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

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

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工艺技术及质量管理规程安徽省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办公室发布二0一三年四月前言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是以水泥、骨(集)料、增强材料等为主要原料,掺入一定外加剂,经配料、成型、养护而成的空心隔墙条板。

由于市场的需求和投资较少等原因,我省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工业发展很快,而且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近几年来大多数水泥混凝土砌块企业的质量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机构,设置了专职人员,不断对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在原料成型、半成品和成品等环节上,严格进行把关,使企业生产的全过程都处在受控状态,产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但是,也有少数企业质量意识淡薄,质量管理薄弱。

为了提高我省行业整体水平,规范企业行为,保证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行业的健康发展,确保建筑物的品质,十分有必要制定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工艺质量管理规程。

本规程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相关产业政策及生产工艺要求制定。

规程由黄才仁、薛世浩编写。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省内外诸多生产和设备厂家的帮助,还参考了许多专家论著文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写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2013.4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质量管理机构、人员及职责 (1)第三章质量管理制度 (2)第四章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和质量管理 (3)第五章生产过程的技术要求和半成品的质量管理 (7)第六章成品的质量管理 (12)附件1 安徽省新型墙材企业检验室基本条件附件2 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现场考核办法附件3 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确认管理办法附件4 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记录表格第一章总则1.1 为使企业生产的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产品质量满足GB/T23449-2009《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板》、GB/T19631-2005《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等标准的要求,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不断提高行业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水平,特制订本规程。

1. 2本规程适用于按GB/T23449—2009、GB/T19631-2005标准并采用挤压成型工艺、浇注成型工艺生产隔墙条板的企业,采用其它工艺生产同类产品时可参照执行。

1. 3本规程对企业质量管理机构人员及职责、质量管理制度、生产用原材料、工艺过程、成品质量管理和检验做了相应的技术规定,是生产企业应共同遵守的技术规范。

各企业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遵循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4各企业在贯彻执行本规程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更为具体的技术规程、操作规程和质量管理规程。

第二章质量管理机构、人员及职责2.1质量管理机构生产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并明确规定部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2质量管理机构的职责2.2.1企业质量管理1.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制订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掌控各生产工序的质量指标,监督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3.制订质量奖惩制度,并考核质量管理工作;4.组织企业内部的质量审核;5.负责重大质量事故的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6.负责检验工作的纸质和电子档案的建立和管理;7.收集管理相关规范和标准。

2.2.2生产质量控制和检验1.质量检验 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对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并按照要求做好质量记录和标识,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掌握质量动态,保证必要的可追溯性。

2.质量控制 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制定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企业内控质量标准,强化过程控制,并按质量管理规程对生产过程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制止影响产品质量的行为,运用统计技术等科学方法掌握质量波动规律,不断提高预见性和预防能力,使生产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3.出厂产品的确认、验证 严格按照产品标准对出厂产品的质量进行确认,按供需双方合同的规定进行交货验收,签发出厂产品质量合格证。

杜绝混等及不合格品出厂。

4.质量统计用正确、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及时进行质量统计并做好分析总结和改进工作。

5.试验研究为本企业开发新产品、调整工艺配方等进行研究性试验。

6.参与制定质量责任制及考核办法,评价各工序的产品质量,为质量奖惩提供依据,行使质量否决权。

2.3 质量管理机构人员配备2.3.1质量管理机构必须配备专职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能满足企业质量管理和检验工作的需要,数量因企业规模而异,宜不低于2人。

检验人员应相对稳定。

2.3.2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应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

熟悉生产工艺,具有较丰富的质量管理经验,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思想觉悟较高,能坚持原则。

质量管理人员应掌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产品标准和质量检验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

检验人员应掌握相应产品标准、控制项目、指标范围、检验方法和检验仪器设备的操作及数据处理。

第三章质量管理制度3.1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主要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管理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仪器设备管理、维修、校验,资料管理制度,计量管理制度,检验对比,业务培训、考核、复检等制度),奖惩制度,产品出厂合格证制度,访问用户制度,质量事故分析、处理、报告制度等。

3. 2检验管理制度1.企业应做好原材料供应商的评价和采购品的采购管理工作,并制定采购品质量检验或验证规定,并按规定进行质量验收。

2.企业应制定半成品质量检验规定,并按规定进行质量检验。

3.企业应按产品标准等要求进行质量检验,出具检验报告。

合格产品出具产品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包装和标识。

不合格品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3.3质量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1.各主要生产工序应建立生产质量控制记录。

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的出厂等检验均应填写原始记录和出具检验报告并建立分类台帐。

数据填写应清晰,当有笔误时应在错处杠改再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数字并签章。

2.每月应有产品质量月报和分析报告(小结),全年应有年报和质量工作总结。

3.技术档案应妥善保管,上级发布的各类有关质量工作的文件应认真贯彻执行并归类存档。

3.4检验对比制度 1.为保证检验工作的有效性、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企业实验室每年应制定对比试验计划,并按照对比试验计划送样至有计量认证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对比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其结果作为对企业检验室考核的依据之一。

