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健康促进和养生作用

论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健康促进和养生作用

中华武术・研究 第2卷 第3期 2013年3月 ★ Chinese Wushu Research Vol.2 No.3 Mar.2013
论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健康促进和养生作用
魏 州
Taijiquan’s Promoting and Health-Keeping Roles for El-derly People
Wei Zhou
【摘要】太极拳是在我国广为流传、适合不同年龄段和人群健身的优秀拳种之一,也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首选推广运动项目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太极拳运动也得
到了广泛普及,太极拳的健身和预防疾病的作用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本文通过对太极拳
养生与保健原理的研究,阐述了太极拳在平衡与姿势控制、心脏血管与心肺呼吸、骨质疏
松与风湿性关节炎、压力与抑郁缓解、高血压与糖尿病等方面的作用。

为喜爱太极拳运动
的人们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太极拳;老年人;健康;养生
Abstract: Taijiquan (tai chi chuan,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hadow boxing), as one of the excellent boxing sorts spread widely in China, suits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different people for fitness,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sports events
for preferred promotion in the national fitness campaign in our country. With soci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aijiquan exercise has gained broad popularity, and its
functions of fitness and disease prevention have also been accepted by people.
Through a study on taijiquan’s health-keeping and healthcare principles,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roles that taijiquan plays in such aspects as balance and posture
control, cardiovascular and cardio-respiratory diseases, osteoporosis and rheumatic
arthritis, pressure and depression remission, and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so as to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taijiquan enthusiasts.
Keywords: taijiquan (tai chi chuan); elderly people; health; health-keeping
【中图分类号】 G852 【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太极拳运动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注重天人合一,既强调肢体的协调统一,又注重呼吸、意念的密切配合,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独特健身运动,它汲取了古典唯物哲学阴阳学说和中医基本理论的经络学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太极拳发展至今,已涵融了中国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Author unit:魏州(1960-),女,北京人,现任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庆洲太极拳推手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武术传播与推广、武术太极拳推手理论研究,E-m a i l:weizhouwushu@。

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庆洲太极拳推手研究会,北京
Qingzhou Taijiguan Tuishou Research Society of Beijing Wushu Association, Beijing, China.
传统文化的多种成分和要素,其拳理映射着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

太极拳通过把人的精神和意识转移到行拳走架之中,以达到心静,在此基础上,渐进达到内心虚静的境界,近年来已引起生命科学领域学者的关注,并对其进行研究。

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及抗衰老、免疫系统等方面都有涉猎,但结果不尽相同。

有研究发现24周太极拳运动后,实验组中老年人体脂率明显下降,肺活量上升,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心脏出现“机能节省化”现象,提高中老年人免疫机能,增强抗感染能力,心理状态整体水平升高,受试者睡眠质量改善[1]。

2 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外有关太极拳在健康促进与康复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平衡与姿势控制、心脏血管与心肺呼吸、骨质疏松与风湿性关节炎、压力与抑郁缓解、高血压与糖尿病等。

2.1 平衡与姿势控制
这是目前对太极拳研究最多的领域,研究对象多以中老年人为主。

中老年人跌倒是严重的公共问题,因跌打造成的骨折、卧病在床、活动能力受限等,带来庞大的医疗支出及社会负担,也是老年人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

练习太极拳会增强肌肉的强度、柔软性、耐力、敏捷性与平衡感,因而增加姿势的稳定性,预防跌倒。

已有的研究发现,太极拳可以减少70岁以上老人47.5%的跌倒发生率,被认为是训练平衡和预防跌倒最成功的方法[2]。

2.2 心脏血管与心肺呼吸
太极拳运动要求螺旋式发力,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要保持一定的弧形,这使身体各部位都保持舒展圆活的放松姿态,呼吸与动作协调配合加速体内气血的运行速度,减轻了心脏的负担,使能量物质能够顺畅地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及时清理代谢产物,保持机体的活力。

中医说:“肺朝百脉,一吸百脉皆合,一呼百脉皆开,呼吸往骸, 百病皆除。

”由此可见呼吸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太极拳运动采用深、长、细、匀、缓的腹式呼吸, 呼吸时横膈的运动对内脏器官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3]。

腹式呼吸比胸式呼吸的通气性和换气率都要高,采用腹式呼吸可以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并且提高肺叶中下部肺泡的活动量,避免因活动量小,通气性不足而引起中下部肺泡的组织退化或滋生细菌。

常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人体呼吸肌和肋间肌的机能,增强体质,预防气管炎、肺结核和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

总结太极拳与心血管研究发现:太极拳锻炼者心脏泵血功能增强,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心排血分数,增强心肺功能;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均下降,而血沉、红细胞的变形指数显著升高;微循环更新率升高,表现出组织细胞与物质交换能力的改善,即微循环机能得到提高,起到了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长期习练太极拳的中老年人血管弹性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降低。

太极拳改善呼吸机能,延缓呼吸系统衰老已得到运动医学领域和临床心肺功能康复领域科研工作者的证明[4][5]。

2.3 骨质疏松与风湿性关节炎
骨质疏松与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与年龄的增长关系密切。

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0岁以上骨质疏松女性患病率为60%,
【太极拳研究】/魏 州:论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健康促进和养生作用
中华武术・研究 第2卷 第3期 2013年3月 ★ Chinese Wushu Research Vol.2 No.3 Mar.2013
男性为20%[6]。

这两种病症的药物治疗目前多限于临床症状严重患者,运动疗法多被轻症状者采用。

相对其他运动方式,太极拳近似闭链的运动方式及缓慢均匀的节奏能有效缓解关节负荷,增加骨关节灵活度和运动能力,有效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症状。

近几年国内一些小样本的研究发现,太极拳等传统健身方式可增加骨密度,但在可否降低骨折风险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2.4 压力与抑郁缓解
当今社会中,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繁重的压力、复杂化的人际关系都在冲击着人们的神经,并由此产生了诸如抑郁症、焦虑、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太极哲学认识到精神的态度会影响到心理及生理的功能,因此主张“心、性与意静”,将注意力有效地运用到拳架走势之中,认为“静所以守——心定而后静——静而后神安”。

相关研究表明太极拳会增强信心、降低压力及缓解抑郁,也因此被视为有效的身心疗法[7]。

2.5 高血压与糖尿病等
高血压与糖尿病是困扰中老年人的常见慢性疾病,也是近年来临床研究太极拳与健康促进的热点。

研究证明,太极拳能有效改善心血管和内分泌功能,降低血压和血糖水平,其中太极拳对神经——内分泌轴的调节作用是关键[8]。

此领域的研究对改善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研究而言,视角多有局限。

3 练习太极拳的建议
3.1 持之以恒
太极拳运动的运动量大小、架势高低、速度快慢都可自己把握,但是要练好太极拳一定要持之以恒。

拳谚说:“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就是说坚韧不拔的拳风。

形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习惯会使你受用一生。

3.2 姿势正确
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注意姿势的正确,也就是拳架要按照拳谱或者老师的指导,一步步悉心学习,一式练习熟练再学习下一式。

在练习过程中要保持姿势正确。

3.3 以意运动
太极拳运动讲求用意不用力,练习时全身放松,不用拙劲。

在呼吸与动作配合下,意识引导动作,而不是刻意追求慢、静、松,所以练习太极拳要以练意为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