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计生整合工作汇报

卫生计生整合工作汇报

卫生计生整合工作汇报篇一:卫生计生工作报告风雨兼程四十年,人口计生结硕果——XXX乡人口计生工作回顾1979年,我乡正式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4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计局的大力支持下,全乡上下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一手抓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从而呈现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实行计划生育近40年,我们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在减少人口对自然资源索取量、保护环境的同时,家庭规模也逐渐变小。

我们始终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工作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求真务实,扎实工作,积极探索创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使全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呈现了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40年来,计生政策深入人心。

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以来,我乡始终坚持宣传教育为主的工作方针,常年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全方位、多形式宣传普及人口计生政策、法律法规、避孕节育及生殖保健科普知识,有效转变了群众“重男轻女、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等陈旧婚育观念,积极树立婚育新风。

借助各类节日活动之机,在主要交通要道悬挂计生宣传条幅,发放宣传资料、避孕药具,开展集中宣传咨询活动,全乡建成了29个“会员之家”,形成覆盖良好的宣传网络。

40年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多年来,我乡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牢固树立了人口意识和人均观念,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实行“两个目标”一起下、“两个责任书”一起签。

坚决实施“一票否决”,把人口计生工作列入村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

在政府主导下,民政、卫生、教育、文体、计生等部门综合履行人口计生工作职责,积极参与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

40年来,信息网络全面普及。

计生统计工作是衡量人口计生工作质量的晴雨表,通过开展计生统计业务培训等举措,不断夯实了人口计生统计工作基础。

利用全省育龄妇女及家庭成员数据库建设的契机,全乡人口录入率达100%,全乡人口计生统计工作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办公。

40年来,服务方式实现转型。

我乡坚持“面向基层、深入乡村、方便群众、服务上门”的工作方针,深入实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全乡常住已婚育龄妇女“三查”率均保持在90%以上,手术并发症、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妇女常见病等发生率大大降低,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做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把好前沿关口。

还有免费为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此服务深受广大育龄群众的欢迎,大大提高了她们自觉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积极性。

40年来,利益机制得到完善。

我乡人口计生工作实现了由行政手段控制“超生”向利益导向引导群众“少生”的转变。

我乡开展农村独生子女及父母的奖励工作和农村计生家庭养老扶助工作,以及农村计生家庭特别扶助工作,近年来还展了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农村两女户减免其个人缴纳新农合的费用等多项惠及计生户的工作。

截止目前,全乡已全面建立了“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两女户扶助—生育关怀—各部门惠民措施”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从而使计生家庭在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地位、生活上受关心。

40年来,队伍建设巩固加强。

计生工作启动之初,全乡计生干部仅为2人。

随着计生队伍培养、选拔任用、教育培训、人才激励、监督评估等工作机制的建立完善,在提升计生干部整体素质的同时,计生队伍得到发展壮大,全乡有计生干部9人。

按照“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原则设岗定员,为29个村配齐了计生专干和计生小组长,实行“村用乡聘”管理机制,由于管理到位、培训经常、报酬落实,队伍稳定、村计生人员作用发挥充分,村级工作基础得以夯实,人口计生事业稳步推进。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时代在召唤,事业在激励。

人口计生事业正沐浴着和煦的阳光,乘盛世之风,扬特色之浆,挂创新之帆,铸辉煌之梦。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乡人口计生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仍将牢固树立“抓人口就是抓经济”的发展观念,全面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改革创新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围绕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在宣传教育上实现新突破,以便民维权为主体、在依法管理上实现突破,不断优化服务,奋力推进全乡人口计生工作再铸新辉煌,为全乡建设和谐社会、提前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篇二:卫生工作情况汇报**区卫生工作情况汇报大力发展卫生事业,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现“病有良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工作,始终把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作为“民生工程”不断地加以推进。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卫生工作得到了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十二五”规划期间医疗资源基本情况(一)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情况至2012年末,**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1所。

其中,二级以上综合医院2家、一级综合医院6家(含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家、村卫生室55家、医务所室10家、门诊部2家、计生指导中心(站)2家、个体诊所40家。

