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性作品(总)
定义的相对性;分类是为了突出特征
宣泄与抒情
宣泄与抒情
抒情是情感宣泄,但文学抒情区别于普通情感宣泄:
1.既是情感的释放,又是情感的构造。抒情需要意识的 控制和思维的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好 诗人知道约束情感)
2.抒情要有审美价值。钱钟书:“夫‘长歌当哭’,而 歌非哭也,哭者情感之天然发,而歌者情感之艺术表现 也。”(个人理解为有内涵)
二是结合状物抒发感情。托物言志,托物咏怀。
三是结合写景来抒发感情,把主观的感情融入到客观的描 写之中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四是依附议论而抒情。
三、议论法
议论法是通过议论来抒情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 能使文章深刻有哲理,有助于深化主题。但要注 意议论是为抒情服务的。
四、排比法
(一)通过强调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 (二)通过强调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 (三)通过陌生化的话语形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字由形容词变成了动词,强化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抒 情效果。
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抒情作品的语言可分为景语与情语。景语,即文学作品中 作家、诗人用以写景、状物的语言。情语,即抒情作品中 作家、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语言。在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走进抒情
抒情性作品
莫Hale Waihona Puke 言深闺 空 寂 寞
善 舞 红 袖
传
飞
鸿
目录 一、总结 二、排疑:(一)题目(二)诗家话 (三)几对关系:叙事与抒情;抒情与 宣泄 三、抒情要求 四、如何抒情
总结
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
抒情性作品的两个基本要素
抒情内容(情感)和相应的抒情话语(声音+画 面)——载体
审美价值
审美:欣赏、品味或领会事物及艺术品的美。
审美,就是辨别、领会事物的美。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 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 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价值属于关系范畴,从认识论上来说,是指客体能够满足
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 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价值作为 哲学范畴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概括性。
可以的,可就是缺乏艺术性。如果转换成艺术性的
抒情,应该是这样的: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诗家语
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是抒情内容直接融入其中 的、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的特殊语言组织形式,具有象征 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抒情话语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 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表现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过程。 与普通话语相比,抒情话语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 的表现功能,时常打破日常语言规范,既经济、精炼而又 具有复杂化、陌生化的特征。
《春》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的欣赏赞美之情。
二是以所写内容为基础生发开去,扩大抒情范围,表现对 同类事物的一种感情。
三是以所记叙的内容为基础,由表及里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透过抒情的文章来显示由所记内容引起的体会、感受。
二、间接抒情
一是在叙事、记人、写景、状物或议论说理中抒发感情, 特点是情以物兴,物以情观。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夜来惨叫声,不知包多少。
(三)抒情要讲究方式、方法。在写作时,应根据主题表达 的需要,认真斟酌、选择抒情方式、方法,重视抒情技巧。
(四)抒情应充分利用修辞手法。
如何抒情
如何抒情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就是直抒胸臆,是作者或作品中的某一个人
物直接表白或倾吐自己的感情。 一是针对所写的人、事、景物的强烈感情。如朱自清写的
用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 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邹容的《革命军》
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 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 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 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 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革命哉!革命哉!
皆情语”,抒情才是目的,写景只是手段。
叙事与抒情
叙事与抒情
1.抒情偏于表达作者主观世界的情感,叙事偏于表现客观 世界(的景象、过程和规律)
2.抒情偏用话语的声音组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和画 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达情感,叙事偏用话语的意义讲故事。
总:简言之,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一个偏虚,一个偏实。
如:我的生涯一片无悔,我想起那天夕阳下的奔跑 那是 我逝去的青春
(二)抒发真挚的实在的情感。孔子说:"情欲信, 辞欲巧。"信,就是真实;写作要 抒发真情实感。 因为"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 强怒者虽威不严。"我们 必须在真实的写作中杜 绝虚情假意,无病呻吟。也不能故作多情,为文 造情。?
躺尸三百首
躺尸三百首
春眠不觉晓 处处蚊子咬。
撒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六、衬托法
衬托法就是借描写周围的景物制造出某种气氛,来衬托作 者情感,使读者有更深刻、更强烈的感受。
五、比喻法
“比喻法”或“比拟法”就是用“好像、仿佛、似的、犹 如”等词,或举读者熟悉的人、事、物,或“借物比我”, 或“以我比物”的方法来传达、衬托自己的情绪和感情, 以加深读者的印象。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达到化虚为实 的效果
如余光中的《乡愁》中就对“乡愁”这种看不到、摸不着 的抽象情绪做了多种比喻,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奇 特的形象表达思乡之情。
中,景语与情语的配合、交融更显得突出。抒情作品的本 质在于一个“情”字。因而作家、诗人的抒情方式可以多 种多样,开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托物寄情,但其语 言都浸透着浓裂的感情。正如王国维所讲“一切景语,皆
情语也”。
通常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对景物的描 写其实旨在表达情感,而非单纯的写景,所以说“一切景语
审美价值是指审美客体的属性对主体审美需要的满足,是
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方面和结果,是对象特定的属性与 主体需要发生作用时显示出来的令人获得审美享受的一种 价值, 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广义的美。与其他价值形态 相比,它具有超功利的精神性、强烈的情感性等特征。
例
相爱的男女青年在海誓山盟的时候说:“我死 也不背叛你!”“不管怎样都不分离!”这已经是 真挚而富有激情的话了,作为实用话语没有什么不
二、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结构 抒情性作品主要
要素
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二、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抒情的途径: 一是“声”;二是“景”
声情并茂、情感交融是抒情性作 品的完美结构形态
总说
抒情性作品
构成(骨架)+抒情方式(润色)
排疑
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 现功能?试举例说明
在。而情感要成为艺术表现,又必须通过形象化或意象化
的途径才能实现。
古人所谓诗家语,今人所谓诗的语言,余以为皆含蓄蕴藉之
谓也。过于直白者不能称其为诗,须用形象来表达意境,这
是诗词文体区别于小说散文的一个内在的标志
抒情要求
抒情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抒发健康的、高尚的情感。写作时,我们要 抒积极向上之情, 谨慎抒发低级的、颓废的和庸 俗的感情。
“诗家语”指的是与通常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诗 家语’,常常打破既有的语言规范,追求某种特殊的语言 效果。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由形容词变成 了动词,强化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抒情效果。
人类的情感在自然状态中,是一种单调的、粗糙的、随意 的、混乱的存在;只有进入艺术之中——审美的形式之中, 才成为一种清晰的、丰富的、灵动的、美感的、可感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