59.“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反映教师劳动的____________特点。

60.1965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会议上,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首次正式提出____________的概念,并论证了相关思想。

三、简答题(共l6分)6l.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3分)62.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4分)63.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有那些?(4分)64.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哪些?(5分)四、案例分析题(9分)65.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段:教师:为什么说鸡、鸭、猪是动物?学生:因为它们都会叫。

教师:是吗?蚯蚓不会叫,可它也是动物呀!学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生物都叫动物。

教师:鱼可不会爬,也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泳;鸟会飞,它们不是动物?学生:是动物,因为它们都会活动,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

教师:对了,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

可是飞机会飞,是不是动物呢?学生:飞机自己不会飞,是人开的,它没有生命,是人造的,不是动物。

教师:对了,能自己活动的生物才叫动物。

(l)教学片段中教师的做法符合什么教学原则?(2)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此教学原则?结合教学片段进行分析。

五、论述题(10分)66.论述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心理学部分六、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7.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以引起被试的某种心理现象,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68.一般情况下,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____________关系。

60.从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看,心理是____________的机能。

70.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该事物的形象是____________。

71.人们在夜间仔细听一只表的嘀嗒声,会感觉到表的声音一会儿强、一会儿弱,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被称为____________。

72.视觉的适宜刺激是____________。

7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____________的反映。

74.在视觉记忆中,外界信息经由感觉器官的登记后可以保持约300毫秒。

这在记忆系统中被称为____________。

75.没有完整的逻辑程序,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____________,又称“非逻辑性思维”。

76.许多儿童由于各种原因无法骑马,所以就常把一个小凳子或小椅子当一匹马来骑,过体现了想象的____________功能。

77.“情感共鸣”反映了情感的____________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