病床1095张(含金阳医院800张),每千人床位张。

(二)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情况至2012年末,**区共拥有医疗卫生人员1496人(含金阳医院906人);其中,拥有执业医师525人;拥有执业护士650人;拥有检验人员40人;拥有药剂人员50人。

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人员名,每千人医生名,每千人护士名。

二、2013年工作情况(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力推进1、巩固和发展新农合制度2013年我区参合人数为96591人,参合率达%,参合筹资标准达330元,本轮新农合筹集资金万元。

截止目前,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计就诊169646人次,共报销医疗费用万元,占全年总基金的%。

同时,我局着力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督导检查力度,开展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检查60家次,发现各类违规18起,扣减新农报销款万元,确保基金科学、规范、安全运行。

另外,召开了新农合筹资启动会,迅速启动新一轮新农合筹资工作,目前我区2014年筹资进度已达40%,预计年底全部完成。

2、继续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在全区4个乡镇卫生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5个村卫生室继续实施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制度,对基本药物严格实行网上统一招标采购,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贵州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采购药品共计293万余元。

同时,不断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监管,建立监测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基本药物采购、配备和使用。

我们同步落实乡村医生各项补助和支持政策,按政府定额补助按政策落实相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断提高村卫生室医生的工资报酬,制定保障性的补偿机制,有效提高了村医的收入,区级投入经费用于村医人均工资每月达1017元,40%的公共卫生经费全部兑现到各村卫生室,一般治疗费用严格按照新农合政策进行落实,解除了乡村医生后顾之忧,有效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区编办重新核定我区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金华镇中心卫生院核定事业编制52名,朱昌镇卫生院核定事业编制31名,百花湖乡卫生院核定编制28名,野鸭卫生院核定事业编制80名,现有62名乡镇卫生院人员全部纳入绩效考核,下发绩效工资。

制定了《**区2013年-2015年医疗机构设臵规划》,进一步整合和优化了辖区医疗卫生资源,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另外,我区世纪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碧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获得国家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

4、巩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按照《**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和《**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的要求,全区共建城乡居民健康档案102121份,并全部完成了电子档案录入。

开展慢性病及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目前已纳入管理高血压3743人,糖尿病850人,对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进行1次免费体检,并按季度进行随访。

排查诊断登记重性精神病419人并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完成高危风险管理33人,家庭护理教育33人,免费服药服药17人,免费住院补助6人。

进一步规范妇幼项目管理,开展医疗机构均等化管理人员和乡、村两级妇幼项目服务人员业务培训共计64人次,切实提高妇幼保健工作服务管理水平。

另外,充分利用麻风病、结核病、预防接种宣传日、世界卫生宣传日等主题日开展宣传咨询义诊活动,共组织宣传活动14次,有针对性、季节性地刊出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8期,印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5余种万份,举办各行业健康教育培训及讲座29次。

(二)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卫生应急能力得到增强进一步加强疾病防控能力建设,建立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能力和处臵能力。

继续实施免疫规划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0-6岁儿童查漏补种月活动,共摸底数11718人,接种数达%。

截止目前,累计建卡建证5607张,各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8%以上。

认真开展乙肝项目工作,我区上半年乙肝接种率为97%,及时接种率为83%。

深入开展不明原因肺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感(甲型H1N1)、狂犬病、霍乱、伤寒副伤寒病、流脑、乙脑、麻疹、脊灰、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疫情主动监测,截止目前我区无甲乙类重点传染病疫情发生。

另外,有效处臵年初发生的1起禽流感病例,因防控措施得力,未造成病例的传播。

继续强化艾滋病防治工作,共登记管理随访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64 人,开展农民工艾滋病干预宣传活动2次,暗娼人群干预活动1次。

落实结核病防治各项措施,共治疗管理结核病病人87例。

做好麻风病防治工作,完成麻风治愈病人关爱措施调查,完成重点人群调查52例。

(三)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显著提高加强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制定了《**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及时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

做好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日常监管,对药品生产企业、基本药物生产、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

开展“四非”专项整治和“两打两建”专项整治工作,共检查企业180家,出动执法人员240人次,重拳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

严厉查处经营假冒伪劣药品行为和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违法经营行为,对11家存在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销售假药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经营企业进行行政处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