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中医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中医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肾病•内分泌科
消渴病护理常规
【辨证】 证型:肝胃郁热、脾虚胃热、阴虚火旺、气阴两虚、兼夹(瘀证、痰证)。 西医:糖尿病。 【临床表现】 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尿糖增高为主要表现。 【临证(症)护理】 1.阴虚燥热患者住室宜凉爽通风。 2.肝胃郁热甚者糖尿病膏贴太冲、三阴交、内关系。 3.气阴两虚者可艾炙肾俞、关元、复溜、三阴交等穴,也遵医嘱给予行足三里穴位注射。 4.痰证患者每周定时测体重。 5.瘀证患者遵医嘱给予足疗,注意水温,避免汤伤。
水肿病护理常规★
水肿是由肺脾肾三脏对水液宣化输布功能失调,使体内水湿滞留,泛溢肌肤所致。病位其本在肾、其 标在肺、其制在脾。肾性、心源性、营养不良性水肿可参照本病护理。 【临床表现】 以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临证(症)护理】 1.重症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长期卧床者注意预防压疮的发生。 2.水肿严重者,经常变换体位;眼睑及面部水肿时,可垫高枕头;阴囊水肿者,用提睾带托起。 3.下肢水肿重者遵医嘱适当抬高患肢。水肿减轻后可适当活动。 4.重症患者遵医嘱应绝对卧床休息,高度水肿而致胸闷憋气者,遵医嘱可取半卧位。 5.胸闷气促者,遵医嘱吸氧。 6.遵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饮水量视尿量而定,一般以前一日尿量加500ml 为宜,若有高热、呕吐、泻泄者遵医嘱则适当增加入量。
【饮食护理】 1.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忌辛辣、肥腻。 2.水肿初期应予无盐饮食,肿势消退后可改低盐饮食。 3.有呕吐、发热时,宜食清热利水之品。 4.阳水证者,可给予清热利水之品。 5.阴水证者,饮食宜富于营养。 【给药护理】 1.阳水兼风者,中药宜热服,盖被,饮热粥或姜糖水后安卧,以助汗出。 2.阴水证者,中药宜温服;若伴恶心呕吐者,在服药前生姜擦舌,或少 量频服。 3.服攻下逐水药者,中药宜频服,并观察二便情况。 4.湿毒上泛,恶心呕吐不止者,可服热姜糖水或遵医嘱予止吐药。
2.湿热痹阻证:主要表现为关节游走性疼痛,发 热,咽痛,便秘,小便赤,舌红,苔黄腻,脉数。
(1)病室宜凉爽,空气流通,但汗出时应避风, 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多选用寒凉性的食物,如米仁粥、绿豆、生 梨。不宜食温热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3)中药汤剂宜偏凉服,按时服药。
(4)关节红肿热痛时给予中药硬膏贴外敷外敷。
淋证护理常规
淋证是因外感湿热、饮食不洁,使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病位在膀胱、肾。辩证:湿热 藴结证、肝气郁滞证、脾肾两虚证。临床根据症状不同分为热淋、血淋、气淋、石淋、膏淋、劳淋。 泌尿系感染可参照本病护理。 【临床表现】 小便频急不畅、滴沥涩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证。 【临证(症)护理】 1.热淋,高热不退时,遵医嘱针刺。 2.石淋、膏淋发作时,穴位按压。 3.劳淋腰酸甚时,在睡眠时腰下垫棉垫。 【饮食护理】 1.饮食应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忌辛辣、煎炸、肥腻、饮酒之品。 2.膏淋虚证和劳淋者,注意饮食进补。 3.石淋者,应根据结石成分性质的不同,注意饮食宜忌。
尪痹护理常规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 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 性疾病,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关节的进行性破 坏为特征。本病属于中医“痹证”。 【临床表现】 1.关节表现 (1)晨僵 (2)关节痛(3)关节肿胀(4)关 节畸形(5)关节功能障碍。2.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2)类风湿血管炎(3)肺病 变(4)心包炎
【并发症护理】
1.发热恶寒重、头痛、四肢酸痛、无汗者,可遵医嘱针刺合谷、风池、 曲池等穴,至微汗出。
2.高热口渴重,汗出较多时,可给予淡盐水、芦根或石斛煎水代茶饮。 【健康指导】
1.要坚持按医嘱服用出院带药,不要自行中断,以免复发。 2.按时复诊,如有发病征象,及时就医,不要延误。 3.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节制房事,保持心情舒畅。 4.做好个人卫生,防止尿路感染。 5.每日坚持多饮水,并限制含钙及草酸丰富的饮食。 6.病情缓解后多适当活动。石淋者应增加活动量,指导患者进行跳跃、 拍打等活动。
6.遵医嘱定期监测血糖和尿糖变化。 7.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运动疗法,如散步、打 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时间安排在饭后1小时左右 开始,持续半小时,不感到疲劳为宜,重症患者宜 卧床休息。
【饮食护理】
1.严格按医嘱进食,控制主食量,用餐定时定量。 2.外出时应携带必要的食物,以保证按时进食。 3.禁食糖、烟、酒和高淀粉的食物,少食煎炸食 品。可适当增加蛋白质如鱼、牛奶、豆制品等。按 规定进食仍感饥饿者,应以增加水煮蔬菜充饥。
出现神昏、呼吸深快、血压下降、肢冷脉微欲绝等症状阴虚阳 浮者神昏迷蒙时,按昏迷常规护理,配合医师进行抢救。
