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知识与实用技术
三、护送伤病员去医院
(一)去医院的准备工作 1)物质准备:必要的衣物、既往病历、毛 巾、手纸、塑料袋(防呕吐)、钱等。 2)人员准备:“韩信用兵,多多益善”,两 个人以上。
h
18
1、徒手搬运:
扶行法;抱持法;背负法;椅托法;双人 拉车式;三人搬运法。
2、器械搬运法 3、保护输液通道畅通 4、将担架正确送入救护车
在医生到来之前,针对病情迅速对患者采取 急救措施,自救技术详见后面。
h
16
二、正确接引救护车及急救人员到达发病现场
1、派熟悉道路的人去接救护车或急救人员 。
2、遵守约定。 3、提前到达等侯地点。 4、清理路障。 5、不要离开等侯地点。 6、见车(人)招手。 7、带路的方法。 8、准备好电梯。
h
17
现场急救知识与实用技术
h
1
为什么要学习急救知识?
• 一、拯救生命,减少伤残 • 二、提高急救意识和急救常识 • 三、加快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 • 四、全局实施HSE管理体系的需要
h
2
第一节 现场急救概述
一、什么叫现场急救? (一)急救的类型 1、院前救护(现场急救);2、院内急 诊救护;3、重症监护(ICU)。 (二)院前救护也叫现场急救,指救护 车或专业医护人员到达以前,对伤病者 的初步援助及护理。
6)担架或木板要固定好,防止车开动或刹 车时碰伤。
h
29
第三节 几种常见急症的急救
对于现场的第一目击者来说,首先要有勇于 承担责任的决心。其次在实施急救时要忙而不乱 ,其原则概述如下:
1)控制自己的情绪。 2)用一点时间进行思考,判断伤(病)情。 3)确保自身安全不受威胁的同时进行呼救。 4)按照所学的急救知识实施抢救。 5)小心可能继续存在的危险因素。
检查时将听诊器或耳朵贴在病人胸壁
上可以听到“咚、咚”的声音,其频率与 脉搏跳动一致,若无声响即可诊为心音消 失。
h
15
(二)、呼救
拨打120或其他医疗救助电话(如“两书一表” 中规定的医疗救助电话),需要明确以下两点:
1、什么情况下需要叫救护车——视具体情况 而定。
2、怎样正确拨打医疗急救电话。 (三)、自救
h
11
2、几种简单实用的检查方法 1)神志丧失的检查 2)颈动脉搏动的检查法 3)呼吸的检查 ①检查呼吸有无停止 ②呼吸频率的改变 ③几种表示病情严重的异常呼吸 间接呼吸;潮式呼吸;鼾声呼吸;点头
呼吸。
h
12
触摸挠动脉
h
13
体 表 动 脉
压 迫 点
h
14
4)瞳孔的检查: ①瞳孔大小 ②双侧瞳孔是否等大对称 ③瞳孔方向 ④瞳孔形态 5)心音的检查:h Nhomakorabea4
现场急救的含义:
(1)接到呼救后,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 到达现场。
(2)给予现场伤员以最有效的救护措 施。 (3)在不停止救护的情况下,安全、迅 速地将伤员转运到相关医院继续救治。
h
5
二、现场急救的目的: 保存生命; 防止病情恶化; 改善预后。
h
6
急救要分先后缓急
•
在进行现场救护时,抢救人员要发扬救死扶伤 的人道主义精神,要在迅速通知医疗急救单位前 来抢救的同时,沉着、灵活、迅速地开展现场救 护工作,遇到大批伤员时,要组织群众进行自救 互救。在急救中要坚持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 急后缓的原则,对大出血、神志不清、呼吸异常 或呼吸停止、脉搏弱或心跳停止的危重伤病员, 要先救命后治伤。对多处受伤的病员一般要先维 持呼吸道通畅、止住大出血、处理休克和内脏损 伤,然后处理骨折,最后处理伤口。
h
10
3)第三级:较重。患者需要尽快得到 治疗。
这类疾病有:急性脑血管病;各种原
因造成的休克、昏迷、呼吸衰竭;重症支 气管哮喘;癫痫大发作;各种急腹症;大 咯血;大呕血;急性中毒等。
表现特征:持续神志不清,呼之不应
;腹疼剧烈,腹壁发硬,拒按;大咯血( 即咳嗽时咳出大量鲜红色血液);大呕血 (即呕吐时有大量暗红色血液);突发呼 吸困难,呼吸时常有哨音。
h
3
• 现场急救(或称院前急救)是指医护人员未到之 前,对由于疾病、意外创伤及灾害等引起的伤害, 进行就地应急处理和护理,为转运病人创造有利 条件,减轻病人的痛苦,防止伤势、病情进一步 恶化。人们在生活中不免会遇到一些意外事故, 突然发生急病或遭受外伤,能否得到正确及时的 处置,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预后,尤其对一 些危重伤病员,时间就是生命,正确及时的救治, 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因此,让更多的 人掌握现场急救知识,遇到这些情况,就可以进 行自救互救,对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有重大意义。
1)危重的伤者作好伤情标记。 2)对扎止血带的伤员,亦隔40—60min放 松止血带一次,每次约1-2min。 3)昏迷伤员取侧卧位,胸部垫一枕头或衣 卷,隔2h翻身一次。 4)抽搐伤员上下牙齿间垫塞纱布或垫塞缠 上纱布的筷子,以免咬伤舌头。
5)途中密切观察,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 要积极抢救(人工呼吸,心脏挤压)。
心脏骤停的表现特征:突然神志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等表现。
h
9
2)第二级:危重。病情随时有可能发展 为第一级,应立即得到就地抢救。
这些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各
种原因造成的急性心力衰竭、某些恶性的 心率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等。
表现特征:持续、剧烈的原因不明的
疼痛;突发的严重胸闷,呼吸困难。这两 种情况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同时存在。
h
19
单人搬运法(背负法)
h
20
椅托式搬运法
h
21
拉车式搬运法
h
22
平抱和平抬搬运法
h
23
多人搬运法
h
24
在伤员颈下及腰下加垫,并加以固定
h
25
在伤员颈部两旁加充填物,以减少伤员头部晃动
h
26
把患者置于褥子上的方法
h
27
将担架抬入救护车的方法
h
28
5、途中护理: 转送病员的途中应注意如下事项:
h
7
第二节 危重急症发生以后
一、突发危重急病现场的基本程序 (医护人员到来之前)——三个环节
判断、呼救、自救是院外突发健康意 外时抢救患者的缺一不可的三个环节, 也是现场急救的核心内容。
h
8
(一)、判断
1、突发重病危险程度分级及其表现特征 1)第一级:极严重。四分钟就可以致命!
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最危险、最危急的 疾病只有一个——猝死(四分钟内就死亡) 。引起猝死的直接原因是心脏骤停,其后果 往往是马上进入不可逆转的生物学死亡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