2.较大规模企业的实验室,或检验人员数量较多的实验室,还应进行内部对比试验对检验员进行抽查性考核,其考核结果作为检验员考核晋级的依据。

3.5质量事故分析、处理、报告制度 出现质量事故时应及时分析查出事故的原因,重大质量事故要及时报告。

3.6业务培训和考核制度。

企业应制订、落实培训计划,及时对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

第四章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和质量管理4.1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板原材料的技术要求4.1.1水泥1.水泥品种生产灰渣混凝土空心墙板目前普遍使用的水泥品种有通用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

2.水泥的技术要求水泥质量应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或GB 20472-2006《硫铝酸盐水泥》的要求。

4.1.2骨料1.骨料品种为了适应墙体材料轻质、高强等功能的要求,生产混凝土空心墙板普遍使用的骨料有炉渣、膨胀珍珠岩、粉煤灰、黏土陶粒、粉煤灰陶粒、页岩陶粒、加气混凝土碎屑、火山灰岩、浮石、煅烧或自燃煤矸石等。

部分生产单位配方中选用少量砂。

2.骨料的技术要求轻集料质量应符合GB/T 17431.1-2010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一部分:轻集料》的要求。

使用轻骨料作为集料时,其堆积密度宜小于1200kg/m3,粗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0mm,轻粗集料的粒径宜控制在3~8 mm之间。

粗集料的级配宜控制为:粒径5 mm以下不小于90%,粒径5~8 mm小于10%,不允许有超过最大粒径2倍的颗粒。

不同厚度墙板粗骨料最大粒径控制可参考下表:粗骨料最大粒径控制一览表墙板厚度(mm)6090120最大粒径(mm)6810粉煤灰质量应采用符合GB 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规定,宜采用不低于Ⅱ级技术要求的粉煤灰。

膨胀珍珠岩应选用颗粒均匀,白度好,不得含有杂质和烧结块,堆积密度宜选用不小于100kg/m3,其质量指标应符合JC/T209《膨胀珍珠岩》的规定。

砂的质量符合GB/T 14684-2011 《建设用砂》的规定,宜用Ⅱ类砂。

4.1.3混凝土外加剂1.外加剂品种根据工艺需要,宜采用早强剂、减水剂等。

2.外加剂的技术要求混凝土外加剂质量应符合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要求。

采用蒸汽养护工艺的产品不得掺有引气型外加剂。

对所用外加剂应先经过试配试验,取得预期效果后再掺用,并根据工艺参数适当调整。

外加剂宜先用水溶解、准确计量后在混凝土搅拌时加入。

凡采用粉状外加剂应延长搅拌时间1min。

4.1.4钢筋1.钢筋品种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宜采用热扎带肋钢筋、冷扎带肋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

2.钢筋的技术要求热扎带肋钢筋质量应符合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扎带肋钢筋》的技术要求、冷扎带肋钢筋质量应符合GB13788-2008《冷扎带肋钢筋》的技术要求、冷拔低碳钢丝质量应符合JC/T540-2006《混凝土制品用冷拔低碳钢丝》的技术要求。

钢筋表面不应有伤痕、裂纹、锈蚀(斑点、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和油污。

有轻度锈蚀的钢筋使用前应采取机械或人工除锈。

4.1.5水搅拌混凝土用水质量应符合JGJ63-2006《混凝土拌和用水》的技术要求。

搅拌混凝土用水不得含有妨碍水泥正常凝结、硬化的有害物质,如油类、酸、糖等有机物。

凡能饮用的水可不经试验直接使用。

4.2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原材料的技术要求4.2.1水泥水泥质量应符合GB 20472-2006《硫铝酸盐水泥》的规定。

4.2.2粉煤灰粉煤灰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和微集料使用。

其质量应符合JC409-2001《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粉煤灰》的规定,宜采用符合Ⅰ级技术要求的粉煤灰。

4.2.3增强材料应采用耐碱玻璃纤维制品,其质量应符合JC/T572-2002《耐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或JC/T841-2007《耐碱玻璃纤维网布》的规定。

4.2.4集料1.超轻集料。

GRC多孔板中的超轻集料宜选用膨胀珍珠岩颗粒材料。

膨胀珍珠岩应选用颗粒均匀,白度好,不得含有杂质和烧结块,堆积密度范围宜选用100~200kg/m3,其质量指标应符合JC/T209《膨胀珍珠岩》的规定。

2.轻集料。

用挤压工艺生产GRC多孔板时,除采用膨胀珍珠岩颗粒材料外,还采用某些工业废料轻集料、天然轻集料和人造轻集料,其质量应符合GB/T 17431.1-2010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一部分:轻集料》的要求。

相关主题