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摘要: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具有实践性强、发展速度快的特点,仅仅凭理论教学很难对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活动进行有效地指导,必须结合实际,通过补充相关的实践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构建一套完善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完善电子商务教学的有效手段和必要方式。

随着Internet商业应用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电子商务的商业运作。

把企业商业问题案例化,充实实践教学素材,是完善和丰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文就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结合本学校电子商务的教学实际,提出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些改革思路,以求今后教学中能起到一些积极影响。

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案例教学Practice of Electronic Commerce Case Study Teaching SystemAbstract::Electronic commerce is a cross-cutting disciplines, with pract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ast speed, just to difficult theoretical teaching of changing e-commerce activities effectively steering, must be integrated with actual practice of teaching by complementing relate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therefore, build a comprehensive e-commerce practice teaching course system,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e-commerce and necessary wa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usiness applications, enterpris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commerce business. Case of the enterprise business problems, to enrich practice teaching material, is to improve and enrich the practice of e-commerce is an important way of teaching. In this paper, e-commerce professional Reform teaching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school teaching practice of e-commerce, e-commerce practice teaching put forward some ideas for reform, with a view to teaching in the future can play some positive impact.。

Key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teaching; Case Teaching引言随着Interner商业应用的发展,电子商务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此环境下,社会对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尽管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数量日益攀升,但高端电子商务人才的匮乏却严重阻碍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国内电子商务相关专业的教学基本上仍停留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同时也缺乏进行这些训练所需的教学环境,培养出的学生与产业界的需求往往存在较大的脱节,难以快速融入现代企业的运作。

因此,迫切需要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创新改造,逐步建立完整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进而形成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让学生的基础知识、科学素养、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因此有必要对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索,逐渐形成适合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1.构建完善的案例化实践教学体系案例化实践教学体系可以简单地用“一个教学理念、两个培养阶段、三项保障措施和四门实践课程”加以概括。

1.1一个教学理念一个教学理念,指树立实践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理念,把案例化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之一,通过全面改革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建立案例化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全面体现实践案例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路,进而形成了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以适应现代电子商务工程的需求。

1.2 两个培养阶段两个培养阶段,指分别设置案例教学阶段和企业实际网络商务问题的实践阶段,把实践案例素质培养作为学生全培养期中自始至终关注的主线。

在案例化教学阶段,一方面独立设置了多门以培养学生实践案例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的学分课程;另一方面对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软件技术等十多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案例化改造,充实案例教学内容,引入实习大作业。

在企业实习阶段,建立跨度为半年的全时制企业实习制度,在众多中小企业中设立实习基地,把企业真实商务问题纳入教学环境,通过真实的企业氛围和开发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

1.3 三项保障措施三项保障措施,指通过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创新和实验室建设创新,保障了案例化教学理念的实施。

三项保障措施具体如下:运用满足案例化需要的创新教学方法。

根据案例化实践教学的需求,全面调整了课程教学内容,加强了案例实践教学环节,在大部分的课程中大范围采用双语教学、原版教材和现代教学技术。

特别在工程性实践课程中,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动手合作、师生互动交流等为特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交流报告能力、团队合作与项目管理能力,并且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写作、策划报告和答辩的能力。

把实践案例能力引入人才素质评价体系和把企业回馈引入教学评价体系。

把实践案例能力和职业素质引入人才素质评价体系,加大了实践环节在评分中的比重(要求30%以上),形成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的考核体制,并将系统实现、文档和答辩作为学生的考核指标,在一些课程中引入了团队评分制。

将企业反馈和实习生/毕业生调查引入教学评估体系,通过收集企业和学生的反馈来指导教学和课程设置,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实践案例能力培养的理念指导教学实验室建设。

坚持以实践能力培养理念为指导,以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工具和网络营销为核心,以Intranet、Internet、桌面系统为平台,组建与业界同步的案例化综合实验环境,为案例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持。

1.4 四门实践课程四门实践课程,指设立了四门特色化的案例化实践课程。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侧重于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应用上,针对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的个人开发能力、团队开发能力、系统研发能力和设备应用能力,我校目前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四门阶梯状的工程实践学分课程:1)电子商务实践课程:培养个人级、团队合作级电子商务应用能力;2)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实践课程:培养个人级、重点培养团队合作级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开发应用能力;3)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实践课程:培养系统级电子商务工程项目研发能力;4)网络平台实践课程:培养电子商务整体运作所必备的工具综合应用能力。

2.案例化实践学分课程的教学内容2.1 电子商务实践课程电子商务实践课程的设计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个人级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在Internet、B2C操作、B2B操作、流程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等多方面的素质。

课程以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实践流程为主要形式。

课程要求学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独立电子商务诸多形式的操作。

教师事先给出多个规模适中的实践角色供学生选择,也允许学生自选实践角色。

教师要求学生对实践角色的实践项目进行详细计划,按个人进度管理时间,对实践角色项目大小、缺陷率、质量进行全面的度量,并以此作为最终评分的依据,取得高分的学生需通过答辩程序。

2.2 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实践课程电子商务实信息技术实践课程的设计目标在培养学生个人信息技术能力的前提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级电子商务系统项目研发能力,让学生在团队环境下使用最新的软件开发工具获得较真实的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经验,提高学生在电子商务项目规划、队伍组织、工作分配、成员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合作精神。

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建立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小组,每个团队由四位学生组成,强调协作和分工,完成教师给出的项目。

项目开发分为四个阶段:(1)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各团队编写相关文档,并进行公开答辩;(2)实现阶段:各小组编写代码,并进行单元测试;(3)交换阶段:每个小组都要评定并选择上阶段完成得最好的一组代码作为本团队下一阶段编码的代码基础(但不能选择自己),以模拟实际项目中的代码评审和新成员加入时面临的情况,鼓励各团队宣传自己的项目,培养竞争意识和表达能力;(4)再实现及测试阶段:教师给出下一步的项目需求,学生在选择的代码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以模拟真实项目中的需求变更。

2.3 信息系统实践课程信息系统实践课程的设计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系统级电子商务系统工程项目开发能力,提高学生在可行性论证、招投标、需求调查与分析、计划制订、项目实施,以及报告和陈述、交流和沟通等多方面的素养。

团队概念在此课程中虽也有体现,但并非主要的培养目标。

课程要求三至五名学生组织一个团队,从招投标和需求调查开始,完成一个自己提出的中等规模信息系统项目。

项目开发分为四个阶段:(1)制作项目投标书和招投标;(2)需求调查与分析建模;(3)系统设计与项目计划;(4)项目实施。

以上四个阶段均要求学生团队进行项目交换和角色调整,最终每个项目均应产生由四个团队分别完成的系列系统文档及可运行的程序。

课程采用团队评分制,按照项目进展阶段进行分段评分,在评分时强调相关团队学生的参与。

2.4网络平台实践课程网络平台实践课程的设计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整体运作能力和网络工具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完全企业实际网络商务现实应用环境中进行训练,保证学生所学的内容与当前企业真实需求和Internet新技术相接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