【健康指导】 1.向患者讲解饮食疗法,使患者合理安排每日 膳食。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运动疗法。 3.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创伤和过度劳累。 4.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糖和尿糖的方法, 定期复查。随身携带 保健卡和食物。 5.指导病人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剪指 甲。 6.加强情志护理,消除患者忧虑和恐惧,积极 配合治疗。
(1)宜食补益的食品,红枣、莲子肉,荔枝,黄芪松子炖鸡等。 (2)协助生活护理,应做好情志护理。 (3)注意心悸自汗、胸闷头晕等症状,并及时报告医师。
【饮食护理】
1.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 2.注意补充营养,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用药护理】
1.按医嘱准确给药,发药到口。 2.依病性、药性确定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 【并发症护理】
【临证(症)护理】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环境与休息:病室宜整洁、干燥、空气流 畅。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缓解期可适当活动。 (3)生活不能自理者要经常帮助其活动肢体, 更换卧位,受压部位应用软垫保护,防止发生压 疮。 (4)指导患者的站、坐、行、睡的姿态与体位, 纠正不正确的姿势,防止关节变形。
1.观察生命体证的变化。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处理。若高热不退, 遵医嘱予物理降温。汗出者,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被。
2.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伴随症状及与气候比变化的关系,以 鉴别证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3.观察皮肤情况及口腔黏膜,做好记录。
【健康指导】 1.居室宜通风、干爽。春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切 忌受寒、淋雨、涉水受湿,尤其是关节部位要注意保 暖,可用护套保护。 2.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波动,生活起居规律, 注意劳逸结合。 3.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为宜,可多食牛奶、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生 冷、刺激性食物。 4.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 木兰拳等,使关节筋脉气血畅通。 5.按时服药,定期门诊复查。
二.辨证施护 1.寒湿痹阻证: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或积液,纳差, 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畏寒,舌淡苔白腻,脉濡。 (1)病室宜温暖、干燥。注意保暖。宜卧床休息。 (2)宜进食温热型食物,如猪、牛、羊骨头煮汤, 可加适量姜,胡椒粉等调料以助驱散风寒之邪,忌食 生冷瓜果。 (3)关节肌肉疼痛者可予护架,防止关节受压。关 节活动不利或强直者,鼓励或加强功能锻炼,或遵医 嘱配合热敷、熏蒸、中药硬膏贴外敷等治疗。 (4)祛寒逐风合剂口服,服药后食热粥、热饮可助 药力。
3.痰瘀痹阻证:关节满肿日久,僵硬变形,屈伸不利,舌黯紫,苔白厚 或厚腻,脉沉细涩或沉滑。
(1)宜食薏苡仁、山药、扁豆等以祛痰化湿 (2)指导患者疼痛缓解时适当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直。 (3)晨僵明显时给予温水浴,熏蒸,中低频等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4.肝肾不足证: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畏寒,消瘦,面色无华,舌淡苔 白脉沉细。
【并发症护理】
1.心悸者遵医嘱卧床休息,轻者可适当活动,心慌气促不能平卧者取半 卧位,并予氧气吸入。
2.便秘者遵医嘱给予润肠通便之食品,如香蕉、蜂蜜、核桃仁等;多食 富含纤维素的食品。
3.如发现患者面色苍白,汗出肢冷,口唇青紫,呼吸表浅,脉微欲绝等 应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处理。
【健康指导】1.起Fra bibliotek有常,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严防感冒。
2.劳逸适度,尤应节制房事,戒怒,以保护元气。
3.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食物选择的范围、烹调方法、进食量等。做好 口腔及皮肤护理,按时服药,定时检查。
2018
谢谢您的观看
【用药护理】
1.降糖药物的用药类别、时间、途径和药量,必须严格按医 嘱执行。
2.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反应。
【并发症护理】
1.患者突然心慌头晕、出虚汗、软弱无力等低血糖现象时, 立即予糖水或果汁饮用,亦可食用巧克力、饼干等,必要时给 50%葡萄糖推注。
2.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至呼气有 烂苹果气味的酮症酸中毒时,做好酮症酸中毒抢救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