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藏高原的主要环境效应

青藏高原的主要环境效应


!"! !"#$%&’()*
高耸的青藏高原伸入大气对流层 ":;<":!" 其本身形成的动力扰动和热力作用对西风带 有重大的影响="!># 冬半年主要为干冷的西风带所控制 " 气候寒冷 " 干燥少雨 " 多大风 " 并对青 藏高原北缘的干旱荒漠化进程有较大的影响 # 夏半年西南季风控制着高原的南部特别是它 的东南部 " 形成温暖湿润的气候 " 高原内部成为雨影区 "十分干旱 # 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南支 交替控制着青藏高原 " 并在青藏高原复杂的地形和地貌相互影响的综合作用下 " 冬季的冷高 压和夏季的热低压使高原面上降水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 # 同时巨大的山体气 候的垂直分异十分明显 " 致使在水平方向和垂直带上广泛分布着从赤道向极地的各种气候 类型="!> # 目前世界的热带雨林在印度能一直分布到北纬 ;?! 的喜马拉雅山麓 " 而在非洲仅可 分布到北纬 "!! 的地方 " 我国东部地区其热带界限大致在 !@!A # 青藏高原隆起以后曾使中国 东部的年平均气温下降 B<C" " 亚热带北限因之而南移 B<C 个纬距 " 究其原因都和青藏高原 的隆起有关=DE"!># 青藏高原垂直带界线高程向高原内部递增 " 有全球最高的森林上限 "藏东的 工布江达 $ 洛隆等地有高达海拔 @@?? * % 阴坡 &<@F?? * % 阳坡 & 的森林上限以及北半球最高 的现代雪线G 海拔 F!?? *H" 显示出高原巨大的山体效应 ="E!># 青藏高原地形高度减半 " 冬季青
!"$ !"#$()*
由于高原所处的中 $ 低纬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海拔高度 " 导致高原具有纬向 $ 经 向和垂直三维空间上的变化 " 自然环境的演替都经历了在纬度上类似亚热带到极地的景观 变化 "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自然景观 " 具有森林 $ 灌丛 $草甸 $ 草原和荒漠等 " 完全有别于南 北极景色单调的冰雪世界 # 高原具明显的三维地带性分异 "其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可归纳为季 风性和大陆性两大带谱系统 "结构类型和分布模式体现出高原巨大的山体效应 # 高原边缘出 现诸如热带季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山地针叶林及寒温带暗针叶林等多种森林生态系统 类型 "并在内流低洼地区形成较广的内陆湖泊与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类型 # 有人称青藏高原 是 ( 东南亚所有类型生态系统的总庇护伞 )" 这里囊括了几乎从赤道到南北极世界上所有的 生态类型 ,"-# 青藏高原成为许多物种的分化中心 "高原的隆起一方面保留了一些古老的生物种类 " 成 为某些古老物种的天然庇护所 "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物种 #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 统都较为脆弱 " 具独特的地生态空间格局 ! 如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的水汽通道 $ 边缘山地的 干旱河谷 $ 中东部的高寒灌丛草甸地带以及羌塘北部和昆仑山腹地的寒旱核心区域等,+2)-# 但 由于高原环境艰苦 " 人类活动范围较为局限 " 对高原环境的影响较弱 " 所以青藏高原大部分
-&
!
"
#
$
%
&
!" 卷
地区保存着较为完好的原始状况 ! 例如羌塘高原原始地面几乎没有受到破坏 ! 保存着完好的 高原面貌 "
! 青藏高原隆起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 !"#$%&’()*+,$-./
数值实验模拟认为 ! 在没有青藏高原的情况下 ! 该地区基本上都在西北气流控制下 ! 盛 行风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 应盛行副热带大陆气候 ! 即干热类荒漠或沙漠气候 " 当高原开 始隆起时 ! 青藏地区干热气候就开始发生较明显的变化 ! 降水增多 ! 气温降低 ! 当其高度达
9 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
!"! DE4FGH8
青藏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一级台阶 !以巨大的高差突兀在亚洲的南部 , 高原的北缘 ! 即 昆仑山 " 阿尔金山 " 祁连山的北翼 ! 以近 $### @ 的落差 ! 急降到海拔约 9### @ 的塔里木盆 地和河西走廊 ! 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南翼 ! 在不到 !## L@ 的水平距离内 ! 从海拔仅几十 米的印度恒河平原 !台阶式上升 ! 主脉耸入云霄 ! 平均海拔达 J### @ 以上 , 高原西起帕米尔 和喀喇昆仑山脉 !东缘的川西山系与海拔 "##M$## @ 的四川盆地的高差约有 "### @, 边缘 是高山环绕 ) 峡谷深切 ! 内部是山脉 ) 宽谷和湖盆相间 ! 绵延横亘着许多高山 ! 又有珠穆朗玛 峰为代表的许多雪峰林立 !成为举世无双的山原 , 这里是亚洲几条大河 !如长江 ) 黄河 ) 印度 河 )恒河 )雅鲁藏布江 ) 怒江和澜沧江等的发源地 ,在地球上只有青藏高原这种独特的地理位 置 ) 独有的海拔高度和地貌条件 ! 才可能演化和发展成为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公共水源地 ! 从而成为世界第一水源涵养地和 ’ 世界第一大水塔 (,
$&&&’!&&& ( 时 ! 雨量增到最大 " 当高原隆起高度达 !&&&’"&&& ( 时 ! 高原季风开始形成 ! 但 较弱 ! 气温继续降低 " 当高原隆起达 "&&&’)&&& ( 时 ! 夏季青藏热低压 # 冬季青藏冷高压更
明显 ! 高原季风接近现在的情况 ! 东亚季风也更明显 $ 高原地区气温更低 ! 降水量明显减少 ! 高原地区从较温湿气候变为凉干气候时期 " 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更加明显 ! 华北雨量增 多 ! 西北变得更干旱 ! 沙漠化扩大 " 高原隆升到现在的高度 ! 青藏地区气候干冷 ! 冬夏高原季 风更明显 ! 气候日变化更显著 ! 高原上的湖泊逐渐干涸 !一些外流湖泊变为内流湖泊 !并向盐 湖发展 " 局部地区开始出现沙漠化 ! 藏南河谷中则有继续向沙漠化发展的可能#*+,%" 青藏高原象一座高塔一样耸立在对流层中层 ! 它的巨大地形动力作用 % 阻挡和磨擦 & 和 热力作用 ! 首先改变了青藏地区的行星环流 ! 形成了有地区特色的大尺度基本气流 $ 其次 ! 这 些基本气流在高原动力和热力作用的季节变化影响下 ! 形成了以高原大小为尺度的区域性 环流!高原季风环流 " 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是形成高原独特气候的重要原因 !冬季形 成青藏冷高压 ! 夏季形成青藏热低压 #$%" 高原的作用是把夏季大陆低压迫向西南移 ! 移到青 藏高原上 $ 把冬季在低纬的大陆高压向西北抬 !至蒙古西部 " 有了青藏高原才有现在的夏季 大陆热低压和冬季蒙古冷高压 ! 才有现在的对流层低层的季风 $ 青藏高原地区如果是平原 ! 就没有印度低压和蒙古高压 !就没有现在的冬夏季风 " 根据降水季节的差异 ! 高原季风区又 可分为高原西侧冬季降水的冬季风区和高原东侧夏季降水的夏季风区 " 早在 $-*. 年 !/0123 就指出青藏高原在大尺度南亚季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青藏高 原是一个强盛的大陆性环流系统 ! 是亚洲大气环流系统的交汇场 ! 它不仅控制着高原面上的 气候与生物过程 !也在高原周围辐散形成下沉气流而强烈影响附近地区的气候#"%" 亚洲季风 分为 " 个区域类型 ’印度洋西南季风 #东亚东南季风和高原季风 " 东亚季风的冬季风来自亚 洲北部 !主要是冬季北半球最强的西伯利亚4 蒙古高压 "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 !西伯利亚 5蒙古 高压的寒冷气流必将以强劲的势头吹向印度洋 ! 横扫次大陆 #南亚的冬天将很严酷 " 青藏高 原严重地阻塞了高低纬度的热量交换 ! 使印巴次大陆强烈增温 #-%" 早更新世末期以来高原隆 升对东亚季风起了维持和加强作用 ! 季风强度以全新世达到现有规模 !为大陆性季风 #,%" 高原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大陆的风向 ! 对西伯利亚 ! 蒙古高气压区的形成也产生了决定 性的作用 #$&%" 在青藏高原没有出现以前 !行星风系的风向与纬度走向一致 " 高原的出现 ! 对西 风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低对流层的西风遇到青藏高原以后 !即分为南北两支 " 在高原季风 环流和西风支流两种作用的影响下 ! 中国现代季风的主要特点得以形成并日益突出 !东亚季 风气候日益典型化#$$%" 高原邻区形成一些与高原隆起直接相关的扰动系统和地方性气候第三极 (! 青藏高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 本文就青藏高原的环境效应问
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 青藏高原的隆起和抬升 ! 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 ! 促成了独特 的高原季风系统 ! 造就了中国现代季风格局 ! 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 化 和 亚 洲 植 被 格 局 的 分 布 ! 导 致了亚洲干旱地带的北移和植被地带的不对称分布 ! 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高原地带性植被格局 & 对中国东部 ) 西北干旱区 ) 亚洲的气候和植被格局乃至全球气候变化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
!"# !"#$%&’
青藏高原位于北纬 "# 度以南 "由于海拔高 " 地面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得多 "无论冬 夏 " 等温线都在高原上形成闭合冷中心 " 成为我国夏季最凉地区 " 地面气温地域差异十分显 著 " 总体上是边缘气温较高 " 而且具有明显的垂直梯度变化 # ’ 月份平均气温低于同纬度低 地 ()&!# ! " 海拔 ")## $ 以上的高原腹地年平均气温在 # ! 以下 " 高原面上最冷月平均气 温低达 *+#&*+) ! " 很多地区最暖月平均气温低于 +#! " 温度最低的地方分布于高原内部 " 如藏北高原 $ 巴颜喀拉山的玛多和清水河 " 以及祁连山的托勒为青藏高原低温中心 " 从而成 为我国著名的高寒地域,+-# 高原上温度的年较差一般来说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地区小 "大陆性 气候极为明显 # 高原上现代冰川和冻土发育较多 " 冰川面积 ".+/! 0$!#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北侧的念青 唐古拉山夏季海洋性冰川作用十分活跃 " 冰舌末端下降到 !)%1 $ 的森林带 " 呈现深入冰川 的热带雨林奇观 # 多年冻土连续分布 " 是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冻土岛和冰川作用中心,%-# 高 原地区降水大多偏少 " 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 $$ 以下 " 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东南 向西北逐渐减少 2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约占总面积的 !3%# 高原地面空气稀薄 " 太阳辐射强 % 比 同纬度低地高 )14&+5#4 &" 太阳总辐射高达 )"#&655 789:$! ’ ;" 是四川盆地 %""!5 789 ’ :$! ; &的一倍多 " 而年平均温度则四川盆地 %#+/ ! & 远高于高原 %5 ! 以上 &# 高原太阳辐射 值总体分布规律是从东南往西北增高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